《醫學衷中參西錄》~ 五、醫案 (64)
五、醫案 (64)
1. 16.溫病體虛
遼寧劉××幼子,年七歲,於暮春得溫病。
病因,因赴澡塘洗澡,汗出未竭,遽出冒風,遂成溫病。病初得時,醫者不知,用辛涼之藥解飢,而竟用溫熱之藥為發其汗,迨汗出遍體,而灼熱轉劇。又延他醫遽以承氣下之,病尤加劇,因其無可下之證而誤下也。從此不敢輕於服藥,遲延數日見病勢浸增,遂延愚為診視,其精神昏憒間作譫語,氣息微喘,肌膚灼熱。問其心中亦甚覺熱,唇乾裂有凝血,其舌苔薄而黃,中心乾黑,頻頻飲水不能濡潤。其脈弦而有力,搏近六至,按之不實,而左部尤不任重按,其大便自服藥下後未行。
診斷,此因誤汗誤下,傷其氣化,兼溫熱既久陰分虧耗,乃邪實正虛之候也。宜治以大劑白虎加人參湯。以白虎湯清其熱,以人參補其虛,再加滋陰之品數味,以滋補陰分之虧耗。
處方,生石膏(四兩搗細),知母(一兩),野黨參(五錢),大生地黃(一兩),生懷山藥(七錢),玄參(四錢),甘草(三錢)
共煎湯三大盅,分三次溫飲下。病愈者勿須盡劑,熱退即停服。白虎加人參湯中無粳米者,因方中有生山藥可代粳米和胃也。
效果,三次將藥服完,溫熱大減,神已清爽。大使猶未通下,心中猶覺發熱,診其脈仍似有力,遂將原方去山藥仍煎三盅,俾徐徐溫飲下,服至兩盅大便通下,遂停藥勿服,病全愈。
白話文:
[16.溫病體虛]
遼寧的劉先生的小兒子,七歲,在春天的末尾得了溫病。
病因是,他去澡堂洗澡,汗水還未完全乾透,就急著出去吹風,因此得了溫病。剛開始生病的時候,醫生沒有辨別清楚,用了辛辣涼性的藥物來解表,後來竟然用了溫熱的藥物來發汗,等到汗流滿身,反而讓他的高燒更嚴重了。隨後另一個醫生立刻用承氣湯讓他瀉下,病情變得更加嚴重,這是因為他並無需要瀉下的症狀卻被誤瀉所致。從此之後,他們就不敢隨便給他吃藥,拖了好幾天,眼看著病情越來越嚴重,於是請我來診斷,當時他精神恍惚,偶爾會胡言亂語,呼吸短促,皮膚滾燙。他說自己心裡也感覺很熱,嘴脣乾裂,有結痂的血塊,舌苔薄且黃,舌頭中間乾燥呈黑色,喝水頻繁但無法潤濕。他的脈象弦且有力,每分鐘跳動接近六十次,按下去不實,左手脈搏尤其經不起重按,他從上次服藥後就沒有大便過。
診斷,這是因為誤汗和誤瀉,導致他的氣化受損,加上溫熱太久,陰分虧損,這是邪氣實而正氣虛的現象。應該用大劑量的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用白虎湯來清除體內的熱,用人參來補充他的虛弱,再加上幾種滋陰的藥物,來滋補陰分的虧損。
處方,生石膏(四兩研碎),知母(一兩),野生黨參(五錢),大生地黃(一兩),生懷山藥(七錢),玄參(四錢),甘草(三錢)
熬煮成三大杯湯,分三次溫暖飲下。如果病情好轉,不必全部吃完,熱度降低就可以停止服藥。白虎加人參湯中不用粳米,因為方子裡有生山藥可以代替粳米調和胃氣。
效果,服完三次藥後,溫熱大大減少,精神已經恢復清醒。大便依然未通,心裡還是感覺到熱,再次診脈,脈象仍然有力,於是將原方去掉山藥,再煎三杯,讓他慢慢溫暖飲下,喝到兩杯後大便通了,於是停藥不再服用,病完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