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五、醫案 (57)

回本書目錄

五、醫案 (57)

1. 4.溫病少陰證

復診,將藥三次服完,周身之熱度增高,脈象較前有力,似近洪滑,諸病皆見輕減,精神已振。惟心中仍覺有餘熱,大便猶未通下,宜再以大劑涼潤之藥清之,而少佐以補氣之品。

處方,生石膏(一兩軋細),大潞參(三錢),生懷地黃(一兩),玄參(八錢),遼沙參(八錢),大甘枸杞(六錢),甘草(二錢),鮮茅根(四錢)

藥共八味,先將前七味煎十餘沸,再入茅根煎七八沸其湯即成。取清湯兩大盅,分兩次溫服下,每服一次調入生雞子黃一枚。

效果,將藥連服兩劑,大便通下,病遂全愈。

說明,此證之脈象沉細,是腎氣不能上潮於心,而心腎不交也。

迨服藥之後,脈近洪滑,是腎氣已能上潮於心而心腎相交也。為其心腎相交,是以諸病皆見輕減,非若尋常溫病其脈洪大為增劇也。

白話文:

複診時,病人將藥分三次服用完畢,全身的熱度反而升高,脈象也比之前有力,似乎接近洪滑的脈象,但各種不舒服的症狀都減輕了,精神也恢復了一些。只是心中仍然感覺有餘熱,大便還是沒有通暢。應該再用較大劑量的清涼滋潤藥物來清除餘熱,並稍微搭配一些補氣的藥材。

開立的藥方是:生石膏(一兩,研磨細碎)、大潞參(三錢)、生懷地黃(一兩)、玄參(八錢)、遼沙參(八錢)、大甘枸杞(六錢)、甘草(二錢)、鮮茅根(四錢)。

總共八味藥,先將前七味藥煎煮十幾次沸騰,再加入茅根煎煮七八次沸騰,藥湯就煮好了。取清澈的藥湯兩大碗,分兩次溫服,每次服用時調入一個生雞蛋黃。

病人連續服用兩劑藥後,大便通暢,病就完全痊癒了。

說明:這個病症的脈象是沉而細,是因為腎氣不能向上傳達到心,導致心腎不協調。

等到服藥之後,脈象接近洪滑,是因為腎氣已經能夠向上傳達到心,心腎得以協調。正因為心腎協調,所以各種病症都減輕了,這跟一般溫病脈象洪大而病情加重的狀況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