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五、醫案 (19)

回本書目錄

五、醫案 (19)

1. 9.大便下血

崔童,年十三歲,得大便下血證。

病因,仲夏天熱,賽球競走,勞力過度,又兼受熱,遂患大便下血。

證候,每日大便,必然下血,便時腹中作疼,或輕或劇,若疼劇時,則血之下者必多,已年餘矣。飲食減少,身體羸弱,面目黃白無血色,脈搏六至,左部弦而微硬,右部濡而無力。

診斷,此證當因脾虛不能統血,是以其血下陷至其腹,所以作疼,其腸中必有損傷潰爛處也。當用藥健補其脾胃,兼調養其腸中潰爛。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龍眼肉(一兩),金銀花(四錢),甘草(三錢),廣三七(二錢半軋細末),鴉膽子(八十粒去皮揀其仁之成實者)

共藥六味,將前四味煎湯,送服三七、鴉膽子各一半,至煎渣再服時,仍送服其餘一半。

效果,將藥如法服兩次,下血病即除根矣。

白話文:

[9.大便出血]

崔童,十三歲,出現了大便時出血的症狀。

病因:在酷熱的夏日,他進行了激烈的運動,如比賽跑步等,勞動過度加上天氣炎熱,導致他出現大便出血的情況。

症狀:每天大便都會出血,排便時腹部會感到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有時輕微,有時劇烈。如果疼痛非常嚴重,那麼出血量就會增多。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年多。他的飲食量減少,身體變得瘦弱,臉色蒼白,沒有血色,脈搏每分鐘跳動六次,左手脈象緊繃且略顯僵硬,右手脈象柔弱無力。

診斷:這種症狀可能是因為脾臟虛弱,無法控制血液正常運行,使得血液向下滲透到腹部,因此引起疼痛。腸道內可能有受損或潰瘍的部位。治療上應該使用藥物來強健和滋補脾胃,同時修復腸道的潰瘍。

處方:生懷山藥(30克)、龍眼肉(30克)、金銀花(12克)、甘草(9克)、廣三七(7.5克,研磨成細末)、鴉膽子(80粒,去掉外皮,選擇飽滿成熟的種子)。

以上六種藥材,先將前四種藥材煎煮成湯,然後搭配服用廣三七和鴉膽子各一半,等到再次煎煮藥渣時,再服用剩餘的一半。

效果:按照上述方法服用了兩次藥後,大便出血的問題就得到了根治。

2. 10.大便下血

阜城杜××,年四十五歲,得大便下血證。

病因,因勞心過度,每大便時下血,服藥治愈。因有事還籍,值夏季暑熱過甚,又復勞心過度,舊證復發,屢治不愈。遂來津入西醫院治療,西醫為其血在便後,謂系內痔,服藥血仍不止,因轉而求治於愚。

證候,血隨便下,且所下甚多,然不覺疼墜,心中發熱懶食,其脈左部弦長,右部洪滑。

診斷,此因勞心生內熱而牽動肝經所寄相火,致肝不藏血而兼與溽暑之熱相併,所以血妄行也。宜治以清心涼肝兼消暑熱之劑,而少以培補脾胃之藥佐之。

處方,生懷地黃(一兩),白頭翁(五錢),龍眼肉(五錢),生懷山藥(五錢),知母(四錢),秦皮(三錢),黃柏(二錢),龍膽草(二錢),甘草(二錢)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復診,上方煎服一劑,血已不見,服至兩劑,少腹覺微涼。再診其脈,弦長與洪滑之象皆減退,遂為開半清半補之方以善其後。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熟懷地黃(八錢),淨萸肉(五錢),龍眼肉(五錢),白頭翁(五錢),秦皮(三錢),生杭芍(三錢),地骨皮(三錢),甘草(二錢)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效果,將藥煎服一劑後,食欲頓開,腹已不疼,俾即原方多服數劑,下血病當可除根。

白話文:

[10.大便出血]

阜城的杜先生,四十五歲,得了大便出血的病症。

病因,因為工作過度勞累,每次大便都會出血,雖曾服藥治好,但因有事回鄉,正值夏天酷熱,再度過度勞累,導致舊疾復發,多次治療都未能痊癒。於是到天津的西醫院就診,醫生認為他的出血是在排便後,判定是內痔,但服藥後血仍未止,因此轉而尋求我的治療。

症狀,血隨著大便排出,而且出血量頗多,但沒有感到疼痛,心中感覺發熱,食慾不佳,脈象顯示左側弦長,右側洪滑。

診斷,這是因為過度勞累導致體內產生熱氣,牽動肝臟中的火氣,使得肝臟無法正常儲存血液,加上夏季濕熱,造成血液無序流動。應該使用清心涼肝、消暑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輔以調理脾胃的藥物。

處方,生懷地黃(30克),白頭翁(15克),龍眼肉(15克),生懷山藥(15克),知母(12克),秦皮(9克),黃柏(6克),龍膽草(6克),甘草(6克)

一起煎煮成一大杯湯藥,溫熱服用。

複診,服用第一劑藥後,出血情況已經消失,第二劑後,下腹部感覺微微涼爽。再次檢查脈象,原先的弦長和洪滑現象都已減弱,於是開出半清半補的藥方,以鞏固療效。

處方,生懷山藥(30克),熟懷地黃(24克),淨萸肉(15克),龍眼肉(15克),白頭翁(15克),秦皮(9克),生杭芍(9克),地骨皮(9克),甘草(6克)

一起煎煮成一大杯湯藥,溫熱服用。

效果,服用藥物後,食慾立即恢復,腹部不再疼痛,建議他繼續服用幾劑,大便出血的問題應該可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