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五、醫案 (5)

回本書目錄

五、醫案 (5)

1. 6.肺勞喘嗽遺傳性證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效果,將藥連服八劑,行走動作皆不作喘,其脈至數已復常。從此停服湯藥,俾日用生懷山藥細末,水調煮作茶湯,少調以生梨自然汁,當點心用之以善其後。

白話文:

將藥材一起煎煮成一大碗湯,溫熱時服用。

效果是,連續服用八劑藥後,走路或活動時都不再喘氣,脈搏跳動的次數也恢復正常。從此就停止服用湯藥,改為每天將生的懷山藥磨成細粉,用水調煮成茶湯,再稍微加入一些生的梨子天然汁,當作點心食用,用來調理後續的身體狀況。

2. 7.肺勞痰喘

天津徐××,年三十四歲,得肺勞痰喘證。

病因,因弱冠時遊戲競走,努力過度傷肺,致有喘病,入冬以來又兼咳嗽。

證候,平素雖有喘證,然安養時則不犯,入冬以來,寒風陡至,出外為風所襲,忽發咳嗽。咳嗽不已,喘病亦發,咳喘相助為虐,屢次延醫,服藥不愈,夜不能臥。其脈左部弦細而硬,右部濡而兼沉,至數如常。

診斷,此乃氣血兩虧,並有停飲之證,是以其左脈弦細者,氣虛也。弦細兼硬者,肝血虛津液短也。其右脈濡者,濕痰留飲也。濡而兼沉者,中焦氣化亦有所不足也。其所以喘而且嗽者,亦痰飲上溢之所迫致也。擬用小青龍湯,再加滋補之藥治之。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當歸身(四錢),天冬(四錢),寸麥冬(四錢),生杭芍(三錢),清半夏(三錢),桂枝尖(二錢五分),五味子(二錢搗碎),杏仁(二錢去皮),乾薑(錢半),細辛(一錢),甘草(錢半),生薑(三片)

共煎一大盅溫飲下。

方解,凡用小青龍湯,喘者去麻黃加杏仁,此定例也。若有外感之熱者,更宜加生石膏,此證無外感之熱,故但加二冬以解薑桂諸藥之熱。

復診,將藥煎服一劑,其喘即愈,又繼服兩劑,咳嗽亦愈強半,右脈已不沉,似稍有力,左脈仍近弦硬,擬再以健胃養肺滋生血脈之品。

處方,生懷山藥(一兩),生百合(五錢),大枸杞子(五錢),天冬(五錢),當歸身(三錢),蘇子(錢半炒搗),川貝母(三錢),白朮(三錢炒),生薏米(三錢搗碎),生遠志(二錢),生雞內金(錢半黃色的搗),甘草(錢半)

共煎湯一大盅溫服。

效果,將藥連服四劑,咳嗽全愈,脈亦調和如常矣。

白話文:

【肺勞痰喘案例】

天津有一位姓徐的患者,年齡是三十四歲,他患有肺勞痰喘的病症。

【病因】他在二十歲左右的時候,因為玩樂競賽跑步,過度用力導致肺部受損,從此有了喘息的毛病。到了冬天,病情又併發了咳嗽。

【症狀】雖然平日偶有喘息的情況,但在充分休息時不會發作。但今年冬天,冷風突然來臨,他在外出時受到風寒的侵襲,突然開始劇烈咳嗽。咳嗽不停,喘息也跟著發作,兩者相互惡化,多次請醫生治療,吃藥後情況未見好轉,甚至晚上無法平躺睡覺。他的脈象,左手脈搏顯得細弱且堅硬,右手脈搏則是軟弱兼有下沉,脈搏頻率正常。

【診斷】這是他氣血雙虧,同時有水飲滯留的病症。左手脈象細弱,顯示氣虛;細弱兼硬,則表示肝血虛和津液不足。右手脈象軟弱,代表濕痰滯留;軟弱兼有下沉,顯示中焦氣化的功能也有所欠缺。之所以會喘息並且咳嗽,也是因為水飲上衝所致。因此,我打算使用小青龍湯,再加入滋補的藥物進行治療。

【處方】生懷山藥(30克)、當歸身(12克)、天冬(12克)、寸麥冬(12克)、生杭芍(9克)、清半夏(9克)、桂枝尖(7.5克)、五味子(6克、搗碎)、杏仁(6克、去皮)、乾薑(4.5克)、細辛(3克)、甘草(4.5克)、生薑(3片)。

以上藥材一起煎煮成一大杯,溫熱服用。

【解釋】使用小青龍湯治療喘息,通常會去掉麻黃,加入杏仁,這是既定的做法。如果病人有外感熱症,還應加入生石膏。但此病患沒有外感熱症,所以只加入天冬和麥冬來緩解薑桂等藥物的熱性。

【第二次診斷】服用了第一劑藥後,他的喘息症狀就得到了改善,再連續服用了兩劑,咳嗽症狀也減輕了大半。右手脈象不再下沉,似乎變得更有力量,左手脈象仍然接近堅硬,計劃再使用一些健胃養肺,滋養血液的藥物。

【處方】生懷山藥(30克)、生百合(15克)、大枸杞子(15克)、天冬(15克)、當歸身(9克)、蘇子(4.5克、炒製搗碎)、川貝母(9克)、白朮(9克、炒製)、生薏米(9克、搗碎)、生遠志(6克)、生雞內金(4.5克、黃色的、搗碎)、甘草(4.5克)。

以上藥材煎煮成一大杯,溫熱服用。

【結果】連續服用了四劑藥後,咳嗽完全好了,脈象也恢復了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