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四、醫話 (19)

回本書目錄

四、醫話 (19)

1. 16.閱劉華封《爛喉痧證治辨異》書後

丙寅中秋後,接到劉華封自濟南寄贈所著《爛喉痧證治辨異》一書。細閱一過,其辯證之精,用藥之妙,立論之通,於喉證一門實能令人起觀止之嘆。咽喉為人身緊要之處,而論喉證之書向無善本。自耐修子托之鸞語,著《白喉忌表抉微》,盛行於一時,初則用其方效者甚多,繼而用其方者有效有不效,更有用之不惟不效而病轉增劇者。於斯議論紛起,有謂白喉不忌表散,但宜表以辛涼,而不可表以溫熱者。

又有謂白喉原宜表散,雖麻黃亦可用,但不可與升提之藥並用者。按其人或有嚴寒外束不得汗,咽喉疼而不腫者,原可用麻黃湯解其表。然麻黃可用,桂枝不可用。若用麻黃湯時,宜去桂枝,加知母、連翹。至升提之藥,惟忌用升麻。若桔梗亦升提之藥,而《傷寒論》有桔梗湯治少陰病咽痛,因其能開提肺氣散其咽喉鬱熱也。若與涼藥並用,又能引涼藥之力至咽喉散熱。

惟咽喉痛而且腫者,似不宜用。又有於《白喉忌表抉微》一書痛加詆譭,謂其毫無足取者。而劉華封則謂白喉證原分兩種,耐修子所謂白喉忌表者,內傷之白喉也。其病因確係煤毒、紙菸及過服煎炒辛熱之物,或貪色過度,以致陰液虧損虛火上炎所致,用藥養陰清肺原為正治。

其由外感傳染者,為爛喉痧,喉中亦有白腐,乃系天行時氣入於陽明,上蒸於肺,致咽喉潰爛,或兼有疹子,正是溫熱欲出不得所致,正宜疏通發表使毒熱外出。二證之辨:白喉則咽中干,喉痧則咽中多痰涎。白喉止五心煩熱,喉痧則渾身大熱云云。誠能將此二證,一內因,一外因,辨別極精。

及至後所載治喉痧諸方,詳分病之輕重淺深,而措施咸宜,洵為喉科之金科玉律也。惟其言今日之好人參難得,若用白虎加人參湯及小柴胡湯,方中人參可以沙參代之,似非確論。蓋小柴胡湯中之人參或可代以沙參,若當下後小柴胡湯證仍在者,用小柴胡湯時,亦不可以沙參代人參。

至白虎加人參湯,若其熱實脈虛者,以沙參代人參其熱必不退,此愚由經驗而知,非想當然爾之談也。且古方中人參即系今之黨參,原非難得之物。若恐人工種植者不堪用,凡黨參之通體橫紋者(若胡萊菔之紋)皆野生之參也。至其後論喉證原有因下焦虛寒迫其真陽上浮致成喉證者,宜治以引火歸原之法,洵為見道之言。

白話文:

在丙寅年中秋節後,我收到了劉華封從濟南寄來的禮物,是他自己寫的《爛喉痧證治辨異》一書。我仔細閱讀了一遍,他對於疾病的精確辨別,用藥的巧妙,以及理論的通透,對於咽喉疾病的研究確實令人感到驚嘆。

咽喉是人體的重要部位,然而關於咽喉疾病的書籍一直缺乏優秀的作品。直到耐修子以鸞語的方式,寫下了《白喉忌表抉微》,在當時廣泛流行,開始時使用他的方法治療的人效果顯著,但隨後有些人用同樣的方法卻效果不佳,甚至病情加重。因此,各種討論和意見紛起。有人認為白喉治療不應忌諱散表,但應以辛涼藥物散表,而非溫熱的藥物。

另一些人則認為白喉原本就應該用散表治療,即使使用麻黃也可以,但不能與升提的藥物一同使用。根據病人的情況,如果他們被嚴寒困擾,無法出汗,咽喉疼痛但不腫脹,麻黃湯可以幫助解表。然而,麻黃可以使用,但桂枝不可以。若使用麻黃湯時,應去除桂枝,加入知母和連翹。至於升提的藥物,升麻應該避免使用。桔梗也是升提藥物的一種,但在《傷寒論》中有記載桔梗湯可以治療少陰病咽喉疼痛,因為它能開提肺氣,消散咽喉的鬱熱。若與涼藥一同使用,又能引導涼藥的力量到達咽喉,散去熱度。

然而,對於咽喉疼痛且腫脹的患者,似乎不太適合使用。有人對《白喉忌表抉微》一書進行猛烈批評,認為該書毫無價值。然而,劉華封認為白喉病症可以分為兩種,耐修子所說的白喉忌表,指的是由內傷引起的白喉。這種病症的確是由煤毒、吸煙過度、過量食用煎炒辛辣的食物,或者性生活過度導致陰液虧損,虛火上升所引起。使用滋養陰液,清肺的藥物,是正確的治療方式。

另一種是由外界感染引起,稱為爛喉痧,喉部也會出現白色腐蝕,這是因為天行時氣進入陽明經,向上蒸發至肺部,導致咽喉潰爛,可能還伴有皮疹,這是溫熱病欲出不能的結果,應該疏通散表,讓毒熱排出體外。兩種病症的區別:白喉會使咽喉乾燥,喉痧則會產生大量痰涎。白喉只會五心煩熱,喉痧則全身高熱。他能將這兩種病症,一種由內因引起,一種由外因引起,辨別得極為精確。

在書的後面,他詳細列出了治療喉痧的各種方法,根據病情的輕重,採取的措施恰當,確實是咽喉科的金科玉律。只是他提到,現在難以找到好的人參,如果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和小柴胡湯,方中的人參可以用沙參代替,這似乎並不準確。小柴胡湯中的人參或許可以用沙參替代,但如果在使用小柴胡湯後,症狀仍然存在,就不能用人參替代。

至於白虎加人參湯,如果病人的熱實脈虛,用人參替代沙參,熱度一定不會消退,這是我在實踐中得出的結論,並非空穴來風。此外,古方中的人參就是現在的黨參,並不是什麼珍稀之物。如果擔心人工種植的黨參品質不佳,凡是黨參表面有橫紋的(類似蘿蔔紋),都是野生的人參。他還提到,有些咽喉疾病是由下焦虛寒導致真陽上浮造成的,應該使用引火歸元的方法治療,這確實是洞悉了治療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