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三、醫論 (122)

回本書目錄

三、醫論 (122)

1. 74.論水臌氣臌治法

此證雖因病久陰虛,究非原來陰虛。若其人平素陰虛,以致小便不利,積成水腫者,宜每用熟地黃兩半,與茅根同煎服。若恐兩沸不能將地黃煎透,可先將地黃煮十餘沸,再加茅根同煮。至車前子,仍宜少少嚼服,一日可服四五錢。

至於因涼成水臌者,其脈必細微遲弱,或心中覺涼,或大便泄瀉。宜用花椒目六錢,炒熟搗爛,煎湯送服生硫黃細末五分。若服後不覺溫暖,可品驗加多,以服後移時微覺溫暖為度。蓋利小便之藥多涼,二藥乃性溫能利小便者也。若脾胃虛損,不能運化水飲者,宜治以健脾降胃之品,而以利小便之藥佐之。

總之,水臌之證,未有小便通利而成者。是以治此證者,當以利小便為要務。治小便不利,可參閱拙擬治癃閉諸方各案。

有因胞系了戾,致小便不通者。其證偶因嘔吐咳逆,或側臥欠伸,仍可通少許,俗名為轉胞病。孕婦與產後及自高墜下者,間有此病。拙擬有升麻黃耆湯,曾用之治愈數人,此升提胞系而使之轉正也。

華元化有通小便秘方,愚知之而未嘗試用。後閱杭報,見蕭××言用其方加升麻一錢,曾治愈其令妹二日一夜小便不通及陶姓男子一日夜小便不通,皆投之即效,方系人參、蓮子心、車前子、王不留行各三錢,甘草一錢,肉桂三分,白果十二枚。按,:方中白果,若以治咳嗽,可連皮搗爛用之,取其皮能斂肺也;若以利小便,宜去皮搗爛用之,取其滑而能降也。

至於氣臌,多系脾有瘀滯所致。蓋脾為後天之主,居中央以運四旁,其中原多回血管,以流通氣化。若有瘀滯以阻其氣化,腹中即生脹滿,久則積為氣臌,《內經》所謂諸濕腫滿皆屬脾也。拙擬有雞胵湯,曾用之屢次奏效。方中之意:用雞內金以開脾之瘀;白朮以助脾之運;柴胡、陳皮以升降脾氣;白芍以利小便,防有蓄水,生薑以通竅絡兼和營衛也。統論藥性,原在不涼不熱之間。

然此證有偏涼者,則桂、附、乾薑可以酌加;有偏熱者,則芩、連、梔子可以酌加。若其脈證皆實,服藥數劑不見愈者,可用所煎藥湯送服黑醜頭次所軋細末錢半,服後大便通行,病即稍愈。然須服原方數日,日用一次,連用恐傷氣分。此水臌氣臌治法之大略也(醫方篇中載有治水臌氣臌諸方案宜參觀)。

白話文:

這種病雖然是因為病久導致陰虛,但並非原本就陰虛。如果這個人平時就陰虛,導致小便不順暢,積成水腫,應該每次用熟地黃兩半,和茅根一起煎煮服用。如果擔心煮兩次還不能將熟地黃煮透,可以先將熟地黃煮十幾次,再加入茅根一起煮。至於車前子,仍然應該少量咀嚼服用,一天可以服用四五錢。

如果因為受涼而形成水腫,他的脈象一定細微、遲緩、無力,或者覺得心中發涼,或者大便稀瀉。應該用花椒目六錢,炒熟搗爛,用煎好的湯送服生硫黃細末五分。如果服藥後不覺得溫暖,可以慢慢增加用量,以服藥後過一會兒感覺微微溫暖為度。因為利尿的藥大多性涼,這兩種藥是性溫卻能利尿的。如果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液,應該用健脾降胃的藥物治療,並用利尿藥輔助。

總之,水腫的病症,沒有小便通暢而形成的。所以治療這種病,應該以利尿為首要任務。治療小便不暢,可以參考我擬定的治療小便不通的方劑和案例。

有些是因為膀胱的繫帶錯亂,導致小便不通。這種情況有時因為嘔吐、咳嗽,或者側臥、伸懶腰,還能通一點小便,俗稱轉胞病。孕婦、產婦以及從高處摔下來的人,有時會得這種病。我擬定的升麻黃耆湯,曾經用來治好幾個人,這是用升舉的方法使錯亂的繫帶恢復正常。

華元化有一個治療小便不通的秘方,我知道但沒有試用過。後來看到報紙上,蕭某某說用這個方子加上升麻一錢,曾經治好他妹妹兩天一夜小便不通和一位陶姓男子一天一夜小便不通,都是一用就見效。這個方子是人參、蓮子心、車前子、王不留行各三錢,甘草一錢,肉桂三分,白果十二枚。要注意,方中的白果,如果用來治療咳嗽,可以連皮搗爛使用,取其皮能收斂肺氣;如果用來利小便,應該去皮搗爛使用,取其滑利而能下降的特性。

至於氣腫,多半是因為脾有瘀滯所導致。脾是後天之本,位於中央,運化四周,其中有很多回血管,以流通氣化。如果氣血瘀滯阻礙了氣化,腹部就會產生脹滿,久而久之就積成氣腫。《內經》所說的各種濕腫脹滿都屬於脾的問題。我擬定的雞內金湯,曾經多次使用都有效。這個方子的用意是:用雞內金來疏通脾的瘀滯;白朮來幫助脾的運化;柴胡、陳皮來升降脾氣;白芍來利小便,防止積水;生薑來疏通孔竅,兼顧調和營衛。總體來說,藥性不偏寒也不偏熱。

然而,這種病有偏寒的,可以酌情加入桂枝、附子、乾薑;有偏熱的,可以酌情加入黃芩、黃連、梔子。如果脈象和症狀都屬實證,服藥幾劑不見好轉的,可以用煎好的藥湯送服黑丑(牽牛子)磨成的細末一錢半,服藥後大便通暢,病情就會稍有改善。但要繼續服用原方數日,每天一次,連續使用恐怕會損傷正氣。以上就是治療水腫、氣腫的大致方法(醫方篇中載有治療水腫、氣腫的各種方劑,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