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衷中參西錄》~ 三、醫論 (78)
三、醫論 (78)
1. 58.論腦充血之原因及治法
腦充血病之說倡自西人,而淺見者流恆譏中醫不知此病,其人蓋生平未見《內經》者也。嘗讀《內經》至調經論,有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反則生,不反則死」云云,非即西人所謂腦充血之證乎?所有異者,西人但言充血,《內經》則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蓋血必隨氣上升,此為一定之理。
而西人論病皆得之剖解之餘,是以但見血充腦中,而不知輔以理想以深究病源,故但名為腦充血也。至《內經》所謂「氣反則生,不反則死」者,蓋謂此證幸有轉機,其氣上行之極,復反而下行,腦中所充之血應亦隨之下行,故其人可生;若其氣上行不反,升而愈升,血亦隨之充而愈充,腦中血管可至破裂,所以其人死也。
又《內經》厥論篇謂「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不能行,發為眴(眩也)僕」、「陽明之厥,面赤而熱,妄言妄見」、「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諸現象皆腦充血證也。推之秦越人治虢太子屍厥,謂「上有絕陽之絡,下有破陰之紐」者,亦腦充血證也。特是古人立言簡括,恆但詳究病源,而不細論治法。
然既洞悉致病之由,即自擬治法不難也。愚生平所治此證甚多,其治愈者,大抵皆腦充血之輕者,不至血管破裂也。今略舉數案於下,以備治斯證者之參考。
在奉天曾治一人,年近五旬,因處境不順,兼勞碌,漸覺頭疼,日浸加劇,服藥無效,遂入西人醫院。治旬日,頭疼不減,轉添目疼。又越數日,兩目生翳,視物不明。來院求為診治。其脈左部洪長有力,自言腦疼徹目,目疼徹腦,且時覺眩暈,難堪之情莫可名狀。脈證合參,知系肝膽之火挾氣血上衝腦部,腦中血管因受沖激而膨脹,故作疼;目系連腦,腦中血管膨脹不已,故目疼,生翳且眩暈也。因曉之曰:「此腦充血證也。
深考此證之原因,腦疼為目疼之根;而肝膽之火挾氣血上衝,又為腦疼之根。欲治此證,當清火、平肝、引血下行,頭疼愈而目疼、生翳及眩暈自不難調治矣。」遂為疏方,用懷牛膝一兩,生杭芍、生尤骨、生牡蠣、生赭石各六錢,玄參、川楝子各四錢,龍膽草三錢,甘草二錢,磨取鐵鏽濃水煎藥。服一劑,覺頭目之疼頓減,眩暈已無。
即方略為加減,又服兩劑,頭疼目疼全愈,視物亦較真。其目翳原系外障,須兼外治之法,為制磨翳藥水一瓶,日點眼上五六次,徐徐將翳盡消。
在滄州治一人,六十四歲,因事心甚懊憹,於旬日前即覺頭疼,不以為意。一日晨起,忽僕於地,狀若昏厥,移時甦醒,左手足遂不能動,且覺頭疼甚劇。醫者投以清火通絡之劑,兼法王勳臣補陽還五湯之義,加生黃耆數錢,服後更覺腦中疼如錐刺,難忍須臾。求為診視,其脈左部弦長,右部洪長,皆重按甚實。
白話文:
關於腦充血的說法,最早是從西方傳來的,但一些見識淺薄的人總是嘲笑中醫不懂這種病,這些人大概一輩子都沒讀過《黃帝內經》。我曾經讀到《內經》的調經論篇,裡面說到「血和氣一起向上衝,就會導致大厥,厥證發作就會突然死亡,如果氣能反轉向下,人就能活,如果不能反轉向下,人就會死」。這不就是西方人所說的腦充血嗎?不同的地方在於,西方人只說是充血,《內經》則說是血和氣一起向上衝。因為血一定是隨著氣上升的,這是個確定的道理。
西方人研究疾病都是透過解剖得來的,所以他們只看到腦中有血充積,而不知道用理性的思考去深入探究病因,因此只稱之為腦充血。《內經》所說的「氣反則生,不反則死」,意思是說這種病如果幸運地有轉機,當氣向上衝到極點時,如果能夠反轉向下,腦中充積的血也會隨之向下,那麼人就可以活下來;如果氣向上衝而不反轉,一直上升,血也會跟著不斷充積,腦中的血管可能會因此破裂,所以人就會死亡。
另外,《內經》厥論篇提到「巨陽經的厥證會導致頭部腫脹,頭很重無法行走,並出現眩暈倒地的現象」、「陽明經的厥證會面色赤紅發熱,胡言亂語、產生幻覺」、「少陽經的厥證會突然耳聾,臉頰腫脹發熱」,這些現象都屬於腦充血的症狀。推而廣之,秦越人(扁鵲)治療虢太子屍厥,說到「上面有陽氣斷絕的經絡,下面有陰氣破壞的樞紐」,這也是腦充血的症狀。只不過古人寫文章比較簡潔,總是詳細探究病因,而不詳細說明治療方法。
然而,既然已經徹底了解了致病的原因,自己擬定治療方法就不困難了。我這一生治療過很多這樣的病例,治好的大都是腦充血比較輕微,還沒到血管破裂的程度。現在簡單列舉幾個案例,供後人治療這種疾病時參考。
在奉天,我曾治療過一個人,年近五十歲,因為生活不順利,加上勞累過度,漸漸感到頭痛,而且一天比一天嚴重,吃藥也沒用,就住進西醫院。治療十天,頭痛沒減輕,反而增加了眼睛痛。又過了幾天,兩眼長出翳膜,看東西模糊不清。他來醫院找我看病。我診斷他的脈象,左邊脈洪大有力。他自己說,頭痛連著眼睛痛,眼睛痛也連著頭痛,而且時常感到頭暈,難受的程度無法形容。綜合脈象和症狀,我知道是肝膽的火氣挾帶著氣血向上衝到腦部,腦中的血管因為受到衝擊而膨脹,所以才會疼痛;眼睛和腦部相連,腦中血管不斷膨脹,所以眼睛才會痛、長翳膜、並且眩暈。我告訴他說:「這是腦充血的病症。
深入探討這種病的原因,頭痛是眼睛痛的根源;而肝膽的火氣挾帶著氣血上衝,又是頭痛的根源。想要治療這種病,應該要清火、平肝、引導氣血下行,頭痛治好之後,眼睛痛、長翳膜和眩暈自然就不難治了。」於是就開了藥方,用了懷牛膝一兩,生杭芍、生牡蠣、生龍骨、生赭石各六錢,玄參、川楝子各四錢,龍膽草三錢,甘草二錢,用磨取鐵鏽的濃水煎藥。服用一劑後,就感覺頭和眼睛的疼痛明顯減輕,眩暈也消失了。
我隨即在原方上略作加減,又服用了兩劑,頭痛和眼睛痛就完全好了,看東西也比較清楚了。他的眼睛翳膜是外障,必須配合外治的方法,我為他製作了去翳的藥水一瓶,每天點眼五六次,慢慢地就把翳膜完全消除了。
在滄州,我治療過一個人,六十四歲,因為事情煩心,大約十天前就感到頭痛,沒當回事。有一天早晨起床,忽然倒在地上,昏迷不醒,過了一段時間才甦醒,左手和左腳就不能動了,而且感到頭痛非常劇烈。醫生開了清火通絡的藥,還用了王勳臣補陽還五湯的藥理,加了幾錢生黃耆,吃藥後反而覺得腦中疼痛如同錐子刺,難以忍受片刻。他來找我診視,我診斷他的脈象,左邊脈弦長,右邊脈洪大,都是按下去很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