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衷中參西錄》~ 三、醫論 (23)
三、醫論 (23)
1. 13.太陽病炙甘草湯證
炙甘草湯雖結代之脈並治,然因結輕代重,故其制方之時注重於代,純用補藥。至結脈恆有不宜純用補藥,宜少加開通之藥始與病相宜者。近曾在津治一錢姓壯年,得傷寒證,三四日間延為診視,其脈象洪滑甚實,或七八動一止,或十餘動一止,其止皆在左部,詢其得病之由,知系未病之前曾怒動肝火,繼又出門感寒,遂得斯病,因此知其左脈之結乃肝氣之不舒也。
為疏方,仍白虎加人參湯加減,生石膏細末四兩,知母八錢,以生山藥代粳米用六錢,野臺參四錢,甘草三錢,外加生萊菔子四錢搗碎,煎湯三盅,分三次溫服下。結脈雖除,而脈象仍有餘熱,遂即原方將石膏減去一兩,人參、萊菔子各減一錢,仍如前煎服,其大便從前四日未通,將藥三次服完後,大便通下,病遂全愈。此次所用之方中不以生地黃代知母者,因地黃之性與萊菔子不相宜也。
愚治寒溫證不輕用降下之品,其人雖熱入陽明之府,若無大便燥硬,欲下不下之實徵,亦恆投以大劑白虎湯清其熱,熱清大便恆自通下。是以愚日日臨證,白虎湯實為常用之品,承氣湯恆終歲不一用也。
一叟,年過六旬,大便下血,醫治三十餘日病益進,日下血十餘次,且多血塊,精神昏憒。延為診視,其脈洪實異常,至數不數,惟右部有止時,其止無定數乃結脈也。其舌苔純黑,知系外感大實之證,從前醫者但知治其便血,不知治其外感實熱可異也。投以白虎加人參湯,方中生石膏重用四兩,為其下血日久,又用生山藥一兩以代方中粳米,取其能滋陰補腎,兼能固元氣也。
煎湯三盅,分三次溫服下,每次送服廣三七細末一錢,如此日服一劑,兩日血止,大便猶日行數次,脈象之洪實大減,而其結益甚,且腹中覺脹。詢其病因,知得於惱怒之後,遂改用生萊菔子五錢,而佐以白芍、滑石、天花粉、甘草諸藥(外用鮮白茅根切碎四兩煮三四沸,取其湯以代水煎藥),服一劑脹消,脈之至數調勻,毫無結象而仍然有力,大便滑瀉已減半,再投以拙擬滋陰清燥湯(方系生懷山藥、滑石各一兩,生杭芍六錢,甘草三錢),一劑瀉止,脈亦和平。觀上所錄二案,知結脈現象未必皆屬內虧,恆有因氣分不舒,理其氣即可愈者。
又有脈非結代,而若現雀啄之象者,此亦氣分有所阻隔也。曾治一少婦素日多病,於孟春中旬得傷寒,四五日表里俱壯熱,其舌苔白而中心微黃,毫無津液,脈搏近六至,重按有力,或十餘動之後,或二十餘動之後,恆現有雀啄之象,有如雀之啄粟,恆連二三啄也。其呼吸外出之時,恆似有所齟齬而不能暢舒。
細問病因,知其平日司家中出入賬目,其姑察賬甚嚴,未病之先,因賬有差誤,曾被責斥,由此知其氣息不順及脈象之雀啄,其原因皆由此也。問其大便自病後未行,遂仍治以前案錢姓方,將生石膏減去一兩,為其津液虧損,為加天花粉八錢,亦煎湯三盅分三次溫服下,脈象已近和平,至數調勻如常,呼吸亦順,惟大便猶未通下,改用滋陰、潤燥、清火之品,服兩劑大便通下全愈。
白話文:
炙甘草湯雖然可以治療脈搏結代的問題,但因為結脈比較輕微,代脈比較嚴重,所以在配製藥方時,側重於治療代脈,主要使用補藥。至於結脈,並非總是適合單純使用補藥,應該稍微加入一些疏通氣血的藥物,才能和病情相符。
最近我在天津治療一位錢姓壯年人,得了傷寒,三四天後才來就診。他的脈象洪大、滑實,非常有力,有時跳七八下停一下,有時跳十幾下停一下,停頓的位置都在左手脈。詢問他得病的原因,得知他生病前曾經因為生氣而肝火旺盛,接著又出門受寒,才得了這個病。因此判斷他左手脈的結脈,是因為肝氣不舒暢。
於是開藥方,仍然用白虎加人參湯加減,使用生石膏細末四兩、知母八錢,用生山藥六錢代替粳米,加入野台參四錢、甘草三錢,另外加入搗碎的生萊菔子四錢。將藥煎成三碗,分三次溫服。結脈雖然消失,但脈象仍然有餘熱,於是將原方中的石膏減去一兩,人參和萊菔子各減一錢,仍然像之前一樣煎服。患者之前四天沒有大便,將藥三次服完後,大便順暢,病就痊癒了。這次藥方中沒有用地黃代替知母,是因為地黃的藥性與萊菔子不相宜。
我治療寒溫病不會輕易使用瀉下的藥物。即使病人有熱邪進入陽明腑,但如果沒有大便乾燥、堅硬、想排又排不出的實證,我還是會投以大劑量的白虎湯來清除熱邪,熱邪清除後,大便自然就會通暢。因此,我每天看診,白虎湯是很常用的藥方,而承氣湯幾乎整年都不會用到一次。
有一位老先生,六十多歲,大便出血,醫生治療三十多天,病情反而加重,每天出血十幾次,而且多是血塊,精神昏沉。請我診視,他的脈象洪大有力到異常,跳動頻率無法數清,只有右手脈有停頓的時候,停頓沒有固定次數,這是結脈。他的舌苔呈純黑色,知道是外感引起的實熱證,之前的醫生只知道治療他的便血,卻不知道要治療他的外感實熱,實在很奇怪。我給他開了白虎加人參湯,方中生石膏的用量加重到四兩,因為他出血很久,又用生山藥一兩代替粳米,取其能滋陰補腎,又能固元氣。
將藥煎成三碗,分三次溫服,每次送服廣三七細末一錢,如此每天服用一劑。兩天後,血止住了,但大便仍然每天排幾次,脈象的洪大有力明顯減弱,但結脈更加嚴重,而且腹中感覺脹滿。詢問他的病因,得知是惱怒之後得病,於是改用生萊菔子五錢,並佐以白芍、滑石、天花粉、甘草等藥(外用新鮮白茅根切碎四兩,煮三四滾,取其湯代替水煎藥)。服用一劑後,腹脹消失,脈象跳動均勻,沒有結脈的現象,而且仍然有力,大便滑瀉的情況也減輕了一半。再投以我擬的滋陰清燥湯(方子是生懷山藥、滑石各一兩,生杭芍六錢,甘草三錢),一劑之後,瀉止住了,脈象也平和了。
觀察以上記錄的兩個病例,可以知道結脈的現象,未必都是因為體內虛損,常常是因為氣機不暢,只要調理氣機就能痊癒。
還有脈象不是結代,而是呈現像鳥啄食般的「雀啄脈」,這也是因為氣機有所阻礙。我曾治療過一位平時體弱多病的少婦,在農曆二月中旬得了傷寒,四五天後出現表裡都有壯熱的症狀,她的舌苔是白色,中間稍微偏黃,沒有什麼津液,脈搏接近每分鐘六十次,重按有力,有時跳十幾次後,有時跳二十幾次後,就會出現像小鳥啄米一樣的雀啄脈,連續啄二三下。她呼吸時,感覺有阻礙,不能順暢。
詳細詢問病因,得知她平日負責家中賬目,婆婆查賬很嚴格,生病前,因為賬目有差錯,曾經被責罵。由此得知她氣息不順暢,脈象出現雀啄的原因都是因為這個。問她生病後有沒有大便,得知沒有排便,於是仍然用之前治療錢姓病患的藥方,將生石膏減去一兩,因為她津液虧損,所以加入天花粉八錢。同樣將藥煎成三碗,分三次溫服,脈象已經接近平和,跳動頻率也調勻正常,呼吸也順暢了,只有大便仍然沒有通暢,於是改用滋陰、潤燥、清火的藥物,服用兩劑後,大便通暢,病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