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二、藥物 (62)

回本書目錄

二、藥物 (62)

1. 69.五味子解

五味子:性溫,五味俱備,酸、咸居多。其酸也能斂肺,故《神農本草經》謂主咳逆上氣;其咸也能滋腎,故《神農本草經》謂其強陰益男子精。其酸收之力,又能固攝下焦氣化,治五更泄瀉、夢遺失精,及消渴小便頻數,或飲一溲一,或飲一溲二。其至酸之味,又善入肝,肝開竅於目,故五味子能斂瞳子散大。

然其酸收之力甚大,若咳逆上氣挾有外感者,須與辛散之藥同用(若乾薑、生薑、麻黃、細辛諸藥),方能服後不至留邪。凡入煎劑宜搗碎,以其仁之味辛與皮之酸味相濟,自不至酸斂過甚,服之作脹滿也。

鄒潤安曰:「《傷寒論》中,凡遇咳者,總加五味子、乾薑,義甚深奧,經云『脾氣散精,上歸於肺,』是故咳雖肺病,而其源實主於脾,惟脾家所散上歸之精不清,則肺家通調水道之令不肅,後人治咳但知潤肺消痰,不知潤肺則肺愈不清,消痰則轉能傷脾,而痰之留於肺者究莫消也。

乾薑溫脾肺,是治咳之來路,來路清則咳之源絕矣;五味使肺氣下歸於腎,是治咳之去路,去路清則氣肅降矣。合兩藥而言,則為一開一闔,當開而闔是為關門逐盜;當闔而開則恐津液消亡,故小青龍湯及小柴胡湯、真武湯、四逆散之兼咳者皆用之,不嫌其表裡無別也。」

白話文:

[69.五味子解釋]

五味子的特性溫和,包含五種味道,其中以酸和鹹最為突出。它的酸性可以收斂肺部,因此在《神農本草經》中提到它能治療咳嗽和呼吸困難。它的鹹味能滋養腎臟,《神農本草經》亦稱它能增強男性生殖能力。五味子的酸性收斂作用,還能固守下腹部的功能,治療黎明時分的腹瀉、夢遺和早洩,以及糖尿病頻尿等症狀,或是喝一杯水卻要上兩次廁所的情況。其極度的酸性,對肝臟有特別的好處,因為肝臟影響視力,所以五味子能收縮擴張的瞳孔。

然而,它的酸性收斂效果非常強烈,如果咳嗽伴有外感,必須搭配辛辣散發的藥物一起使用(如乾薑、生薑、麻黃、細辛等藥物),才能避免服用後留下病根。在煎煮時,最好先搗碎,讓果仁的辛辣與果皮的酸味相互平衡,就不會過度收斂,導致胃脹。

鄒潤安說:《傷寒論》中,對於咳嗽的治療,總是加入五味子和乾薑,道理非常深刻。經典指出「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也就是說,雖然咳嗽看似肺部的問題,但其根源實際上在脾臟。只有當脾臟無法有效將精華上送肺部時,肺部調節水分的功能就會失常。後人治療咳嗽只知道潤肺和化痰,殊不知潤肺反而使肺部功能更差,化痰則可能損傷脾臟,肺部的痰仍然無法消除。

乾薑溫暖脾肺,針對咳嗽的根本原因,一旦根本問題解決,咳嗽的源頭也就消失;五味子讓肺氣下降至腎臟,針對咳嗽的出口,一旦出口暢通,氣息就能順利下降。這兩種藥物一起使用,就像開門和關門,該關門時關門,就像是把盜賊趕出門外;該開門時開門,則防止體內津液流失。因此,小青龍湯、小柴胡湯、真武湯和四逆散等治療咳嗽的方劑都包含了這兩種藥物,不用擔心它們會混淆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