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中醫古代典籍:醫學衷中參西錄

作者:張錫純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

綜合性醫書。又名《衷中參西錄》。三十卷。張錫純著。初刊於1918-1934年間,共7期(相當於七個分冊)。作者學驗俱豐,於近代醫家中影響巨大。張氏學貫中西,在中西匯通方面貢獻尤大。本書是作者多年學術經驗的總結。書中結合中西醫理論和醫療實踐闡發醫理,頗多獨到的見解;並制定了若干有效方劑,臨床醫家多所遵循。修定本的內容分為醫方、藥物、醫論、醫話和醫案五部分,刪去了某些重覆和有明顯錯誤的內容。書名“衷中參西”,以國醫為體,西醫為用,意在初步嘗試溝通中、西醫學。但限於歷史條件,也有不少片面或牽強之處。現存幾種近代及1949年後的鉛印本。

重新編輯及補充內容:

《醫學衷中參西錄》是清朝醫家張錫純所著的一部醫學著作,全書共三十卷,內容涵蓋了中醫各個領域,包括醫方、藥物、醫論、醫話和醫案等。張錫純是一位學貫中西的醫家,他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在醫學上有著很高的造詣。他在本書中結合中西醫理論和醫療實踐,闡發了許多獨到的見解,並制定了若干有效的方劑,對後世的醫學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醫學衷中參西錄》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中醫著作,它不僅對中醫的理論和實踐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也為中西醫學的交流和融合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在今天這個中西醫結合的時代,本書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以下是《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一些精彩內容:

  • 張錫純認為,中醫和西醫各有其優缺點,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他說:“中醫之長,在於辨證論治,西醫之長,在於實驗研究。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張錫純在本書中提出了“衷中參西”的治療思想,即以中醫為體,西醫為用,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地選用中西醫藥物,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 張錫純在本書中還制定了許多有效的方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二陳湯”。二陳湯由半夏、茯苓、陳皮、甘草等藥物組成,具有化痰、理氣、和胃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咳嗽、痰多、胸悶等症。

《醫學衷中參西錄》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中醫著作,它對中醫的理論和實踐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也為中西醫學的交流和融合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在今天這個中西醫結合的時代,本書仍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醫方 (1)

一、醫方 (2)

一、醫方 (3)

一、醫方 (4)

一、醫方 (5)

一、醫方 (6)

一、醫方 (7)

一、醫方 (8)

一、醫方 (9)

一、醫方 (10)

一、醫方 (11)

一、醫方 (12)

一、醫方 (13)

一、醫方 (14)

一、醫方 (15)

一、醫方 (16)

一、醫方 (17)

一、醫方 (18)

一、醫方 (19)

一、醫方 (20)

一、醫方 (21)

一、醫方 (22)

一、醫方 (23)

一、醫方 (24)

一、醫方 (25)

一、醫方 (26)

一、醫方 (27)

一、醫方 (28)

一、醫方 (29)

一、醫方 (30)

一、醫方 (31)

一、醫方 (32)

一、醫方 (33)

一、醫方 (34)

一、醫方 (35)

一、醫方 (36)

一、醫方 (37)

一、醫方 (38)

一、醫方 (39)

一、醫方 (40)

一、醫方 (41)

一、醫方 (42)

一、醫方 (43)

一、醫方 (44)

一、醫方 (45)

一、醫方 (46)

一、醫方 (47)

一、醫方 (48)

一、醫方 (49)

一、醫方 (50)

一、醫方 (51)

一、醫方 (52)

一、醫方 (53)

一、醫方 (54)

一、醫方 (55)

一、醫方 (56)

一、醫方 (57)

一、醫方 (58)

一、醫方 (59)

一、醫方 (60)

一、醫方 (61)

一、醫方 (62)

一、醫方 (63)

一、醫方 (64)

一、醫方 (65)

一、醫方 (66)

一、醫方 (67)

一、醫方 (68)

一、醫方 (69)

一、醫方 (70)

二、藥物 (1)

二、藥物 (2)

二、藥物 (3)

二、藥物 (4)

二、藥物 (5)

二、藥物 (6)

二、藥物 (7)

二、藥物 (8)

二、藥物 (9)

二、藥物 (10)

二、藥物 (11)

二、藥物 (12)

二、藥物 (13)

二、藥物 (14)

二、藥物 (15)

二、藥物 (16)

二、藥物 (17)

二、藥物 (18)

二、藥物 (19)

二、藥物 (20)

二、藥物 (21)

二、藥物 (22)

二、藥物 (23)

二、藥物 (24)

二、藥物 (25)

二、藥物 (26)

二、藥物 (27)

二、藥物 (28)

三、醫論 (1)

三、醫論 (2)

三、醫論 (3)

三、醫論 (4)

三、醫論 (5)

三、醫論 (6)

三、醫論 (7)

三、醫論 (8)

三、醫論 (9)

三、醫論 (10)

三、醫論 (11)

三、醫論 (12)

三、醫論 (13)

三、醫論 (14)

三、醫論 (15)

三、醫論 (16)

三、醫論 (17)

三、醫論 (18)

三、醫論 (19)

三、醫論 (20)

三、醫論 (21)

三、醫論 (22)

三、醫論 (23)

三、醫論 (24)

三、醫論 (25)

三、醫論 (26)

三、醫論 (27)

三、醫論 (28)

三、醫論 (29)

三、醫論 (30)

三、醫論 (31)

三、醫論 (32)

三、醫論 (33)

三、醫論 (34)

三、醫論 (35)

三、醫論 (36)

三、醫論 (37)

三、醫論 (38)

三、醫論 (39)

三、醫論 (40)

三、醫論 (41)

三、醫論 (42)

三、醫論 (43)

三、醫論 (44)

三、醫論 (45)

三、醫論 (46)

三、醫論 (47)

三、醫論 (48)

三、醫論 (49)

三、醫論 (50)

三、醫論 (51)

三、醫論 (52)

四、醫話 (1)

四、醫話 (2)

四、醫話 (3)

四、醫話 (4)

四、醫話 (5)

四、醫話 (6)

四、醫話 (7)

四、醫話 (8)

四、醫話 (9)

四、醫話 (10)

四、醫話 (11)

四、醫話 (12)

四、醫話 (13)

四、醫話 (14)

四、醫話 (15)

四、醫話 (16)

五、醫案 (1)

五、醫案 (2)

五、醫案 (3)

五、醫案 (4)

五、醫案 (5)

五、醫案 (6)

五、醫案 (7)

五、醫案 (8)

五、醫案 (9)

五、醫案 (10)

五、醫案 (11)

五、醫案 (12)

五、醫案 (13)

五、醫案 (14)

五、醫案 (15)

五、醫案 (16)

五、醫案 (17)

五、醫案 (18)

五、醫案 (19)

五、醫案 (20)

五、醫案 (21)

五、醫案 (22)

五、醫案 (23)

五、醫案 (24)

五、醫案 (25)

五、醫案 (26)

五、醫案 (27)

五、醫案 (28)

五、醫案 (29)

五、醫案 (30)

五、醫案 (31)

五、醫案 (32)

五、醫案 (33)

五、醫案 (34)

五、醫案 (35)

五、醫案 (36)

五、醫案 (37)

五、醫案 (38)

五、醫案 (39)

五、醫案 (40)

五、醫案 (41)

五、醫案 (42)

五、醫案 (43)

五、醫案 (44)

五、醫案 (45)

五、醫案 (46)

五、醫案 (47)

五、醫案 (48)

五、醫案 (49)

五、醫案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