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之二 (44)
卷之二 (44)
1. 霍亂
論
《內經》曰: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筋骨繇復。陳無擇曰:霍亂者,心腹卒痛,嘔吐下利,憎寒壯熱,頭痛眩暈,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利,心腹齊痛,吐利並作,甚則轉筋,入腹即死。蓋陰陽反戾,清濁相干,陽氣暴升,陰氣頓墜,陰陽痞隔,上下奔趨。
河間曰:吐瀉不止者,其本在於中焦,或因渴而大飲,飲而過量,或因飢而始食,食而過飽,以致濕熱內甚,故陰陽交錯而不和,是為吐瀉。仲景曰:邪在上焦則吐,邪在下焦則瀉,邪在中焦則既吐且瀉。此為急病也,然吐瀉為患,十死其一、二,如揮霍撩亂而不得吐瀉者,此名乾霍亂也,多死。法日既有其入,必有所出。
今有其入而不得其出者,痞塞也。故轉筋吐瀉者,其氣有三:一曰火,二曰風,三曰濕。大抵霍亂吐瀉之證,皆風火濕熱之為害耳。治法宜分利陰陽,散風行濕而降火也。又當引清氣上升,使濁氣下降,無有不安。仲景又曰:熱多欲飲水,五苓散;寒多不飲水,理中丸。河間亦曰:凡覺此證,急用五苓益元散、桂苓甘露飲,乃吐瀉之聖藥也。
慎勿與粟米粥湯,入胃必死。丹溪曰:內有所積,外有所感,陽不升,陰不降,乖隔而成,非因鬼邪,皆飲食所致,此先哲確論也。切勿與穀食,雖米湯一呷,下咽立死。必待吐瀉止,過半日飢甚,方可與稀粥少食,以漸而將息也。學者詳之。
脈法
脈微而澀,或代而散,或隱而伏,或大而虛。
脈右關滑,為霍亂吐瀉。
脈結促代者,不可斷以死。脈大者生。脈微弱漸遲者死。
脈洪者為熱。脈弦者為飲。氣口脈弦滑,膈間有宿食留飲,宜順其性以鹽湯探吐之。
方法
丹溪曰:大法,生薑理中湯最好。有宜吐者,雖自吐利,還須以吐法提其氣,用二陳湯探吐,或樟木屑煎湯,或鹽湯,皆可吐之。
一方:蒼朮、厚朴、陳皮、乾葛各一錢五分,水煎服。
或用薑湯下保和丸四、五十粒。
轉筋屬血熱,四物湯加酒芩、紅花、蒼朮、南星,煎服。
轉筋,男子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牽乳近兩傍,此千金妙法也。
乾霍亂(忽然心腹痛㽲,欲吐不吐,欲瀉不瀉者是也,俗名㽲腸痧即是),難治,死在須臾,升降不通故也。宜吐以提其氣,最是良法。內有物所傷,外為邪氣所遏,大法宜發汗,有用吐法者,即兼發散之義。有用溫藥解散者,二陳湯加川芎、蒼朮、防風、白芷等解散藥也。
委中穴出血,或十指頭出血,皆是良法。
(以上丹溪方法凡七條)
桂苓甘露飲(河間)
五苓散(二方並見中暑門。)
半夏湯,治霍亂轉筋,吐瀉不止。
半夏曲,茯苓,白朮(各五錢),淡桂(二錢五分),甘草(炙,一錢)
白話文:
霍亂
《內經》說:當土運之氣不足時,風邪就會盛行,人們會生病,出現消化不良的腹瀉,如同吃下去的東西沒有消化就排出來一樣,還會伴隨身體沉重、腹痛、筋骨痠痛等症狀。陳無擇認為:霍亂是指突然發生的心腹劇痛,伴隨嘔吐、腹瀉、畏寒發熱、頭痛眩暈等症狀,如果先心痛就會先嘔吐,先腹痛就會先腹瀉,如果心腹同時疼痛,就會同時嘔吐和腹瀉,嚴重時會抽筋,如果病邪進入腹部就會很快死亡。這都是因為體內的陰陽之氣失調,清濁之氣互相干擾,陽氣突然上衝,陰氣急速下墜,導致陰陽之氣阻隔不通,上下亂竄。
河間認為:持續不止的嘔吐和腹瀉,病因主要在中焦(脾胃),可能是因為口渴而大量飲水,或因飢餓而暴飲暴食,導致體內濕熱過盛,所以陰陽之氣交錯而不協調,才會引起嘔吐和腹瀉。張仲景認為:邪氣在上焦(心肺)就會引起嘔吐,邪氣在下焦(肝腎)就會引起腹瀉,邪氣在中焦(脾胃)就會同時引起嘔吐和腹瀉。這是一種急病,但如果能順利地嘔吐或腹瀉,通常十個人中只會死一兩個;如果像揮霍撩亂一樣混亂而無法嘔吐或腹瀉,就稱為「乾霍亂」,這種情況死亡率很高。通常,有東西進入身體,就應該有東西排出體外。
如果現在有東西進入身體卻無法排出,那就是堵塞了。所以,出現抽筋、嘔吐、腹瀉等症狀,其病因有三種:一是火熱,二是風邪,三是濕邪。總之,霍亂的嘔吐腹瀉,多是風、火、濕、熱等邪氣侵襲所造成的。治療方法應該是調和陰陽,疏散風邪、化解濕氣、降洩火氣。同時,要引導清氣上升,讓濁氣下降,這樣身體才會安康。張仲景又說:如果發熱口渴想喝水,可以用五苓散治療;如果怕冷不想喝水,可以用理中丸治療。河間也說:一旦發現這種病症,要立即使用五苓益元散或桂苓甘露飲,它們是治療嘔吐腹瀉的良藥。
切記不要喝米粥或米湯,喝下去會立即死亡。朱丹溪認為:體內有積滯,又受到外邪的侵襲,導致陽氣無法上升,陰氣無法下降,陰陽失調而生病,並不是鬼神作祟,都是飲食不當引起的。這是古代醫家的確切論斷。絕對不要吃任何穀物,即使喝一小口米湯,也會立即死亡。必須等到嘔吐腹瀉停止,過半天覺得很餓時,才可以少量吃一些稀粥,慢慢調養身體。學習醫術的人應該仔細了解這些內容。
脈象
脈象微弱而澀,或者呈現間歇不規則的跳動,或者隱伏不易察覺,或者脈象大而空虛無力。
右關脈(脈象部位)滑數,是霍亂導致的嘔吐腹瀉。
脈象結促或間歇不規則跳動,不一定會死亡。脈象宏大者,通常可以存活。脈象微弱逐漸變慢者,通常會死亡。
脈象洪大表示體內有熱。脈象弦緊表示體內有飲邪。氣口脈弦滑,表示膈間有舊的食物積滯或水液停滯,應該用鹽湯催吐來順應其特性。
治療方法
朱丹溪說:總體來說,生薑理中湯是最好的方子。對於適合催吐的,即使已經在嘔吐或腹瀉,還是要用催吐的方法來提昇氣機,可以用二陳湯催吐,或用樟木屑煎湯,或用鹽湯催吐。
一個方子:蒼朮、厚朴、陳皮、乾葛各一錢五分,用水煎服。
或者用薑湯送服保和丸四五十粒。
抽筋屬於血熱,用四物湯加酒芩、紅花、蒼朮、南星煎服。
抽筋時,男性可以試著用手拉住陰囊,女性則可以用手拉住乳房靠近兩側,這是千金難得的妙法。
乾霍亂(突然心腹劇痛,想吐卻吐不出來,想瀉卻瀉不出來),很難治療,很快就會死亡,因為體內氣機升降不通暢。應該用催吐的方法來提昇氣機,這是最好的方法。有的是因為體內有食物損傷,有的則是因為外邪侵襲,總體治療原則是發汗,催吐也兼具發散邪氣的作用。也有用溫藥來解散邪氣的,可以用二陳湯加川芎、蒼朮、防風、白芷等發散藥。
在委中穴放血,或者在十個手指頭尖端放血,都是很好的方法。(以上是朱丹溪提出的七條治療方法)
桂苓甘露飲(河間的方子)
五苓散(這兩個方子在中暑的章節有說明。)
半夏湯,用來治療霍亂引起的抽筋、持續不止的嘔吐和腹瀉。
半夏曲、茯苓、白朮(各五錢),淡桂(二錢五分),甘草(炙,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