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七 (3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31)

1. 婦人科下·產後

生地黃(新掘者),生薑(各二斤,各用石臼杵細,以布絞去汁留渣,以新瓦各炒乾),當歸(去蘆,一兩),延胡索(一兩,炒),蒲黃(炒香,四兩),琥珀(一兩,另研)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煎當歸湯化下,食前服。

七珍散(局方)治產後不語。

人參,石菖蒲,川芎,熟地黃(各一兩),細辛(一錢),防風(五錢,去蘆)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匕,薄荷湯調下,不拘時服。

調中湯(局方)治產後瀉利,臍腹㽲痛,六脈沉細。

高良薑,當歸,桂心,白芍藥,附子(炮,去皮臍),川芎(各一錢),甘草(炙,半錢)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薑五片,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定痛散(局方)治產後惡血不盡,腹中作痛。

當歸,芍藥(各二錢),肉桂(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酒、水合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一盞服。

麻仁丸(局方)治產後大便秘結。

麻仁(去殼),枳殼,人參,大黃,當歸(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湯下。未通,漸加丸數,以便潤為度。

羊肉湯(局方)治產後腹中虛痛,氣血不足,羸弱力倦,及寒月中生產,寒氣入於產門,臍下脹滿,手不可犯,此寒疝也,此藥主之。(此方乃張仲景之方,曾試極驗。)

精羯羊肉(四兩),當歸(二兩),生薑(一兩),陳皮(二兩)

上細切,水三碗,酒一盞,煎至一碗,去渣分二服。加蔥、鹽亦可。

滋腸五仁丸(局方)治產後血氣虛損,大腸閉澀,傳道艱難。

杏仁(去皮尖,麩炒),桃仁(如上制,各一兩),柏子仁(半兩),松子仁(二錢半),郁李仁(一錢,麩炒),橘紅(四兩,別研為末)

上五仁另研為膏,合橘皮末和勻再研,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五、六十丸,食前清米飲下。一方加當歸梢五錢。

固經丸(局方)治產後血氣未復,而有房事及勞役損傷,致血暴崩,或淋瀝不止。

沒藥,赤石脂,補骨脂,木賊(各半兩),附子(一隻,炮,去皮臍)

上為細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或陳米飲下。

熟乾地黃散(局方)治證同前,亦治婦人一切崩中下血不止,頭目沉重。

熟地黃(一錢半),甘草(一分半),蒲黃(炒黑色半錢),蟹爪(微炒,一錢),白茯苓(半錢),桂心(二分半),阿膠(一錢,炒得鹿角膠尤妙),白芍藥(半錢),伏龍肝(七分半),昆布(男子裩襠也,一錢,燒存性),當歸(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入竹茹一錢,用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拒勝湯(局方)治產後腹脹滿悶,嘔吐不定,蓋敗血入於脾胃,而脾不能運化,故胃不能納穀,以致嘔吐腹脹等證。

白話文:

產後用藥方

[方劑一]

新鮮生地黃、生薑各二斤,分別用石臼搗碎,用布絞出汁液,留下藥渣,將藥渣各自用新瓦片炒乾。然後加入當歸(去除蘆頭)一兩、炒過的延胡索一兩、炒香的蒲黃四兩、另外研磨的琥珀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用煎好的當歸湯送服,在飯前服用。

[方劑二](七珍散)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於治療產後失語。

人參、石菖蒲、川芎、熟地黃各一兩,細辛一錢,防風(去除蘆頭)五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薄荷湯調服,不拘時間服用。

[方劑三](調中湯)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於治療產後腹瀉、臍腹絞痛、脈象沉細。

高良薑、當歸、桂心、白芍藥、炮製過的附子(去除皮和臍)、川芎各一錢,炙甘草半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作為一劑,加入生薑五片,用水一碗半煎至一碗,溫服。

[方劑四](定痛散)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於治療產後惡露不盡、腹部疼痛。

當歸、芍藥各二錢,肉桂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作為一劑,用酒和水各半碗,加入生薑五片,煎至一碗服用。

[方劑五](麻仁丸)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於治療產後大便秘結。

麻仁(去除外殼)、枳殼、人參、大黃、當歸各等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白開水送服。如果沒有通便,可以逐漸增加丸數,以大便潤滑為度。

[方劑六](羊肉湯)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於治療產後腹部虛痛,氣血不足,身體虛弱無力,以及寒冷月份生產,寒氣侵入產門,導致臍下脹滿,觸摸會疼痛,這種情況屬於寒疝,此藥方主要治療此症。(此方是張仲景的方子,經過驗證非常有效。)

精選的羯羊肉四兩,當歸二兩,生薑一兩,陳皮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用水三碗、酒一碗,煎至一碗,去除藥渣分兩次服用。可以加入蔥和鹽調味。

[方劑七](滋腸五仁丸)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於治療產後氣血虛弱,大腸乾澀,排便困難。

杏仁(去除皮尖,用麩皮炒過)、桃仁(處理方法同杏仁,各一兩),柏子仁半兩,松子仁二錢半,郁李仁(用麩皮炒過)一錢,橘紅四兩(另外研磨成末)。

將上述五仁各自研磨成膏狀,與橘皮末混合均勻後再次研磨,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可以加到五、六十丸,在飯前用米湯送服。有一個方子會額外加入當歸梢五錢。

[方劑八](固經丸)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於治療產後氣血尚未恢復,卻發生房事或過於勞累導致血崩,或淋漓不斷。

沒藥、赤石脂、補骨脂、木賊各半兩,炮製過的附子(去除皮和臍)一隻。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糊調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或陳米湯送服。

[方劑九](熟乾地黃散)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療的病症與上述方劑八相同,也用於治療婦女各種血崩不止,頭部沉重。

熟地黃一錢半,甘草一分半,炒至黑色的蒲黃半錢,微炒的蟹爪一錢,白茯苓半錢,桂心二分半,阿膠(炒過,用鹿角膠效果更好)一錢,白芍藥半錢,伏龍肝七分半,昆布(男子內褲的遮羞布,燒後留性)一錢,當歸一錢。

將以上藥材切碎,作為一劑,加入竹茹一錢,用水兩碗煎至一碗,溫服。

[方劑十](拒勝湯)

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於治療產後腹脹滿悶、嘔吐不定,這是因為敗血進入脾胃,導致脾臟無法運化,因此胃無法正常納食,進而引起嘔吐、腹脹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