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七 (2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25)

1. 婦人科中·胎前

或兒腳先下者,謂之蹈蓮花生,急以鹽塗兒腳底,又可急搔之,並以鹽摩母腹上,則正生矣。

灸法:治難產及胞衣不下。

急於產母右腳小指尖頭上灸三壯,炷如小麥大,立產。

凡橫倒難產,用蛇蛻一條全者,蠶蛻紙一張。

上以二物入新瓷瓶中,鹽泥固濟,燒存性為末,煎榆白皮湯,入乳香同調服下,則順生。

又方,治橫生先露手足。

阿膠(炒),滑石(一兩),冬葵子(一合),酥油(一兩)

每服四錢,水一大盞,煎至七分,連進二三服。

又方,治橫逆不順,子死腹中用。

伏龍肝(灶心紅土也)

上為細末,溫酒調下一、二錢,……甚驗。

礙產(良方)

凡兒身已順,門戶俱正,兒已露頂而不能生,此因兒身迴轉,肚帶攀住兒肩,不能下也。治法急令產母仰臥,輕輕推兒向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兒肩,下其臍帶,仍須候兒身正順,令產母用力一送,兒即下生。又法:令穩婆款款分開臍帶,外將紙拈(原書此處有脫文)。

凡兒身向未順,生路未正、被產母用力一逼,令兒偏生,或左腿,或右腿,或臀,或左右額角,雖兒身已逼產門而不能下,但云兒已露頂,非頂也。治法當令產母仰臥,看生人輕輕推兒近上,以手正其頭,用力一逼即下。若是頭之後骨偏拄穀道,兒則露額,當令看生人以綿衣炙令溫暖裹手,急於穀道外傍,輕輕推兒頭令正,然後用力一送,兒即下生,此名偏產。

治盤腸產法(良方)有臨產則子腸先出,甚可驚恐。治法以盆盛溫水,溫潤其腸。令產母仰臥,且以言語安慰其心。卻用好米醋半盞,和新汲水七分攪勻,忽噀產母面或背,則打頓而收。每一噀令一縮,三噀三縮,腸則盡收矣。合用參、耆、歸、芎等大劑補藥,加升、柴、防風之類以升舉之,未有不安者也。又法:急以萆麻子去殼研細,貼產母囟頂上,即收。

一方,治產難數日,子死腹中不出,母氣欲絕。

瞿麥(六兩),通草(三兩),桂心(三兩),牛膝(四兩),榆白皮(四兩)

一方無榆白皮,有天花粉四兩,大能墮胎。

上細切,用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渣,分三服,頓飲即下。

又方牛膝丸,下死胎。

杜牛膝(三兩),紫金藤(七錢),肉桂(二錢),當歸(四錢),蜀葵根(七錢),麝香(半錢)

上為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五十丸,乳香湯送下。

又方,治子死腹中不出。

用黃牯牛屎不拘多少,塗母腹上,立出。一云:以牛屎炒令大熱,入醋半盞,以青布包裹,於母臍上下熨之,立下。

又治子死腹中,用雞子黃一個,生薑自然汁一合,調勻頓服。分娩後,用芸臺粥補之。

生子下血過多,子死腹中,憎寒,手指甲青,面色黃黑,胎上搶心,悶亂欲死,冷汗自出,喘滿不食,或食毒物,或誤服草藥傷胎,下血不止,胎尚未損可安,若已死即下,極妙。

白話文:

胎位不正

如果胎兒的腳先出來,這叫做「蹈蓮花生」,要趕快用鹽塗抹胎兒的腳底,或者可以趕快搔抓,並用鹽摩擦母親的肚子上方,胎兒就會轉正順利生產。

艾灸療法

用艾灸可以治療難產和胎盤不下。

在產婦右腳小指尖頭上灸三壯,艾炷像小麥那麼大,可以立刻生產。

橫位難產

如果胎兒是橫位導致難產,用一條完整的蛇蛻和一張蠶蛻紙。將這兩樣東西放入新的瓷瓶中,用鹽泥封固,燒成灰後磨成粉末,用榆樹皮煮的湯送服,加入乳香一起調服,就可以順利生產。

又一方: 治療橫位先露出手腳。

阿膠(炒過)、滑石(一兩)、冬葵子(一合)、酥油(一兩)。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大碗煎至七分,連續服用二到三次。

又一方: 治療胎位橫逆不順,胎兒死在腹中。

伏龍肝(即灶心土)。將伏龍肝磨成細末,用溫酒調服一到二錢,非常有效。

難產對策(良方)

如果胎兒的身體位置正常,產道也正,胎兒頭部已經露出但無法生產,這是因為胎兒身體轉動時,臍帶纏住了胎兒的肩膀,導致無法下降。治療方法是讓產婦仰臥,輕輕將胎兒往上推,慢慢用手將中指按在胎兒的肩膀上,將臍帶解開,等胎兒位置順正後,讓產婦用力一推,胎兒就生下來了。另一種方法:讓穩婆慢慢分開臍帶,然後在外面用紙撚(這裡原書有脫漏文字)。

如果胎兒胎位不正,生產路線不正,被產婦用力擠壓,導致胎兒偏向一邊,可能是左腿、右腿、臀部,或是左右額角,即使胎兒已經擠到產門口還是無法下降,只是說胎兒頭部已經露出,但並非是頭頂。治療方法應該讓產婦仰臥,請接生的人輕輕將胎兒往上推,用手扶正胎兒的頭部,用力一逼,胎兒就下來了。如果胎兒頭的後部偏向直腸,胎兒就會露出額頭,應該請接生的人用溫熱的棉衣裹住手,趕快在直腸外側輕輕將胎兒的頭推正,然後用力一送,胎兒就生下來了,這叫做偏產。

治療腸子脫出產道的方法(良方)

有些產婦在臨產時會出現腸子先脫出,非常驚恐。治療方法是用盆子裝溫水,溫潤腸子。讓產婦仰臥,並且用言語安慰她。然後用半杯好米醋,混合七分新汲取的水攪勻,突然噴在產婦的臉上或背上,產婦會打個哆嗦,腸子就會收回去。每噴一次腸子就會縮回一些,噴三次腸子就會全部收回去。接著合用人參、黃耆、當歸、川芎等大劑量的補藥,加上升麻、柴胡、防風等藥來提升氣機,沒有不平安的。另一種方法:趕快將蓖麻子去殼研細,貼在產婦的囟門上,腸子也會收回去。

又一方: 治療難產數日,胎兒死在腹中無法娩出,母親氣息微弱。

瞿麥(六兩)、通草(三兩)、桂心(三兩)、牛膝(四兩)、榆白皮(四兩)。另一方沒有榆白皮,用天花粉四兩,墮胎效果很強。將以上藥材切細,用水九升煎煮取三升,去渣,分三次喝完,馬上就會娩出。

又一方:牛膝丸 墮死胎。

杜牛膝(三兩)、紫金藤(七錢)、肉桂(二錢)、當歸(四錢)、蜀葵根(七錢)、麝香(半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那麼大,用硃砂做外衣,每次服用五十丸,用乳香湯送服。

又一方: 治療胎兒死在腹中無法娩出。

用黃牛的糞便不拘多少,塗在母親的肚子上,胎兒就會立刻娩出。另一種說法:將牛糞炒熱,倒入半杯醋,用青布包住,在母親的肚臍上下熨燙,胎兒也會立刻娩出。

又治療胎兒死在腹中,用一個雞蛋黃,加上一合生薑自然汁調勻立刻服用。生產後,用芸臺粥補養身體。

生產後出血過多,胎兒死在腹中,出現怕冷、手指甲發青、面色蠟黃、胎兒位置頂到心口、胸悶煩亂、快要死去、冷汗直流、氣喘無法進食等症狀,可能是吃了毒物,或誤服草藥傷了胎兒,出血不止,如果胎兒還沒損壞可以安胎,如果已經死亡則將胎兒娩出,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