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五 (4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41)

1. 怔忡驚悸健忘證

八物定志丸(東垣)平補心氣,安神鎮驚,除膈間痰熱等證。

遠志(去心),石菖蒲,麥門冬(去心),茯神(去皮),白茯苓(各一兩),白朮(五錢),人參(一兩五錢),牛黃(二錢,另研)

上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二十丸,白湯送下。

歸脾湯,治思慮過度,勞傷心脾,健忘怔忡。

白朮,茯神,黃耆(蜜炙),龍眼肉,酸棗仁(炒,各一錢),人參,木香(各五分),甘草(炙,二分半)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祖傳方)

治憂愁思慮傷心,令人惕然心跳動,驚悸不安之證。

川歸(酒洗用身),生地黃(酒洗),遠志(去心),茯神(各五錢),石菖蒲(九節),黃連(各二錢五分),牛黃(一錢,另研),辰砂(二錢,另研),金箔(十五片)

上以前六味研細,入牛黃、辰砂二味末子,豬心血丸如黍米大,金箔為衣,每服五十丸,煎燈心湯送下。

白話文:

八物定志丸(出自李杲的處方)主要作用是平和地補養心氣,安定心神、鎮定驚嚇,並且清除胸膈之間的痰熱等症狀。

使用的藥材有:遠志(去除心)、石菖蒲、麥門冬(去除心)、茯神(去除外皮)、白茯苓(各37.5克),白朮(18.75克),人參(56.25克),牛黃(7.5克,另外研磨成粉)。

將以上藥材用蜂蜜煉製成藥丸,像梧桐子那麼大,外層包上朱砂粉,每次服用二十顆,用白開水送服。

歸脾湯,主要治療因為思慮過度,導致心脾勞損,引起的健忘、心悸等症狀。

使用的藥材有:白朮、茯神、黃耆(用蜂蜜炒過)、龍眼肉、酸棗仁(炒過,各3.75克),人參、木香(各1.875克),甘草(炙過,0.9375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作為一劑的量,加水兩碗,放入三片生薑、一顆大棗,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後溫服。

(祖傳秘方)

主要治療因為憂愁思慮導致心氣受損,使人突然感到心跳加速、驚恐不安的症狀。

使用的藥材有:當歸(用酒洗過,取其身)、生地黃(用酒洗過)、遠志(去除心)、茯神(各18.75克),石菖蒲(取九節)、黃連(各9.375克),牛黃(3.75克,另外研磨成粉),辰砂(7.5克,另外研磨成粉),金箔(十五片)。

將以上前六種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牛黃、辰砂末,用豬心血揉製成如黍米大小的藥丸,外層包上金箔,每次服用五十顆,用燈心草煎的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