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之五 (39)
卷之五 (39)
1. 邪祟
桃奴(即桃樹上不落干桃,十二月收七個,另研),辰砂(五錢,另研),桃仁(十四個,另研),玳瑁(一兩,另研),琥珀(三錢,另研),烏犀角(五錢,石上水磨),牛黃(一錢,另研),龍腦(二錢,另研),麝香(一錢,另研),雄黃(桃葉煮水飛,三錢),安息香(一兩,以無灰酒研飛)
上以安息香同桃仁、琥珀共熬成膏,和諸藥末為丸,如雞頭實大,陰乾,每服一丸,人參湯化下。
蘇合香丸,治諸般怪疾。(方見氣門。)
一方,治魘死不還。
用半夏末不拘多少,吹入鼻中即醒。
(祖傳方)
辟邪丹,治沖惡怪疾,……。
人參,茯神,遠志,鬼箭羽,九節菖蒲,白朮,蒼朮(米泔浸),當歸(各一兩),桃奴(焙乾,五錢),雄黃(另研),辰砂(各三錢,另研),牛黃(一錢,另研,)金箔(二十葉),或加麝香(一錢)
上件以桃奴以上諸藥為細末,入雄黃、辰砂、牛黃三味末子和勻,以酒調米粉打糊為丸,如龍眼大,金箔為衣,臨臥以木香湯化下一丸,諸邪不敢近體,更以絳紗囊盛五、七丸懸床帳中尤妙。
(醫案)
一婦人年二十七美貌,得一證如醉如癡,頰赤面青,略有潮熱,飲食不美,其脈乍疏乍數而虛,……一醫與八物湯,服數十帖不效。召予治之,……取……膽汁丸安神定志之藥,以八物湯吞下。服藥十數帖,丸藥一料,以安其神。丸藥用遠志、石菖蒲、川歸、黃連、茯神、硃砂、側柏葉、草龍膽等藥。
白話文:
[邪祟]
將桃樹上不落的乾桃(十二月時採收七個,另外研磨成粉)、辰砂(五錢,另外研磨成粉)、桃仁(十四個,另外研磨成粉)、玳瑁(一兩,另外研磨成粉)、琥珀(三錢,另外研磨成粉)、烏犀角(五錢,在石上用水磨成粉)、牛黃(一錢,另外研磨成粉)、龍腦(二錢,另外研磨成粉)、麝香(一錢,另外研磨成粉)、雄黃(用桃葉煮水後,取其上層粉末,三錢)、安息香(一兩,用沒有灰的酒研磨成細末)。
先將安息香與桃仁、琥珀一起熬煮成膏狀,再與其他藥粉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雞頭實一般,陰乾。每次服用一丸,用人參湯送服。
蘇合香丸,能治療各種奇怪的疾病。(藥方在氣門篇。)
另一個藥方,治療被魘住而昏死過去的人。
用半夏的粉末,不拘多少,吹入鼻中,即可甦醒。
(祖傳藥方)
辟邪丹,能治療各種邪祟怪異的疾病,......。
用人參、茯神、遠志、鬼箭羽、九節菖蒲、白朮、蒼朮(用米泔水浸泡)、當歸(各一兩),桃奴(烘乾,五錢)、雄黃(另外研磨成粉)、辰砂(各三錢,另外研磨成粉)、牛黃(一錢,另外研磨成粉)、金箔(二十片),或者加入麝香(一錢)。
將上述桃奴以上的各種藥材磨成細末,加入雄黃、辰砂、牛黃三種藥粉,混合均勻,用酒調和米粉打成糊狀,製作成藥丸,大小如龍眼一般,外面包裹金箔。臨睡前用木香湯送服一丸。各種邪祟都不敢靠近身體。如果將五到七顆藥丸裝在絳紅色紗袋中,掛在床帳中,效果更好。
(醫療案例)
有一位婦人,二十七歲,容貌美麗,得了一種病,像喝醉酒一樣昏沉,臉頰發紅,面色發青,略微有潮熱,食慾不佳,脈象時而緩慢時而急促且虛弱。一位醫生給她服用八物湯,服用了幾十帖都沒有效果。請我來治療,我使用......膽汁丸等能安定心神、定驚的藥,然後用八物湯送服。服用了十幾帖藥,以及一劑丸藥,使其神志安定。丸藥使用了遠志、石菖蒲、川歸、黃連、茯神、硃砂、側柏葉、草龍膽等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