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4)

1. 耳病

鼠黏子湯,治耳痛生瘡。

昆布,蘇木,生甘草,蒲黃,草龍膽(各二分),鼠黏子,連翹,生地黃,當歸梢,黃芩,炙甘草,黃連(各三分),柴胡,黃耆(各四分),桔梗(一錢五分),桃仁(三個,去皮尖,另研),紅花(少許)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稍熱食後服。忌寒藥利大便。

(祖傳方)

治耳內忽大痛,如有蟲在內奔走,或有血水流出,或干痛不可忍者,用蛇蛻皮燒存性,細研,以鵝翎管吹入耳中,立愈。

白話文:

鼠黏子湯,治療耳朵疼痛生瘡的病症。

藥材組成: 昆布、蘇木、生甘草、蒲黃、草龍膽(各0.6克),鼠黏子、連翹、生地黃、當歸梢、黃芩、炙甘草、黃連(各0.9克),柴胡、黃耆(各1.2克),桔梗(4.5克),桃仁(三個,去皮尖,另外研磨成粉),紅花(少量)。

將以上藥材切細,分成一帖,加水兩碗,煎至剩下一碗,稍微溫熱後在飯後服用。忌吃寒涼性、會導致大便暢通的藥物。

(祖傳秘方)

治療耳朵內突然劇烈疼痛,感覺像有蟲在裡面跑動,或者有血水流出,或是乾痛到難以忍受的狀況,可以用蛇蛻皮燒成灰,磨成細粉,用鵝毛管吹入耳朵內,馬上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