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傳

《醫學正傳》~ 卷之五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

1. 麻木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遠服。

麻黃桂枝升麻湯(東垣)治婦人先患渾身麻木,睡覺則少減,開目則已。其證愈後,又因心中煩惱,遍身骨節痛,身體沉重,飲食減少,腹中氣不轉運。

木香,生薑(各二分),桂枝,半夏,陳皮,草豆蔻,厚朴(薑汁製),黑附子(炮去皮臍),黃柏(各三分),炙甘草,升麻,白朮,茯苓,澤瀉(各四分),黃耆,麻黃(不去節),人參(各五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食遠服。

神效黃耆湯(東垣)治渾身麻木不仁,或頭面手足胕背腿腳麻木,並皆治之,及兩目羞明畏日,隱澀難開,視物昏花,睛痛,亦皆治之。

蔓荊子(二分),陳皮(五分),人參(八分),炙甘草(一錢),白芍藥(一錢),黃耆(二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臨臥稍熱服。如麻木不仁,雖有熱,不加黃柏,只加黃耆一錢,通三錢。如麻木甚者,加芍藥一錢,通二錢。如小便淋澀,加澤瀉五分,一服去則止。如有大熱證,加酒洗黃柏三分。

補氣湯,治皮膚麻木,神效。

黃耆,陳皮,甘草(各一錢二分),澤瀉(六分),芍藥(八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沖和補氣湯,治閤眼則麻木,開則不麻,四肢無力,痿厥醋心,目昏頭眩,神效。

羌活(七分),獨活,川歸,黃柏(各三分),柴胡,神麯,木香,草豆蔻(各二分),人參,白朮,澤瀉,獵苓(各一錢),甘草,升麻(各五分),芍藥(一錢),黃耆(二錢),蒼朮,陳皮(各一錢),黃連(二分),麻黃(不去節,二分)

上細切,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祖傳方)

三妙丸,治濕熱下流,兩腳麻木,或如火烙之熱。

黃柏(四兩,切片,酒拌略炒),蒼朮(六兩,米泔浸一、二宿,細切焙乾),川牛膝(去蘆,二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薑、鹽湯下,忌魚腥、蕎麥、熱面、煎炒等物。

白話文:

麻木

將以上藥材切細,作為一劑,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後,在飯後服用。

麻黃桂枝升麻湯(出自東垣)此方治療婦女先出現全身麻木,睡覺時會稍微減輕,睜開眼睛後又恢復的症狀。如果這種麻木治好後,又因為心中煩惱,導致全身骨節疼痛,身體感覺沉重,食慾減少,腹部氣機不順暢。

藥材包含:木香、生薑(各二分),桂枝、半夏、陳皮、草豆蔻、厚朴(用薑汁炮製)、黑附子(炮製後去皮臍)、黃柏(各三分),炙甘草、升麻、白朮、茯苓、澤瀉(各四分),黃耆、麻黃(不去節)、人參(各五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作為一劑,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後,在飯後服用。

神效黃耆湯(出自東垣)此方治療全身麻木不仁,或是頭面、手足、背部、腿腳麻木,都可使用,同時也治療眼睛畏光、怕太陽,感覺眼睛隱澀難以睜開,看東西模糊不清,眼睛疼痛等症狀。

藥材包含:蔓荊子(二分),陳皮(五分),人參(八分),炙甘草(一錢),白芍藥(一錢),黃耆(二錢)。

將以上藥材切細,作為一劑,加入兩碗水,煎煮至剩下一碗,去除藥渣後,在睡前稍溫服用。如果麻木不仁,即使有熱象,也不要加黃柏,只要多加黃耆一錢,共用三錢。如果麻木非常嚴重,可以加芍藥一錢,共用二錢。如果小便不暢,可以加澤瀉五分,服用一劑後症狀就會停止。如果有明顯的發熱症狀,可以加入用酒洗過的黃柏三分。

補氣湯,治療皮膚麻木,效果很好。

藥材包含:黃耆、陳皮、甘草(各一錢二分),澤瀉(六分),芍藥(八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作為一劑,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溫服。

沖和補氣湯,治療閉眼就感覺麻木,睜眼就不麻,四肢無力,痿軟、覺得心裡酸楚,眼睛昏花頭暈,效果很好。

藥材包含:羌活(七分),獨活、當歸、黃柏(各三分),柴胡、神麯、木香、草豆蔻(各二分),人參、白朮、澤瀉、茯苓(各一錢),甘草、升麻(各五分),芍藥(一錢),黃耆(二錢),蒼朮、陳皮(各一錢),黃連(二分),麻黃(不去節,二分)。

將以上藥材切細,分成兩劑,每劑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下一碗,溫服。

(祖傳秘方)

三妙丸,治療濕熱往下流,導致兩腳麻木,或是感覺像被火燒一樣的熱。

藥材包含:黃柏(四兩,切片,用酒拌過略炒)、蒼朮(六兩,用米泔水浸泡一兩夜,切細焙乾)、川牛膝(去蘆,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像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五七十顆,在空腹時用薑鹽湯送服。忌吃魚腥、蕎麥、熱麵、煎炒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