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巖

《本草思辨錄》~ 卷四 (10)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0)

1. 茯苓

且用以祛表濕,如防己茯苓湯;用以解咽窒,如半夏厚朴湯;用以開胸痹,如茯苓杏仁甘草湯;用以下症痼,如桂枝茯苓丸;用於補劑,如薯蕷丸;用於風劑,如侯氏黑散。蓋惟茯苓以甘淡之味,溫和之性,能於氣中消水,水中化氣,隨他物而膺繁劇者,胥不出乎此旨。若非製劑得宜,則茯苓之真不見,而亦未必無害矣。

白話文:

茯苓可以用來去除體表的濕氣,例如防己茯苓湯;可以用來解除咽喉阻塞的感覺,例如半夏厚朴湯;可以用來開解胸痹(胸悶、胸痛),例如茯苓杏仁甘草湯;可以用來治療特定部位的頑固疾病,例如桂枝茯苓丸;可以用於補養身體的藥方中,例如薯蕷丸;也可以用於治療風邪的藥方中,例如侯氏黑散。

茯苓之所以能有這麼多用途,是因為它味道甘淡,藥性溫和,能夠在氣的層面消除水濕,也能在水的層面轉化為氣,而且能夠根據配伍的其他藥物,發揮各種複雜的作用,這些都離不開它本身甘淡溫和的特性。如果沒有經過適當的炮製處理,茯苓的真正效用就無法顯現,而且也可能產生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