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室秘藏》~ 卷下 (1)
卷下 (1)
1. 黃耆肉桂柴胡酒煎湯
治附骨癰:堅硬漫腫,不辨肉色,行步作痛,按之大痛。
黃耆、當歸梢(各二錢)、柴胡(一錢五分)、黍黏子(炒)、連翹、肉桂(各一錢)、升麻(七分)、炙甘草、黃柏(各五分)
上㕮咀,好糯酒一大盞半,水一大盞半,同煎至一大盞,去渣,空心溫服,少時便以早飯壓之,不致大熱上攻中上二焦也。
白話文:
[黃耆肉桂柴胡酒煎湯]用於治療附骨癰:這種病症會使患處變得堅硬且廣泛腫脹,使得皮膚顏色無法辨認,患者在行走時會感到疼痛,按壓患處更會劇烈疼痛。
所需藥材包括黃耆、當歸梢(各6克)、柴胡(4.5克)、黍黏子(炒過後使用)、連翹、肉桂(各3克)、升麻(2.1克)、炙甘草、黃柏(各1.5克)。
將以上藥材切碎,然後與一大杯半的高品質糯米酒和同樣份量的水一同煎煮至剩下一大杯的份量,然後去除藥渣。在空腹時溫熱服用,服用後一小時左右再吃早餐,這樣可以避免因藥性太熱而導致上焦和中焦的熱度過高。
2. 雜病門
3. 安神丸
治心神煩亂,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氣亂而熱,有似懊憹之狀,皆膈上血中伏火蒸蒸然不安。宜用權衡法,以鎮陰火之浮越,以養上焦之元氣。經云:「熱淫所勝,治以甘寒,以苦瀉之。」以黃連之苦寒去心煩,除濕熱為君;以甘草、生地黃之甘寒瀉火補氣,滋生陰血為臣;以當歸補血不足,以硃砂納浮留之火而安神明也。
黃連(一錢五分,酒洗) 硃砂(一錢,水飛) 酒生地黃 酒當歸身 炙甘草(各五分)
上件,除硃砂水飛外,搗四味為細末,同和勻,湯浸蒸餅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津唾嚥下,食後。
白話文:
[安神丸]
適用於治療心神煩躁不寧,心中悸動不安,想嘔吐,胸部感到氣悶且熱,類似一種悶悶不樂的狀態,這些症狀可能是因為膈膜上方血液中的潛在熱氣導致身體不適。應該採用權衡法,來平息體內的陰火上衝,並滋養上半身的元氣。根據古籍記載:「如果被過度的熱氣影響,應使用甘寒的藥物來治療,並且使用帶苦味的藥物來排解熱氣。」以黃連這種苦寒的藥材來舒緩心煩,去除濕熱,作為主要成分;以甘草、生地黃這兩種甘寒的藥材來清火補氣,促進陰血生成,作為輔助成分;再用當歸來補充血液,硃砂則能將上浮的火氣壓制下來,使精神安定。
所需藥材及劑量如下:
- 黃連:1錢5分(需先以酒清洗)
- 硃砂:1錢(需用水飛處理)
- 酒生地黃
- 酒當歸身
- 炙甘草:各5分
除了硃砂需用水飛處理之外,將其餘四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混合均勻。再用湯浸泡蒸熟的麵糰,製成黍米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15粒,可口含使其溶化並吞下唾液,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