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一·傷寒部 (5)

1. 吐利續法

後慎言語,節飲食三日,以參朮調中湯以意增減服之,理其正氣,逾十日後方平復。

〔無〕,訶子散,治老幼霍亂,一服即效。

訶子(炮,去核),甘草(炙),厚朴(薑製),乾薑(炮),神麯(炒),草果(去殼),良薑(炒),茯苓,麥芽(炒),陳皮(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候發不可忍時,用水煎,入鹽少許服之。

〔《聖》〕治霍亂。用厚朴薑製,火上炙令香為末,以新汲水調下二錢匕佳。

〔《大》〕,人參散,治妊娠霍亂吐瀉,心煩腹痛。

人參,厚朴(薑製),橘紅(各一兩),當歸(炒),甘草(炙。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四錢,棗三枚,水煎服。

〔丹〕霍亂內有所傷,外有所感。

〔《集》〕吐瀉還用吐,以提其氣起,吐用二陳湯加減,或用樟木煎湯吐亦可。

〔海〕霍亂症,本自胃家,或因寒飲,或因飲水,或傷水毒,或感濕氣,冷熱不調,水火相干,陰陽相搏,轉筋攣痛,經絡亂行,暴作吐瀉,中焦胃氣所主也。察其色脈,隨經標本,此治霍亂吐瀉之法也。

〔《外》〕治霍亂吐下不止者,艾一把,水三升,煮至一升,頓服。

〔《經》〕霍亂。陳皮湯下山豆根末二錢。

〔《山》〕霍亂吐瀉。用屋下倒掛塵泡湯,澄清服之。大忌飲食,入腹則死。吃冰水不妨,不可飲熱湯。

〔《集》〕吐瀉不止,或吐轉多,四肢發厥,虛風不省人事,服此四肢漸暖,神識便省。

回陽散

用天南星為末,每服三錢,用大棗三枚同煎,至八分溫服。未省再服。

霍亂轉筋,治法見轉筋門。

〔羅〕,增損縮脾飲,解伏熱,除煩渴,消暑毒,止吐利。霍亂之後,服熱藥太多,煩躁者尤宜服之。

草果,烏梅,甘草,砂仁(各四兩),乾葛(二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生薑五片,同煎,以水沉冷以解煩,或溫或熱隨意服。

〔無〕,茯苓澤瀉湯,治霍亂吐瀉後,煩渴欲飲水。

茯苓(八兩),澤瀉(四兩),甘草(炙),桂心(各二兩),白朮(三兩),

上㕮咀,每服四錢,生薑三片同煎,食前服。一方有小麥五兩。

〔世〕以小竹杖,兩手反抱住於脊骨,就杖兒上下各點一穴。如先吐先灸上穴,先瀉先灸下穴,各三百壯,百發百中。又,霍亂諸法不效者,灸大椎。又,以鹽納臍中,灸二十壯,立蘇。

〔《集》〕霍亂吐瀉:中脘,天樞,三里,委中

〔《摘》〕又法:上脘、三里。

〔《甲》〕霍亂泄出不自知,先取太谿,後取太倉之原。又法:巨闕,關衝,支溝,解谿

〔《千》〕又主陰陵泉。

〔東〕吐利上下俱出,藏痹膿血,頭重臂痛:太白,地機,風府(各五分。),長強,尺澤(各一寸。)

〔《甲》〕霍亂泄利,期門主之。厥逆霍亂,府舍主之。

白話文:

吐利續法

病後要注意言語,節制飲食三天,用參朮調中湯,根據情況調整藥量服用,調理身體的正氣,十天以後才能完全恢復。

訶子散,治療老人或小孩的霍亂,吃一劑就見效。

藥材:訶子(炮製後去核)、甘草(炙烤過)、厚朴(用薑汁炮製過)、乾薑(炮製過)、神麯(炒過)、草果(去殼)、良薑(炒過)、茯苓、麥芽(炒過)、陳皮(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在病發難忍時,用水煎煮,加入少許鹽服用。

**《聖濟總錄》**記載:治療霍亂,用薑汁炮製過的厚朴,在火上烤香後磨成粉末,用新打的水調服二錢效果好。

**《大成方》**記載:人參散,治療懷孕期間的霍亂,出現嘔吐、腹瀉、心煩、腹痛等症狀。

藥材:人參、厚朴(用薑汁炮製過)、橘紅(各一兩)、當歸(炒過)、甘草(炙烤過,各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三顆棗,用水煎煮服用。

**《丹溪心法》**提到:霍亂可能是因為內傷,也可能是因為外感。

**《醫學集成》**記載:治療嘔吐腹瀉,還可以用催吐的方法,使氣上提,可以用二陳湯加減藥材,也可以用樟木煎湯催吐。

**《珍珠囊》**提到:霍亂這種病,根本原因在胃,可能是因為喝了寒涼的飲料,或是飲用水不乾淨,或是感染了水中的毒素,或是感受了濕氣,冷熱失調,水火不容,陰陽相衝,導致轉筋、抽搐、經絡紊亂,突然發作嘔吐腹瀉,這是中焦胃氣失調所致。要觀察病人的氣色和脈象,根據經絡的表裡、標本進行治療,這是治療霍亂嘔吐腹瀉的方法。

**《外台秘要》**記載:治療霍亂嘔吐腹瀉不止的,用艾草一把,加三升水煮到剩一升,一次喝完。

**《傷寒論》**記載:治療霍亂,可以用陳皮湯送服山豆根粉末二錢。

**《壽世保元》**記載:治療霍亂嘔吐腹瀉,用屋簷下倒掛的灰塵泡水,澄清後服用。特別忌諱飲食,吃了東西就會死亡。可以吃冰水,但不能喝熱湯。

**《醫學集成》**記載:嘔吐腹瀉不止,或是吐得特別多,四肢冰冷,虛弱昏迷不醒,服用以下藥方後四肢會逐漸溫暖,神智也會清醒。

回陽散

藥材:天南星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三顆大棗一起煎煮,煮到剩八成時溫服,如果還沒清醒,可以再服用。

霍亂引起的轉筋,治療方法可以參考「轉筋門」的相關內容。

**《羅氏會約醫鏡》**記載:增損縮脾飲,可以解除潛伏的熱邪,消除煩躁口渴,解暑毒,止嘔吐腹瀉。霍亂之後,服用過多熱性藥物,導致煩躁的病人尤其適合服用此方。

藥材:草果、烏梅、甘草、砂仁(各四兩)、乾葛(二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五片生薑一起煎煮,等水冷卻後服用以解煩躁,溫服或熱服都可以。

**《名醫方論》**記載:茯苓澤瀉湯,治療霍亂嘔吐腹瀉後,出現煩渴想喝水的症狀。

藥材:茯苓(八兩)、澤瀉(四兩)、甘草(炙烤過)、桂心(各二兩)、白朮(三兩)。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飯前服用。有的方子還會加入五兩小麥。

**《世醫得效方》**記載:用小竹杖,雙手反抱住脊椎,在竹杖上下各點一個穴位。如果先嘔吐就先灸上穴,如果先腹瀉就先灸下穴,各灸三百壯,效果很好。另外,如果其他方法治療霍亂無效,可以灸大椎穴。還有,將鹽填入肚臍中,灸二十壯,可以馬上清醒。

**《醫學集成》**記載:治療霍亂嘔吐腹瀉,可以針灸中脘穴、天樞穴、足三里穴、委中穴。

**《針灸摘英集》**記載:另外的方法,可以針灸上脘穴、足三里穴。

**《針灸甲乙經》**記載:霍亂腹瀉不能自知,先取太谿穴,再取太倉穴的原穴。另外的方法可以針灸巨闕穴、關衝穴、支溝穴、解谿穴。

**《千金要方》**記載:還可以針灸陰陵泉穴。

**《東垣十書》**記載:嘔吐腹瀉同時出現,內有膿血,頭重臂痛,可以針灸太白穴、地機穴、風府穴(各五分),長強穴、尺澤穴(各一寸)。

**《針灸甲乙經》**記載:霍亂腹瀉,可以針灸期門穴。厥逆霍亂,可以針灸府舍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