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傷寒部 (3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十·傷寒部 (31)

1. 身體痛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一兩二錢),附子(一枚,炮),甘草(六錢,炙),大棗(四枚),生薑(切,一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溫服。

白朮附子湯方

白朮(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甘草(二兩,炙),生薑(兩半),大棗(六枚)

上㕮咀,水三升,煮一升,分三服,溫服。一服覺身癢,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朮附並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而劇者,多風濕。此病傷於汗後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湯。

麻黃杏仁薏苡湯方

薏苡仁,麻黃(各半兩。去節,湯泡),甘草(一兩,炙),杏仁(十枚,去皮尖)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溫服。有微汗者避風。

風濕身重,脈浮汗出惡風者,防己黃耆湯。(方見身重。)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仍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自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白話文: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約45克),炮製過的附子(一枚),炙甘草(約22.5克),大棗(四枚),生薑(約37.5克,切片)。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約18.75克,用水煎煮後溫服。

白朮附子湯方

白朮(約112.5克),炮製過並去皮的附子(一枚),炙甘草(約75克),生薑(約94克),大棗(六枚)。

將以上藥材切碎,加三升水煮成一升,分三次溫服。服第一次藥後,如果感覺身體發癢,大約過半天再服第二次,三次都服完後,如果病人感覺像頭暈,不要驚訝,這是白朮和附子在身體表面運行,驅趕水氣還沒完全去除的緣故。

如果病人全身疼痛,發燒,在下午時症狀加重,大多是風濕所致。這種病是因為出汗後吹風,或是長期受寒引起的,可以服用麻黃杏仁薏苡湯。

麻黃杏仁薏苡湯方

薏苡仁,麻黃(各約18.75克,去除節,用熱水泡過),炙甘草(約37.5克),杏仁(十枚,去皮尖)。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取約15克,用水煎煮後溫服。如果有微微出汗的情況,要注意避風。

風濕導致身體沉重,脈象浮、出汗、怕風的人,可以服用防己黃耆湯。(藥方見治療身體沉重的部分。)

有人問:風濕互相搏擊,導致全身疼痛,按理說應該發汗就能痊癒,但遇到陰雨天不停,醫生說可以發汗,結果發汗後病還是不好,這是為什麼?答:發汗,如果汗出太多,只能把風邪驅趕走,而濕氣還在,所以病不會好。如果治療風濕發汗,只是微微感覺要出汗,風邪和濕氣才能一起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