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18)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18)
1. 欠伸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全文見診病傳變,王注云:氣鬱於胃,故欠生焉。)
運氣,欠伸皆屬風。經云:厥陰在泉,風淫所勝,病善伸數欠,治以辛是也。
〔仲〕中寒家善欠。
〔《靈》〕黃帝曰:人之欠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臥,陽者主上,陰者主下,故陰氣積於下,陽氣未盡,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陽氣盛,則寤矣。瀉足少陰,補足太陽。(口問篇)
針灸,欠伸有二法,此篇經文取足少陰太陽,是其一也。其二取胃,經云:胃足陽明之脈,是動則病振寒,善伸數欠,視盛虛實寒陷下調之也。
白話文:
【打哈欠】
病症起因於兩種陽性因素與一種陰性因素,主要症狀包含驚嚇、背痛,以及常打嗝和打哈欠。根據古籍記載,這是因為胃部氣滯所致。
從運氣學說來看,打哈欠和伸懶腰都屬於風邪影響。古文有記載:當厥陰部位受風邪影響,會出現頻繁打哈欠和伸懶腰的現象,治療方式是用辛味藥物。
張仲景指出,身體受寒的人容易打哈欠。
根據《黃帝內經》,黃帝問:人為何會打哈欠?岐伯回答:人體的衛氣在白天運行於體表,到夜晚則轉移到體內。體內主導夜晚,夜晚是休息時間;體表主導白天,體內的陰氣在下半身累積,但尚未完全散去,這時體表的陽氣向上拉,體內的陰氣向下拉,陰陽互相牽引,所以人就會頻繁打哈欠。當陽氣耗盡,陰氣旺盛時,人就會進入睡眠;當陰氣耗盡,陽氣旺盛時,人就會清醒。治療方式是針刺足少陰腎經,補足太陽膀胱經。
針灸治療打哈欠和伸懶腰有兩種方法,上述提到的是其中一種,即針刺足少陰腎經和足太陽膀胱經。另一種方法是針對胃部,因為胃部受陽明胃經影響,若出現振寒、頻繁打哈欠和伸懶腰等症狀,應觀察其虛實寒熱,並根據情況進行調理。
2. 嚏
〔河〕嚏,鼻中因癢而氣噴作於聲也。鼻為肺竅,癢為火化,心火邪熱干於陽明,發於鼻而癢則嚏也。或故以物擾之,癢而嚏者,擾癢屬火故也。或視日而嚏者,由目為五臟神華,太陽真火晃曜於目,心神躁亂而熱發於上,則鼻中癢而嚏也。
運氣,嚏有三:
一曰熱火。經云:少陰司天之政,熱病生於上,民病血溢鼽嚏。又云: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病嚏鼽衄。又云:少陰之復,燠熱內作,煩躁鼽嚏。又云:少陽所至為鼽嚏。又云: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咳嚏鼽衄,治以諸寒是也。
二曰金不及火乘之。經曰:金不及曰從革,從革之紀,其病嚏咳鼽衄,從火化者是也。
三曰燥金。經云:陽明所至,為鼽嚏是也。
〔《靈》〕黃帝曰:人之嚏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補足太陽榮眉本,一曰眉上也。(口問篇,眉本,恐攢竹穴。)
〔《撮》〕腠理不密,噴嚏不已:風門(一分,沿皮向後一寸半,補一呼。)
〔仲〕其人清涕出,發熱色和者善嚏。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打噴嚏」的相關知識。打噴嚏是鼻子因癢感而產生的氣流與聲音。鼻子是肺的通路,而癢感是由過熱導致的,心臟的過熱邪氣影響到陽明經脈,進而在鼻部產生癢感,使人打噴嚏。有些人會故意用物品刺激鼻子使其發癢,然後打噴嚏,這是因為刺激癢感屬於熱性的緣故。還有人在看太陽時會打噴嚏,這是因為眼睛是五臟精氣的反映,太陽的真火照射眼睛,使得心神躁動,熱氣上衝,進而導致鼻子癢感並打噴嚏。
根據運氣學說,打噴嚏可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因熱火引起的。如少陰司天的政令,會導致上部的熱病,人們會出現血溢、鼻塞、打噴嚏等症狀。又如少陰司天時,熱氣下降,肺氣上升,會引發打噴嚏、鼻塞、鼻血等症狀。再如少陰復發時,內部產生熱氣,會造成煩躁、鼻塞、打噴嚏等症狀。此外,少陽主導時也會出現鼻塞、打噴嚏的情況。
第二種是因金氣不足,火氣乘虛而入。金氣不足被稱為「從革」,在這種情況下,會出現打噴嚏、咳嗽、鼻塞、鼻血等症狀,這些都是由火氣引起的。
第三種是因燥金。如陽明主導時,會出現鼻塞、打噴嚏等症狀。
根據《靈樞》,黃帝問道:人為什麼會打噴嚏?岐伯回答:當陽氣調和,充滿心臟,向上經由鼻子排出,就會形成打噴嚏。可以通過補足太陽經絡的眉頭部位來治療,具體位置可能是指攢竹穴。
根據《撮要》,如果肌膚毛孔不夠緊密,會導致持續的打噴嚏,風門穴(位於背部,距離脊椎一分處,沿皮膚向後一寸半)可以通過補法來治療,具體操作是在一呼一吸之間進行。
根據張仲景的觀點,如果一個人有清水樣的鼻涕,伴隨發熱但面色和諧,則容易打噴嚏。
3. 身體拘急
運氣,拘急屬寒,及寒濕風濕。經云:諸寒收引,皆屬於腎。又云:太陰司天之政,民病寒厥拘急。初之氣,風濕相搏,民病經絡拘強,關節不利,治法蓋小續命湯、仲景三黃湯之類是也。
白話文:
身體出現僵硬緊繃的情況,這通常是由於體內寒氣過重,或是寒濕與風濕的影響。古籍記載:所有因寒氣導致的收縮現象,都與腎臟功能有關。另有一說:當太陰(指肺臟)在天氣運行中處於主導地位時,人們易患因寒冷導致的手足厥冷和身體僵硬。
在季節更替之初,風濕交錯影響人體,民眾可能會感到筋骨經絡僵硬,關節活動不靈活。對此,治療方式可參考小續命湯或張仲景的三黃湯等方劑,這些都是適用的治療選擇。
4. 夢遺
〔丹〕精滑專主濕熱,用黃柏、知母、牡蠣、蛤粉。夢遺專主熱,與帶下同治法。
〔《本》〕治夢遺有數種:下元虛憊,精不禁者,宜服茴香丸。年壯氣盛,久節淫欲,經絡壅滯者,宜服清心丸。有情欲淫動,經謂所願不得,名曰白淫,宜良方茯苓散。正如瓶中煎湯,氣盛盈溢者,如瓶中沸湯而溢。欲動心邪者,如瓶傾側而出,憊虛不禁者,如瓶中有罅而漏,不可一概用藥也。
又有一說。經曰:腎氣閉即精泄。《素問》云: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又曰:腎藏精。蓋腎能攝精氣以生育人倫者也,或育或散,皆主於腎。今腎氣衰則一身之精氣無所管攝,故妄行而出不時也。豬苓丸一方,正為此設。
〔《內》〕內傷氣血不能固守夢遺者,當補以八物湯加減,吞樗根皮丸。
〔垣〕面色白而不澤《難經》云:肺太過則令人面白善嚏,悲愁不樂欲哭。面色白為寒,脈沉厥急,按之空虛,色白脫氣,又為脫血,又為脫津,又為脫液,又為脫精,又為脫神,是元神漂浮乎外,將離體之象也。其脈按之不鼓,猶為亡陽,況虛空者乎?病乃陰寒極矣。若脈或盛大而澀,猶為中寒之病也,況虛空者乎?宜峻補之。
巴戟丸,治肝腎俱虛,收斂精氣,補其元陽,充悅肌膚,進美飲食。
五味子,川巴戟(去心),肉蓯蓉(酒洗),菟絲子(炒),人參,白朮,熟地,骨碎補(去毛),茴香,牡蠣,白龍骨,覆盆子,益智仁(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米飲下,日二三服。補精止汗。(虛甚者,用八物湯吞之。)
〔《本》〕治遺精夢泄,關鎖不固,,金鎖丹,,亦名,茴香丸,。
舶上茴香,葫蘆巴,破故紙,白龍骨(各一兩),木香(一兩半),胡桃(三十個,研),羊腎膏(三對,取開,用鹽半兩擦炙熟,研如膏
上五味為末,下二味同研成膏,和酒浸蒸餅杵熟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鹽湯下。
〔羅〕,固真丹
晚蠶蛾(一兩),肉蓯蓉,白茯苓,益智(各一兩),龍骨
上用鹿角膠酒浸化開,丸桐子大。每服三粒,空心溫酒下,乾物壓之。
補真玉露丸,治陽虛陰盛,精脫淫濼脛酸。(一方無茯苓。)
白茯苓(去皮),白龍骨(水飛),韭子(酒浸,炒),菟絲子(酒浸。各等分,火日修合)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鹽湯亦得,空心食前服,少時以美膳壓之。(《梅師方》止用龍骨四分,韭子五合為散,空心,酒調服方寸匕,治失精暫睡即泄。《聖惠方》止用韭子微炒為散,食前酒下二錢匕,治夢中泄精。《外臺》方用新韭子二升,十月霜後枯者,好酒八合浸一宿,明日日色好,令童子向南搗一萬杵,平旦溫酒服方寸匕,治虛勞尿精,再服立瘥。此龍骨、韭子為泄精要藥也。
白話文:
夢遺
[丹溪的觀點] 精液滑脫主要是因為濕熱引起的,可以用黃柏、知母、牡蠣、蛤粉等藥物治療。夢遺主要是因為熱,治療方法和婦女的白帶問題相似。
[《醫學入門》的觀點] 治療夢遺有多種方法:如果屬於下元虛弱、精液控制不住的情況,應該服用茴香丸。如果是年輕力壯、身體強健,但因為長期禁慾而導致經絡阻塞,應該服用清心丸。如果是有情慾衝動,中醫認為這屬於「慾望無法滿足」而導致的白淫(類似於夢遺),應該服用良方茯苓散。這就像瓶子裡煮湯,如果氣太盛滿出來,就像沸騰的水溢出;如果是慾望衝動而心不正,就像瓶子傾斜倒出;如果是身體虛弱控制不住,就像瓶子有裂縫而漏水,不能一概而論地用藥。
還有一種說法。《黃帝內經》說:腎氣閉藏的功能失常就會導致精液洩漏。《素問》說:腎是負責身體強壯的器官,各種技巧都由它而出。又說:腎臟儲藏精氣。腎臟能夠攝取精氣以繁衍後代,無論是繁衍還是散發,都由腎臟主管。如果腎氣衰弱,全身的精氣就失去了控制,所以會不正常地洩漏。豬苓丸這個方子,就是為了這種情況而設的。
[《內經》的觀點] 如果是因為內傷氣血不足,無法固守精液導致的夢遺,應該用八物湯來補益氣血,並搭配服用樗根皮丸。
[李東垣的觀點] 如果面色蒼白而沒有光澤,《難經》說:肺氣過盛會使人面色蒼白,容易打噴嚏,悲傷憂愁,想哭。面色蒼白代表身體寒冷,脈象沉細且急促,按下去感覺空虛。面色蒼白也代表氣脫、血脫、津液脫失、精液脫失,甚至精神也渙散,這是元神快要離體的徵兆。如果脈象按下去不跳動,也代表陽氣快要耗竭,更何況是虛弱空虛的體質?這種情況代表身體陰寒到極點。如果脈象反而盛大而澀滯,也代表是身體受寒的疾病,更何況是虛弱空虛的體質?應該立即用峻補的藥物來治療。
巴戟丸,可以治療肝腎都虛弱,能夠收斂精氣,補養元陽,使肌肉豐滿,增進食慾。
藥物組成:五味子、川巴戟(去心)、肉蓯蓉(酒洗)、菟絲子(炒)、人參、白朮、熟地、骨碎補(去毛)、茴香、牡蠣、白龍骨、覆盆子、益智仁(各等份)。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吃飯前用米湯送服,一天服用二到三次。這個方子可以補精氣、止汗(如果虛弱嚴重,可以用八物湯送服)。
[《醫學入門》的觀點] 治療遺精夢洩,精關不固,用金鎖丹,也叫做茴香丸。
藥物組成:舶上茴香、葫蘆巴、破故紙、白龍骨(各一兩)、木香(一兩半)、胡桃(三十個,研碎)、羊腎膏(三對,取開後用半兩鹽擦拭並炙熟,研成膏狀)。
製作方法:將前五味藥研磨成粉末,後兩味研磨成膏狀,一起用酒浸泡蒸過的餅,搗爛做成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用鹽湯送服。
[羅天益的觀點] 固真丹
藥物組成:晚蠶蛾(一兩)、肉蓯蓉、白茯苓、益智(各一兩)、龍骨。
製作方法:用鹿角膠用酒化開,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粒,空腹用溫酒送服,再吃點乾的食物壓下去。
補真玉露丸,可以治療陽虛陰盛,精液滑脫,導致腿腳酸軟。 (有一方子沒有茯苓)。
藥物組成:白茯苓(去皮)、白龍骨(水飛過)、韭子(酒浸泡後炒)、菟絲子(酒浸泡,各等份,用火和太陽修治)。
製作方法: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鹽湯送服,空腹、吃飯前服用,過一會兒再吃點好消化的食物壓下去。(《梅師方》只用龍骨四分,韭子五合做成散劑,空腹用酒調服一勺,治療遺精、剛睡著就洩精的情況。《聖惠方》只用韭子稍微炒一下做成散劑,吃飯前用酒送服二錢,治療夢中洩精。《外臺》的方子用新鮮韭子二升,在十月霜降後枯萎的,用好酒八合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太陽好的時候,讓童子向南搗一萬下,早上用溫酒送服一勺,治療虛勞引起的尿精,再服一次就能治好。由此可見,龍骨、韭子是治療洩精的重要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