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10)
卷之二十九·腎膀胱部 (10)
1. 牙齒痛
地黃(生,三分),升麻(一錢),牡丹皮(五分),歸身(三分),揀黃連(六分,不好,加二分,夏倍之)
上五味,同為細末,頓作一服,水煎至一半,去渣,候冷細呷之,即效。
〔丹〕陽明熱牙疼。
大黃(燒灰,存性),香附(燒存性)
上為末,入青鹽少許,無時擦之。
〔《草》〕淳于意醫齊中大夫病齲齒,灸左手陽明脈,苦參湯日漱三升,五六日愈。
〔丹〕卒牙痛。苦竹一莖,燒一頭,得汗多者,揩痛處,立安。(《姚氏方》)
〔《經》〕患牙痛。含山豆根一片於痛處。
〔《廣》〕治牙齒疼痛。取槐樹白皮一握,切作一升煮,去渣,著鹽少許,適溫寒含之,日三易。
〔丹〕,當歸龍膽散,治寒熱牙痛。
升麻,麻黃(各一錢),生地,白芷,羊脛骨灰(各五分),草龍膽,黃連(各一錢),歸梢(五分),草豆蔻(一錢),
上為細末,擦之神效。
益智木律散,治寒熱牙疼。
草豆蔻(二錢二),益智,歸身,熟地,羊脛骨灰(各五分),木律(二分),升麻(錢半),黃連(四分),
上細末擦之。如寒牙疼,不用木律。
草豆蔻散,治寒多熱少,牙齒疼痛。
草豆蔻(一錢二),黃連(錢半),升麻(錢半),細辛葉,防風(各二分),熟地,羊脛骨灰(各五分),歸身(七分),
上件為細末,牙痛處擦之。
立效散,治牙齒痛不可忍,及頭腦項背痛,微惡寒飲,大惡熱飲,其脈上中下三部陽虛陰盛,是五臟內盛,六腑陽道脈微小,小便滑數,立效。
防風(一錢),升麻(七分),甘草(炙,三分),細辛(二分),草龍膽(酒洗,四錢),
上㕮咀,頓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以匙抄在口中炸痛處,少時立止。如多惡熱飲,更加龍膽草一錢。此法不定,隨寒熱多少臨時加減。如更惡風作痛,加草豆蔻、黃連各五分,勿加龍膽草。
〔垣〕,細辛散,治寒邪風邪犯腦痛,齒亦痛。
麻黃(去節,三錢),桂枝,羊脛骨灰(各二錢半),羌活(錢半),草豆蔻(錢半),柴胡,升麻,防風,白芷(各二分),藁本,蒼朮(各三分),歸身(四分),細辛(少許)
上為細末,先漱後擦之,神效。
白芷散,治大寒犯腦,牙齒疼痛。
麻黃(去節),草豆蔻(各一錢半),黃耆,桂枝(各二錢半),吳茱萸,白芷(各四分),藁本(三分),羌活(八分),歸身,熟地(各五分),升麻(一錢)
上為細末,先用水漱洗,以藥擦之。
蠍梢散,治大寒犯腦,牙疼。
麻黃(錢半,去節),桂枝,歸身,柴胡,白芷(各二分),升麻,防風,藁本,黃耆(各三分),羌活(五分),羊脛骨灰(二錢半),草豆蔻(皮,一錢),蠍梢(少許)
白話文:
牙齒痛
-
藥方一: 生地黃(生的,三分)、升麻(一錢)、牡丹皮(五分)、當歸身(三分)、揀選過的黃連(六分,如果品質不好,加到八分,夏天用量加倍)。將以上五種藥材一起磨成細末,一次服用,用水煎到剩一半,濾掉藥渣,等藥冷卻後慢慢喝,就會見效。這個方子適用於陽明經熱引起的牙痛。
-
藥方二: 大黃(燒成灰,保留藥性)、香附(燒成灰,保留藥性)。將以上兩種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青鹽,隨時擦在牙痛的地方。
-
民間療法一: 《本草綱目》記載,淳于意曾治療齊國一位大夫的蛀牙,他用艾灸左手陽明脈的方法,並用苦參湯每天漱口三次,五六天就好了。
-
民間療法二: 《丹溪心法》記載,突然牙痛時,可以取一根苦竹,燒一頭,如果流出很多汁液,用這些汁液塗抹在疼痛的地方,立刻就能止痛。(出自《姚氏方》)
-
民間療法三: 《經方》記載,牙痛時,含一片山豆根在疼痛的地方即可。
-
民間療法四: 《廣濟方》記載,治療牙齒疼痛,取一把槐樹白皮,切成一升的量,加水煮,濾掉藥渣,加入少許鹽,溫度適宜時含在口中,每天換三次。
-
藥方三:當歸龍膽散 當歸龍膽散,治療寒熱引起的牙痛。 升麻、麻黃(各一錢)、生地、白芷、羊脛骨灰(各五分)、草龍膽、黃連(各一錢)、當歸尾(五分)、草豆蔻(一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擦在牙痛處,效果很好。
-
藥方四:益智木律散 益智木律散,治療寒熱引起的牙痛。 草豆蔻(二錢二分)、益智、當歸身、熟地、羊脛骨灰(各五分)、木律(二分)、升麻(一錢半)、黃連(四分)。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擦在牙痛處。如果牙痛屬於寒性,就不用木律。
-
藥方五:草豆蔻散 草豆蔻散,治療寒多熱少的牙齒疼痛。 草豆蔻(一錢二分)、黃連(一錢半)、升麻(一錢半)、細辛葉、防風(各二分)、熟地、羊脛骨灰(各五分)、當歸身(七分)。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擦在牙痛的地方。
-
藥方六:立效散 立效散,治療牙痛到無法忍受,同時伴隨頭、頸、背部疼痛,稍微怕冷但非常怕熱,脈象呈現上、中、下三部陽虛陰盛,這是五臟內有積熱,六腑陽道脈微弱,小便頻數的症狀。 防風(一錢)、升麻(七分)、炙甘草(三分)、細辛(二分)、酒洗過的草龍膽(四錢)。將以上藥材切碎,一次服用,用水兩大碗煎到剩一碗,濾掉藥渣,用湯匙舀起來含在口中沖擊疼痛的地方,不久就能止痛。如果非常怕熱,可以再加一錢龍膽草。這個方子不是固定的,要根據寒熱情況臨時增減藥量。如果更怕風導致疼痛,可以加草豆蔻、黃連各五分,不要加龍膽草。
-
藥方七:細辛散 《醫學發明》記載,細辛散,治療寒邪風邪侵犯頭部引起的頭痛,同時牙齒也痛。 麻黃(去節,三錢)、桂枝、羊脛骨灰(各二錢半)、羌活(一錢半)、草豆蔻(一錢半)、柴胡、升麻、防風、白芷(各二分)、藁本、蒼朮(各三分)、當歸身(四分)、細辛(少量)。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先漱口,再用藥粉擦牙,效果很好。
-
藥方八:白芷散 白芷散,治療寒邪侵犯頭部引起的牙齒疼痛。 麻黃(去節)、草豆蔻(各一錢半)、黃耆、桂枝(各二錢半)、吳茱萸、白芷(各四分)、藁本(三分)、羌活(八分)、當歸身、熟地(各五分)、升麻(一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先用水漱口,再用藥粉擦牙。
-
藥方九:蠍梢散 蠍梢散,治療寒邪侵犯頭部引起的牙痛。 麻黃(去節,一錢半)、桂枝、當歸身、柴胡、白芷(各二分)、升麻、防風、藁本、黃耆(各三分)、羌活(五分)、羊脛骨灰(二錢半)、草豆蔻(帶皮,一錢)、蠍梢(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