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28)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28)
1. 痔
上分六帖,納三樣仁另研,煎服。
〔《經》〕患五種痔。水研山豆根服。(味甘寒,退血熱。)
〔《本》〕又方,治痔用雞冠花不拘多少,濃煎湯,每服一盞,空心服。(《本草》云:雞冠花性涼,治瀉血。)
〔丹〕痔頭向上,是大腸熱甚,收縮為主。用四物解毒加枳殼、白朮、槐角、秦艽。
治翻花痔。
荊芥,防風,朴硝
上煎湯洗之。次用木鱉子、鬱金研末,龍腦些少,水調塗上。
〔世〕治翻花痔。用信一錢,蜈蚣數個,以香油久浸之,臨臥時先洗痔拭乾,卻取浸油敷患處,用手按入,立愈。累效。其餘痔皆妙。
痔藥膏子,治外痔翻花脫出,黃水不止,腫痛。並用銀闊篦蘸藥塗敷,日一次,重者五七次,立愈。先用藥水洗拭乾,卻敷此膏。
用真桑灰不拘多少,淋濃汁兩碗,熬至一碗,卻入草烏片、大黃片各二錢,再慢火熬至半碗,入甘草一錢,數沸,下淨細石灰半匙頭,不可多,略沸三五次,用絹一重,花紙二重,如絞漆狀,濾過,再熬成膏,候冷。用真膽礬五分,研極細末,放入膏中,用瓦器盛貯封之,臨用入龍腦末和勻敷之。
〔《千》〕治風痔漏,不問有頭無頭,定三日安。
藜蘆(燒灰),天麻(各五錢),乾薑(半兩),皂角針(不用皮條,炒,二錢),蓮子草,明礬,硫黃(各一兩),大苦栝蔞(一個),麝香(五分),
上將栝蔞開一孔,入礬並硫黃在內,孔如小錢大,就將元掩合定,綿紙糊,卻用瓦罐子盛坐瓶上,炭火煅令煙盡為度,候冷取出,研細,同前六味藥末和令勻,煉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溫酒下,日三服,三日見效。忌油麵醃藏牛馬肉魚腥生冷行房行遠勞力一切等事。
治腸痔,,鱉甲丸
鱉甲,蝟皮(炙焦黑),穿山甲(炙焦),白礬(枯),附子,豬牙皂角(各半兩,炙焦存性二分)
上細末研勻,蒸餅丸如桐子大,米飲下二十丸,食前,日三服。
又方
槐花(炒),白礬(枯。各一兩),附子(五錢)
上細末研勻,蒸餅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食前,日三服。以上二方龐老傳。治腸風痔漏。
赤芍藥,官桂(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二錢,姜二片,白糖一塊,水一盞,同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素》〕因而飽食,筋脈橫解,腸澼為痔。(生氣通天論)
〔潔〕黑地黃丸,治血虛久痔,神妙,治痔之聖藥也。(方見勞瘵。)
〔世〕治痔方,神妙。
當歸,川芎,黃連,全蠍,三稜,蓬朮,羌活,獨活,山茱萸(去核。各半兩),枳殼(十二兩,去穰),商陸(白者,一兩),巴豆(去殼,不拘數),木香,甘草節,鼠黏子(炒),苦參,藁本,柴胡(各一兩),刺蝟皮(炒),豬牙皂魚(去皮弦。各一兩),
白話文:
將藥材分成六份,另外將桃仁、杏仁、郁李仁三種研磨成粉,用水煎煮後服用。
《經》中記載,治療五種痔瘡,可以用山豆根磨成粉,用水調服。(山豆根味甘性寒,可以退血熱。)
《本草》中記載,另有一個方子,用雞冠花不拘多少,濃煎成湯,每次服用一碗,空腹服用。(《本草》說:雞冠花性涼,可以治療瀉血。)
《丹溪心法》中提到,痔瘡頭往上突出,是大腸熱氣太盛,治療重點在於收縮。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枳殼、白朮、槐角、秦艽來解毒。
治療翻花痔(痔瘡脫出)。 用荊芥、防風、朴硝煎成湯來清洗患處。然後將木鱉子、鬱金磨成粉,加入少許龍腦,用水調成糊狀塗在患處。
《世醫得效方》中提到,治療翻花痔,可以用信石一錢、蜈蚣數隻,用香油浸泡一段時間,睡覺前先清洗痔瘡並擦乾,然後將浸泡過的油塗在患處,用手按壓,效果很好。其他痔瘡也可用此方法。
有個痔瘡藥膏,可以治療外痔翻花脫出,流出黃水不止,腫痛。可以用銀篦子沾取藥膏塗在患處,一天一次,嚴重者五七次,很快就好。先用藥水清洗擦乾患處,再塗藥膏。
用純桑樹灰不拘多少,加水淋出濃汁兩碗,熬煮至一碗,再加入草烏片、大黃片各二錢,用慢火熬至半碗,加入甘草一錢,煮沸數次,最後加入少量淨石灰半匙,不要加太多,稍微煮沸三五次,用絹布一層、花紙兩層,像過濾漆一樣濾過,再熬煮成膏狀,放涼。加入純膽礬五分,磨成極細粉末,放入藥膏中,用瓦器盛裝密封。使用時加入龍腦粉末拌勻敷在患處。
《千金方》中記載,治療風痔漏,不管有沒有頭,三天內即可痊癒。 用藜蘆(燒成灰)、天麻(各五錢)、乾薑(半兩)、皂角針(不用皮,炒過,二錢)、蓮子草、明礬、硫黃(各一兩)、大苦栝蔞(一個)、麝香(五分)。 將栝蔞開一個小孔,將明礬和硫磺塞入,孔的大小像小錢幣,用原來的皮蓋好,用棉紙糊住,放入瓦罐中,放在瓶子上,用炭火煅燒至煙盡,放涼後取出,磨成細粉,與前面六味藥末混合均勻,用煉蜜做成丸子,大小像桐子。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空腹用溫酒送服,一天三次,三天見效。禁忌油膩、麵食、醃製食物、牛馬肉、魚腥、生冷食物、房事、遠行勞累等。
治療腸痔,用鱉甲丸。 用鱉甲、蝟皮(烤焦黑)、穿山甲(烤焦)、白礬(枯)、附子、豬牙皂角(各半兩,烤焦保留藥性二分),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用蒸餅做成丸子,大小像桐子。每次用米湯送服二十丸,飯前服用,一天三次。
另一個方子: 用槐花(炒過)、白礬(枯,各一兩)、附子(五錢)。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用蒸餅做成丸子,大小像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飯前服用,一天三次。以上兩個方子是龐老傳授的,可以治療腸風痔漏。
用赤芍藥、官桂(去皮)、甘草(炙過,各等份)。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二錢,加入薑兩片、白糖一塊,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去渣,空腹服用。
《素問》中提到,因為吃太飽,導致筋脈橫向鬆懈,腸道出現問題,就會形成痔瘡。(出自《生氣通天論》)
《潔古珍珠囊》中提到,黑地黃丸,可以治療血虛引起的久痔,效果神奇,是治療痔瘡的聖藥。(方子在治療勞瘵的篇章中)
《世醫得效方》中提到,有個治療痔瘡的方子,非常神奇。 用當歸、川芎、黃連、全蠍、三稜、蓬朮、羌活、獨活、山茱萸(去核,各半兩)、枳殼(十二兩,去穰)、商陸(白色的,一兩)、巴豆(去殼,不拘多少)、木香、甘草節、鼠黏子(炒過)、苦參、藁本、柴胡(各一兩)、刺蝟皮(炒過)、豬牙皂角(去皮弦,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