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26)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26)
1. 脫肛
紫蕺膏,治臟熱肛門脫出。
以紫背蕺一大握,又名魚腥草,擂爛如泥,先用朴硝水洗淨肛門,用芭蕉葉托入,卻用藥於臀下貼坐,自然收入。
〔《集》〕治脫肛:大腸腧,百會,長強
〔扁鵲〕脫肛:百會,肩井
〔《摘》〕又法:百會(針二分,灸七壯至十七壯。)
〔世〕脫肛:合谷
〔《甲》〕脫肛,刺氣衝主之。
白話文:
紫蕺膏,可以治療因內臟燥熱導致的肛門脫出。
使用一大把紫背蕺,也就是魚腥草,搗爛成泥狀。先用朴硝水洗淨肛門,用芭蕉葉托住脫出的部分,再把藥泥敷在臀部下方坐著,脫出的部分就會自然收回去。
《集驗方》記載,治療脫肛可以針灸大腸腧穴、百會穴和長強穴。
扁鵲認為,治療脫肛可以針灸百會穴和肩井穴。
《摘玄方》又記載另一種方法,針刺百會穴二分深,再灸七壯到十七壯。
《世醫得效方》認為,治療脫肛可以針灸合谷穴。
《甲乙經》記載,治療脫肛可以針刺氣衝穴。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