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2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20)

1. 久嗽

上用神麯糊丸,薑湯下三十丸。先與三拗湯加黃芩、白朮二帖,夜與小胃丹十丸,以攪其痰。

潔古款氣丸治久嗽浮腫。羅氏紫參散用蛤蚧。《衍義》云:蛤蚧治久嗽有功。

馬兜鈴丸,治多年喘嗽不止,大有神功。

馬兜鈴(去土),半夏(湯洗七次,焙乾),杏仁(去皮尖,麩炒。各一兩),巴豆(二十一粒,去皮油,研)

以上除巴豆、杏仁另研外,余為細末,用皂角膏子為丸,如桐子大,雄黃為衣。每十丸臨臥煎烏梅湯下,以利為度。

〔《千》〕治三十年咳嗽,或飲或咳,寒氣嗽雖不同,悉治之。

細辛,款冬花,防風,紫菀(各三兩),藜蘆(二兩),川椒(五合)

上六味㕮咀,取藜蘆先著銅器中,次紫菀,次細辛,次款冬花,次椒,以大棗百枚間在諸藥中,以水一斗二升,微火煮令汁盡,出棗曝令燥,雞鳴時服半棗。不知,明旦服一枚,以胸中溫溫為度。若強人慾嗽吐者,可少增服之,便吐膿裹結痰。吐後勿冷飲食,咳愈止藥。藥勢靜乃食,不爾,令人吐不已。治久嗽不瘥方。

兔屎(四十九粒),硇砂(一分),胡桐淚(一分),

上三味為末,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以粥飲下,日三,吐冷物盡即瘥。

〔丹〕蛤蚧丸治久嗽。(方見陽虛咳條。)

又方《衍義》治久咳膿血,胸膈噎痛。蛤蚧、阿膠、生犀角、鹿角膠、羚羊角各一兩,除膠外皆為屑,次入膠,河水三升,煮半升,臨臥細呷,愈。(詳見咳血。)

療三十年嗽。以百部根二十斤,搗絞取汁,煎之如飴,服方寸匕,日三服,驗。

〔《百一》〕治久咳嗽,上氣十年,諸藥治不瘥方。以蝙蝠除翅足,燒令焦,為末,飲服之。

白話文:

久咳

過去使用神麴糊製成藥丸,用薑湯送服,每次三十丸。先前可以先服用三拗湯,並加入黃芩、白朮,連續服用兩帖。晚上再服用小胃丹十丸,幫助化痰。

潔古款氣丸可以治療久咳引起的浮腫。羅氏紫參散則會用到蛤蚧。古籍《衍義》提到蛤蚧治療久咳效果很好。

馬兜鈴丸對於多年喘咳不止的症狀有奇效。

藥方組成:馬兜鈴(去除泥土)、半夏(用湯清洗七次,烘乾)、杏仁(去皮尖,用麩皮炒過,各一兩)、巴豆(二十一粒,去除皮和油,研磨)。

除了巴豆和杏仁另外研磨外,將其餘藥材磨成細末,用皂角膏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並以雄黃裹在丸外。每次睡前服用十丸,用烏梅湯送服,以排便為度。

《千金方》記載,這個藥方可以治療三十年的咳嗽,無論是乾咳或有痰,或是寒氣引起的咳嗽,都可以治療。

藥方組成:細辛、款冬花、防風、紫菀(各三兩)、藜蘆(二兩)、川椒(五合)。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先將藜蘆放入銅器中,再依序放入紫菀、細辛、款冬花、川椒,並在藥材之間放入一百枚大棗,加入一斗二升水,用小火煮至湯汁耗盡,取出大棗曬乾,在雞鳴時服用半枚。如果沒有感覺,隔天早上再服用一枚,以胸中感到溫熱為度。如果體質強壯的人,覺得想咳嗽吐痰,可以稍微增加服用量,這樣就能吐出膿包和濃痰。吐完後不要吃冷食,等咳嗽停止再停止服藥。藥效穩定後再進食,否則會導致一直嘔吐。這是治療久咳不癒的藥方。

藥方組成:兔屎(四十九粒)、硇砂(一分)、胡桐淚(一分)。

將以上三味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丸,用稀粥送服,每天三次,吐出冷痰後就會痊癒。

《丹溪心法》中有蛤蚧丸治療久咳的記載。(藥方在陽虛咳嗽那一條)。

另一個藥方來自《衍義》,可以治療久咳膿血,胸膈疼痛的症狀。藥方組成:蛤蚧、阿膠、生犀角、鹿角膠、羚羊角各一兩,除了膠類之外,都磨成粉末,接著加入膠類,用三升河水煮至剩下一半,睡前慢慢喝完,可以痊癒。(詳細記載在咳血部分。)

治療三十年咳嗽的藥方:將百部根二十斤搗碎,擠出汁液,熬成糖漿狀,每次服用一湯匙,每天三次,效果顯著。

《百一選方》記載,治療久咳、呼吸困難十年以上,使用其他藥物都無法治癒的藥方:將蝙蝠去除翅膀和腳,燒至焦黑,磨成粉末,用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