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19)
卷之二十六·肺大腸部 (19)
1. 暴嗽
〔《千》〕治暴熱嗽方。
杏仁,紫蘇子(一升),陳皮(一兩),柴胡(四兩),
上㕮咀,以水一斗,煮三升,分三服。
〔《山》〕暴嗽。白蜆殼洗淨研細,粥飲下。
〔《本》〕治暴嗽。
砒霜(一錢),白礬(一兩,飛過,細研)
上先將砒霜安放茶盞內,卻將白礬末鋪蓋,火煅為末,烏梅肉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二丸,紫蘇湯下。
〔《千》〕治暴嗽。百部藤根搗自然汁,和蜜等分,沸煎成膏,咽之。
白話文:
【急咳】
[《千金方》]治療因極度燥熱引發的咳嗽的處方。
使用杏仁、紫蘇子(約1000毫升)、陳皮(約37.5克)、柴胡(約150克)。
將上述藥材切碎,用10公升的水熬煮至剩下3公升,分成三次服用。
[《山海經》]對於突然的咳嗽。將白蚌殼清洗乾淨後磨成細粉,與粥一同食用。
[《本草綱目》]治療急咳。
使用砒霜(約3.75克)、明礬(約75克,需經過飛燀,細磨)。
首先將砒霜放在茶杯內,然後將明礬粉末鋪蓋在上面,用火煅燒至粉末狀,再與烏梅肉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兩粒,用紫蘇湯送服。
[《千金方》]治療急咳。將百部藤根搗碎取其自然汁液,與蜂蜜等量混合,加熱煮成膏狀,直接吞食。
2. 久嗽
〔丹〕肺受風寒久嗽,非此不能除。南星、款花、鵝管石、佛耳草、雄黃為末,拌艾。以姜一厚片留舌上,次用艾上燒之,須令煙入喉中。一方無佛耳草,有鬱金。又方。鵝管石、雄黃各一分半,另為末,款花、沸耳草各一分半,另為末,卻用紙一幅方,方闊四五寸,以雞子清塗其中央,四旁各懸一寸許不塗,然後以鵝管石、雄黃摻於雞子清上,又以款花、佛耳草末摻其上覆之,又以一箭筋從不塗紙旁捲起為一紙筒,用糊黏牢其旁,抽箭箸出焙乾,用時將一紙筒含在口,一頭火燒,以口吸菸,令滿咽之,咽至燒筒盡為度,卻吃茶二三口壓之。
〔崔〕療久嗽熏法。每旦取款花、好雞子少許,蜜拌花使潤,納一升鐵鐺中。又用一瓦碗鑽一孔,孔內安小竹筒,或筆管亦得,其筒稍長,置碗鐺相合,及插筒處皆麵糊塗之,勿令泄氣。鐺下著炭火,少時款冬煙自竹管出,以口含筒,吸取咽之。如胸中稍悶,須舉頭,即將指頭捻竹筒頭,勿令漏煙氣出,及煙盡止。
凡如是五日一為之,至六日則飽食羊肉餛飩一頓,永瘥。(一法不用鐺碗,用有嘴瓦瓶燒藥,蓋住瓶口,卻以口於瓶嘴吸菸咽之,尤捷。)
〔潔〕,枳殼湯,治久痰嗽,胸膈不利者,多上焦發熱。
枳殼(炒,三兩),桔梗(二兩),黃芩(二兩半),
上為細末,每早取二兩半,水三盞,煎至一盞,日作三服,午時一服,申時一服,臥時一服。三日,七兩半服盡,又服半夏湯。
生半夏湯,用半夏薑製切片,每三錢半,水盞半,姜五片,煎至一盞,食後服,一日二三服,二三日服了,再服枳殼丸,盡其痰為度。論曰:先消胸中痰氣,後去膈上痰。再與枳朮丸,謂首尾合治,盡消其氣,令痰不復作也。
〔丹〕,久嗽丸子
海蛤粉(研細),膽星(臣),杏仁(臣),訶子(佐),青黛(佐),皂角莢(使)
上為末,薑汁丸,如桐子大,薑湯下。
久嗽乃積痰久留肺脘,黏滯如膠,氣不能升降,或挾濕與酒而作。
香附(童便浸),殭蠶(炒),海蛤粉,栝蔞仁,蜂房,杏仁,薑汁,竹瀝,神麯(各等分),
上為末,蜜調噙化。
謝老人形實,夏月無汗,成久嗽痰。
半夏(薑製),紫蘇葉(各一兩),
上二味,入莎末、蜆殼末、神麯末,以栝蔞穰、桃仁半兩和丸。先服三拗湯三帖,方服此丸子。
男子五十歲,舊年因暑月入冷水作勞,患瘧,後得痰嗽。次年夏末,得弦脈而左手虛,叩之必汗少而有痰,身時時發熱,痰如稠黃膠,與下項方藥,仍灸大椎、風門、肺俞、五處。
半夏(一兩),白朮(七錢),茯苓(六錢),黃芩,陳皮,桔梗,枳殼,石膏(煅。各半兩),殭蠶(炒,二錢半),五味子(一錢半),
白話文:
[久咳]
[朱丹溪]:肺部受風寒引起的久咳,用這個方法才能去除。將南星、款冬花、鵝管石、佛耳草、雄黃磨成粉末,與艾草混合。取一片厚薑片放在舌頭上,然後將裹著藥粉的艾草放在薑片上燒,必須讓煙進入喉嚨。另一個方子沒有佛耳草,而是用鬱金。還有一個方子:鵝管石、雄黃各取一分半磨成粉,款冬花、佛耳草各取一分半也磨成粉。準備一張四五寸見方的紙,在紙中央塗上雞蛋清,四周留下一寸左右不塗。將鵝管石、雄黃粉撒在雞蛋清上,再撒上款冬花、佛耳草粉覆蓋。然後從紙張未塗抹處捲起,用糊將旁邊黏牢做成紙筒,取出捲紙用的箭頭或筷子,烘乾。使用時,將紙筒一頭點火,用嘴吸入煙霧,讓煙霧充滿咽喉,直到紙筒燒完為止。然後喝兩三口茶壓一壓。
[崔氏]:治療久咳的熏法。每天早上取款冬花和少許好的雞蛋,用蜂蜜將花拌濕潤,放入一個鐵鍋中。另外準備一個瓦碗,在碗上鑽一個孔,孔內安插一個小竹筒或筆管,竹筒要稍長,將碗和鐵鍋合在一起,在插竹筒的地方用麵糊塗抹好,防止漏氣。在鐵鍋下放炭火,一會兒款冬花的煙就會從竹筒中冒出,用嘴含住竹筒吸入咽下。如果胸中感到有點悶,就抬起頭,用手指按住竹筒口,防止煙漏出,直到煙散盡為止。
像這樣每五天進行一次,到第六天就飽餐一頓羊肉餛飩,病就會痊癒。(有一個方法不用鐵鍋和瓦碗,而是用有嘴的瓦瓶燒藥,蓋住瓶口,直接用嘴在瓶口吸入煙霧咽下,更加快捷。)
[張潔古]:枳殼湯,治療久咳有痰,胸部不舒服,多半是上焦有熱。
枳殼(炒過,三兩),桔梗(二兩),黃芩(二兩半)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天早上取二兩半,用水三碗煎至一碗,一天服用三次,中午一次,下午申時一次,睡前一次。三天,七兩半藥粉服用完畢,再服用半夏湯。
生半夏湯,用薑製過的半夏切片,每次三錢半,用水一碗半,加生薑五片,煎至一碗,飯後服用,一天二到三次,兩三天服用完畢,再服用枳殼丸,直到痰液排盡為止。理論是:先消除胸中的痰氣,然後去除膈上的痰。再配合枳朮丸,這樣從頭到尾一起治療,才能完全消除痰氣,使痰不再產生。
[朱丹溪]:久咳丸
海蛤粉(研細),膽南星(臣藥),杏仁(臣藥),訶子(佐藥),青黛(佐藥),皂角莢(使藥)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薑汁做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用薑湯送服。
久咳是因為痰液長期積存在肺部,黏稠如膠,阻礙氣機升降,或者因為夾雜濕氣和飲酒而引起。
香附(用童子尿浸泡),殭蠶(炒過),海蛤粉,栝蔞仁,蜂房,杏仁,薑汁,竹瀝,神麯(各等份)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調和後含在口中慢慢咽下。
謝姓老先生體形壯實,夏天不出汗,形成了久咳有痰的症狀。
半夏(薑製過),紫蘇葉(各一兩)
以上兩味藥,加入莎草末、蜆殼末、神麯末,再用栝蔞穰、桃仁半兩一起做成丸子。先服用三拗湯三帖,再服用這個丸子。
男子五十歲,去年夏天因為暑熱天進入冷水中勞作,得了瘧疾,後來又得了痰咳。第二年夏天末,脈象呈現弦脈,左手脈虛弱,咳嗽時必定少汗且有痰,身體時常發熱,痰液如濃稠的黃色膠狀物。給他使用以下藥方,並配合艾灸大椎穴、風門穴、肺俞穴、五處穴。
半夏(一兩),白朮(七錢),茯苓(六錢),黃芩,陳皮,桔梗,枳殼,石膏(煅燒過。各半兩),殭蠶(炒過,二錢半),五味子(一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