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33)
卷之二十三·脾胃部 (33)
1. 大便不通
〔垣〕津液耗而燥者,以辛潤之。腎主五液,津液盛則大便如常。若飢飽勞役,損傷胃氣,及食辛熱厚味之物而助火,邪伏於血中,耗散真陰,津液虧少,故大便結燥。又有年老氣虛,津液不足而結者,腎惡燥急,食卒以潤之是也。
潤腸丸(並加減法),治胃中伏火,大便閉澀,或乾燥不通,全不思食,乃風結血秘,皆令閉塞,須潤燥和血疏風,則自然通矣。
羌活,歸梢,大黃(煨。各半兩),麻仁,桃仁(泡,去皮尖。各一兩)
上為末,除麻仁、桃仁另研如泥外,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湯下。如病人不小便,因大便不通而澀,其邪盛者,急加酒洗大黃以利之。如血燥者,加桃仁、酒洗大黃。如風結燥者,加麻仁、大黃。如風澀者,加煨皂角仁、大黃、秦艽以利之。如脈澀覺身癢氣澀者,加郁李仁、大黃以除氣躁。
如寒陰之病,為寒結閉者,以《局方》中半硫丸,或加煎附子生薑湯,冰冷與之。其病雖陰寒之症,當服陽藥補之,若大便恆不甚通者,亦當十服中與一服利藥,微通其大便,不令閉結,乃治之大法也。若病人雖是陰症,或是陰寒之症,其病顯躁,脈堅實,亦宜陽藥中少加苦寒之劑以去熱躁,躁止勿加。如陰躁欲坐井中者,其二腎脈按之必虛,或沉細而遲,此為易辨。
如有客邪之病,亦從權加藥以去之。
上一方加減法,隨寒熱、虛實,及血秘、氣秘、風秘,用藥至為詳盡,余方皆不出此也。
〔垣〕,活血潤腸丸,治大便風秘、血秘,時常結燥。
當歸梢(一錢),防風梢(二錢),羌活(一兩),大黃(煨,一兩),麻子仁(二兩半),桃仁(二兩,研如泥),皂角仁(炮,存性,去皮、秤二兩,其性得濕則滑,滑則燥結自除。)
上除麻仁、桃仁另研如泥外,為極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三二服後,須以蘇子、麻子粥每日早晚食之,大便日久再不結燥。以瓷器盛之,紙封勿令見風。
當歸潤腸湯
升麻(二錢),當歸梢(一錢),熟地(一錢),生地(二錢),紅花(五分),大黃(煨),甘草梢(生),桃仁,麻仁(各一錢。研如泥)
上銼如麻豆大,作一服,水三盞,入桃、麻仁煎一盞,空心稍熱服。
導滯通幽湯,治大便難,幽門不通,上衝吸門不開,噎塞,不便,燥閉,氣不得下,治在幽門,以辛潤之。
當歸身,升麻梢,桃仁泥,甘草(炙。各一錢),紅花(少許),熟地,生地(各五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調檳榔細末五分,稍熱服之。
〔海〕許學士治年老虛秘,麻仁、蘇子各半合,研取汁,分二服,煮粥服之,不藥而愈。
〔羅〕,潤腸橘杏丸,降氣潤腸。服之,大腸自無澀滯。
白話文:
大便不通
身體的津液消耗而變得乾燥的人,應該用辛辣且滋潤的藥物來治療。腎臟主管身體的五種液體,津液充足,大便就會正常。如果因為飢餓、過飽、勞累,損傷了胃氣,或是吃了辛辣燥熱濃膩的食物助長火氣,導致邪氣潛伏在血液中,消耗了體內的陰液,津液虧少,就會造成大便乾結。另外,年老體虛,津液不足也會導致大便乾結,腎臟不喜歡乾燥,所以應該用滋潤的藥物來治療。
潤腸丸(包含加減法),治療胃中有潛伏的火氣,導致大便阻塞難解、乾燥不通,完全沒有食慾,這是因為風邪與血瘀阻礙了腸道,使得大便不通。需要用潤燥、和血、疏風的方法,大便自然就能通暢。
藥材組成:羌活、當歸梢、煨過的大黃(各半兩),麻子仁、桃仁(泡過,去皮尖。各一兩)。
製作方法:除了麻子仁和桃仁另外搗成泥狀之外,其他藥材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如果病人小便不順暢,是因為大便不通而導致的,並且邪氣很盛,要立刻加入酒洗過的大黃來幫助排便。如果血液乾燥,要加入桃仁和酒洗過的大黃。如果是因為風邪導致乾燥,要加入麻子仁和大黃。如果是因為風邪導致大便不順暢,要加入煨過的皂角仁、大黃、秦艽來幫助排便。如果脈搏澀滯,感覺身體發癢、氣不順暢,要加入郁李仁和大黃來消除氣躁。
如果是因為寒邪導致的寒結閉塞,要服用《局方》中的半硫丸,或是加入煎煮過的附子生薑湯,放涼後服用。雖然是陰寒的病症,也應該用溫補陽氣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大便一直不太通暢,也應該在十次服藥中,給予一次幫助排便的藥,稍微疏通大便,不要讓它閉結,這是治療的大原則。如果病人即使是陰症,或是陰寒的病症,但表現出明顯的煩躁、脈搏堅實,也應該在溫補陽氣的藥物中,稍微加入苦寒的藥物來去除燥熱,躁動停止後就不要再加。如果陰虛燥熱到想坐在井水裡,按壓他的兩腎脈,一定會虛弱,或是脈搏沉細而遲緩,這是很容易辨別的。
如果是有外來邪氣引起的疾病,也要根據情況加藥來去除邪氣。
上面這個方劑的加減法,根據寒熱虛實,以及血秘、氣秘、風秘等不同的情況,用藥都非常詳盡,其他的方劑都不能超出這個範圍。
[垣] 活血潤腸丸,治療因風邪或血瘀導致的大便不通,時常乾燥結塊。
藥材組成:當歸梢(一錢),防風梢(二錢),羌活(一兩),煨過的大黃(一兩),麻子仁(二兩半),桃仁(二兩,搗成泥狀),炮製過的皂角仁(保留藥性,去皮、秤二兩,它的特性是遇濕就滑潤,滑潤了就能解除乾燥結塊)。
製作方法:除了麻子仁和桃仁另外搗成泥狀之外,其他藥材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煉過的蜂蜜做成藥丸,像桐子那麼大。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白開水送服。服用二三次後,每天早晚要吃蘇子、麻子粥,這樣大便就能長期保持通暢,不再乾燥結塊。用瓷器裝藥,用紙封好,不要讓藥接觸到風。
當歸潤腸湯
藥材組成:升麻(二錢),當歸梢(一錢),熟地(一錢),生地(二錢),紅花(五分),煨過的大黃,生甘草梢,桃仁,麻子仁(各一錢,搗成泥狀)。
製作方法:將藥材切成黃豆大小,做成一劑,用水三碗,加入桃仁、麻子仁煎煮成一碗,空腹時稍微加熱後服用。
導滯通幽湯,治療大便困難,幽門不通,導致胃氣上逆,食道口不開,出現噎塞、大便不通、乾燥閉塞,氣無法下降的情況。這種情況的治療重點在幽門,要用辛辣且滋潤的藥物來治療。
藥材組成:當歸身、升麻梢、桃仁泥、炙甘草(各一錢),紅花(少許),熟地、生地(各五分)。
製作方法:將藥材切碎,做成一劑,用水兩大碗,煎煮成一碗,調入檳榔細末五分,稍微加熱後服用。
[海] 許學士治療年老體虛引起的大便不通,用麻子仁、蘇子各半合,搗碎取汁,分成兩份,煮粥後服用,不用藥就痊癒了。
[羅] 潤腸橘杏丸,可以降氣潤腸。服用後,大腸自然不會有澀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