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9)

1. 口瘡唇瘡

〔丹〕王四叔公,口瘡、舌強、多痰。

白朮,甘草梢(一錢),人參,赤芍藥,木通,生地(半錢),黃連(炒,一錢),栝蔞子(十二枚),

上作一帖煎。

〔羅〕,黃連升麻湯,口舌生瘡。

升麻(一錢半),黃連(三錢),

上為細末,綿裹,含津咽。

〔丹〕治口瘡。黃柏炙同細辛各二錢,研極細,敷之,噙少許,當滿口有涎吐之。少刻,又敷又噙,如是五七次立愈。(《千金方》此治靈氣方也。)

〔羅〕,綠袍散,治大人小兒口瘡,多不效者。

黃柏(四兩),甘草(炙,二兩),青黛(一兩),

上先取二味為末,入青黛同研勻,干貼。

〔《衍》〕黃柏皮蜜炙,與青黛各一分同為末,入生龍腦一字,研勻。治心脾熱,舌頰生瘡。當摻瘡上,有涎即吐之。

〔垣〕,蜜柏散,治口瘡久不愈者。用黃柏不計多少,以蜜炙灰色為細末,乾摻上。臨臥忌酒醋醬,犯之則瘡難愈。

〔丹〕好酒煮黃連,呷下立愈。

〔《本》〕治膈上熱極,口舌生瘡。

膩粉(一匕),杏仁(七粒,不去皮尖)

上二味,臨臥時細嚼,令涎出則吐之,用溫湯漱口,未痊可又用。

〔《肘》〕治口瘡。以薔薇根避風處打去土,煮濃汁溫含,冷易之。

〔《衍》〕五倍子治口瘡,以末搽之,便可飲食。

〔《本》〕治口瘡,以膽礬一塊,用百沸湯泡開,含漱一夕,可瘥八分。一方,用白礬湯漱口,亦妙。凡口瘡,用西瓜漿水。瘡甚者,以此徐徐飲之,冬月無留皮,燒灰噙之。

治口瘡。以好墨研螻蛄極細,敷之立效。(《胡氏方》)螻蛄走小腸、膀胱,其效甚捷。因力峻氣猛,陰虛氣上致瘡者,戒勿用。惟體實有熱在上焦者,用之如神。

〔子和〕治一男子病口瘡數年,上至口、中至咽嗌、下至胃脘皆痛,不敢食熱物,一湧、一泄、一汗,十去其九。次服黃連解毒湯,不十餘日皆釋。

〔丹〕口瘡服涼藥不愈者,此中焦氣不足,虛火泛上,先用理中湯,甚則加附子。

〔《本》〕治滿口生瘡。此因虛壅上攻,口舌生瘡。

草烏(一個),南星(一個),生薑(一塊)

上焙乾,為細末,每服二錢,臨臥時用醋調作罨子,貼手足心,來日便愈。

〔丹〕口瘡。以遠志醋研,鵝毛掃患處出涎。

〔《本》〕治口鼻生瘡。用生薑一塊,臨睡時細嚼含睡,不得開口出氣,眠著不妨,睡覺嚥下。

〔《保》〕治少陰口瘡,,半夏散,聲絕不出者,是寒遏絕陽氣不伸。

半夏制一兩,桂、烏頭各一字,同煎一盞,分作二服。

治太陰口瘡,,甘礬散,。

以甘草二寸,白礬栗子大,含化咽津。

治赤口瘡,,乳香散,。

以乳香、沒藥各一錢,白礬半錢,銅綠少許,研為末摻之。治白口瘡,,沒藥散

以乳香、沒藥、雄黃各一錢,輕粉半錢,巴豆霜少許,為末摻之。

白話文:

口瘡唇瘡

  • [丹] 王四叔公的症狀是口瘡、舌頭僵硬、多痰。 使用的藥方是:白朮、甘草梢(一錢)、人參、赤芍藥、木通、生地(半錢)、炒過的黃連(一錢)、栝蔞子(十二枚)。 將這些藥材加水煎煮成一帖服用。

  • [羅] 黃連升麻湯,用於治療口舌生瘡。 藥方是:升麻(一錢半)、黃連(三錢)。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末,用棉布包裹,含在口中,讓津液慢慢吞下。

  • [丹] 治療口瘡的藥方:黃柏(炙烤過)和細辛各二錢,磨成極細的粉末,敷在患處,含在口中一會兒,等口中充滿唾液後吐掉。過一會兒,再敷再含,如此五到七次,病症就會痊癒。這是《千金方》中的靈驗藥方。

  • [羅] 綠袍散,用於治療大人小孩的口瘡,但很多人使用效果不佳。 藥方是:黃柏(四兩)、甘草(炙烤過,二兩)、青黛(一兩)。 先將黃柏和甘草磨成粉末,加入青黛一起研磨均勻,乾燥後直接敷在患處。

  • [《衍》] 黃柏皮用蜂蜜炙烤過,與青黛各取一份,一起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龍腦(一字)研磨均勻。用於治療心脾熱引起的舌頭和臉頰生瘡。直接將藥粉撒在瘡上,等口中出現唾液就吐掉。

  • [垣] 蜜柏散,用於治療口瘡久治不癒的患者。使用不限量的黃柏,用蜂蜜炙烤至灰褐色,磨成細末,直接敷在患處。臨睡前忌飲酒、醋和醬油,否則會讓瘡難以痊癒。

  • [丹] 用好酒煮黃連,喝下去立刻見效。

  • [《本》] 治療膈上積熱,導致口舌生瘡的藥方: 膩粉(一匕)、杏仁(七粒,不去皮尖)。 將這兩味藥材在臨睡前細嚼,讓唾液流出後吐掉,用溫水漱口,如果還沒好,可以再次使用。

  • [《肘》] 治療口瘡的藥方:將薔薇根去除泥土,在避風的地方煮成濃汁,溫熱時含在口中,冷了就換新的。

  • [《衍》] 五倍子可以治療口瘡,將其磨成粉末塗在患處,就可以進食。

  • [《本》] 治療口瘡的藥方:取一塊膽礬,用滾燙的開水泡開,含在口中漱口,一晚上可以好八成。另一種方法,用白礬水漱口,效果也很好。一般來說,口瘡可以用西瓜汁水。如果瘡很嚴重,可以慢慢喝西瓜汁,冬天沒有西瓜皮的話,可以用燒成灰的西瓜皮含在口中。

  • 治療口瘡的藥方:將好墨磨成粉末,與螻蛄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敷在患處立刻見效。(《胡氏方》)螻蛄可以走小腸和膀胱,效果迅速。因為藥性峻猛,對於陰虛氣上導致口瘡的患者,禁止使用。只有體質強壯、上焦有熱的患者,使用後效果極佳。

  • [子和] 治療一位男子患口瘡數年,從口腔到咽喉、再到胃脘都疼痛,不敢吃熱食的病症。通過排泄、流汗等方法,病情減輕了九成。之後服用黃連解毒湯,十多天後病症全部消失。

  • [丹] 如果口瘡服用寒涼藥物沒有效果,那是因為中焦氣不足,虛火向上泛濫。應該先使用理中湯,嚴重的話可以加附子。

  • [《本》] 治療滿口生瘡,是因為虛弱導致氣壅塞向上衝,導致口舌生瘡。 藥方:草烏(一個)、南星(一個)、生薑(一塊)。 將以上藥材烘乾,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臨睡前用醋調成藥膏,貼在手心和腳心,第二天就會好。

  • [丹] 治療口瘡,用遠志和醋一起研磨,用鵝毛掃在患處,讓唾液流出。

  • [《本》] 治療口鼻生瘡,用一塊生薑,臨睡前細嚼後含在口中,不要張開嘴巴呼吸,睡著了也沒關係,醒來後吞下。

  • [《保》] 治療少陰口瘡的藥方,使用半夏散。如果聲音嘶啞說不出話,那是因為寒氣阻礙陽氣伸展。 藥方:制過的半夏(一兩),桂枝、烏頭各(一字),一起煎煮成一碗,分兩次服用。

  • 治療太陰口瘡的藥方,使用甘礬散。 藥方:甘草(二寸),白礬(如栗子大小),含在口中讓它融化,慢慢咽下。

  • 治療紅色口瘡的藥方,使用乳香散。 藥方:乳香、沒藥各(一錢),白礬(半錢),少許銅綠,磨成粉末敷在患處。

  • 治療白色口瘡的藥方,使用沒藥散。 藥方:乳香、沒藥、雄黃各(一錢),輕粉(半錢),少許巴豆霜,磨成粉末敷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