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4)
卷之二十·心小腸部 (4)
1. 疥
上為細末,香油調敷。治疥瘡,先用蒼耳草或羊不食草藤煎濃湯洗去瘡痂,然後用前藥敷,可一次愈。
小兒面瘡,通面爛無全膚,膿水流漓,百藥不效者,陳年臘豬油不入鹽者,敷之神效。(出小兒門。)
又諸般疥癬加減法:腫多,加白芷開鬱。痛多,加白芷、方解石。癢多,加枯礬。陰囊瘡,加茱萸,濕多,香油調。干癢出血多,加大黃、黃連,豬脂調。蟲多,加蕪荑、錫灰、檳榔、藜蘆、斑蝥。紅色,加黃丹。青色,加青黛。瘡在上,多服通聖散。在下,多以藏用丸下。腳腫出血,加血分濕熱藥。
膿胞瘡,治熱為主。
黃芩,黃連,大黃(各三錢),蛇床子,寒水石(二錢),黃丹(五分),白礬(一錢),輕粉,白芷,無名異(各少許),木香(少許,痛者加)
上為細末,麻油調塗。
又,瘡藥,膿窠,治熱燥濕為主。蟲瘡如癬狀,退熱殺蟲為主。乾疥瘡,開鬱為主,加吳茱萸。
蕪荑,黑狗脊(殺蟲),樟腦(一錢),松香(頭上多加之),白礬,雄黃,硫黃,水銀(殺蟲),黃連,方解石(一分),蛇床子(定癢殺蟲)
松皮灰(膿腫濕多加之)
〔羅〕,䕡茹散,治疥經年不瘥。
水銀(一錢),好茶(二錢),䕡茹(三錢),輕粉(少許)
上為細末,每用不拘多少,麻油調塗之。
〔世〕治疥癬。以臘月豬脂,不拘多少,同生白礬、杏仁,加輕粉,搗爛擦之。(陳無擇云:杏仁、輕粉,最殺蟲,甚妙。)
〔《本》〕治疥,不問新久方。
白蕪荑(一兩),檳榔,吳茱萸(各半兩),硫黃(二錢,另研)
上為末,麻油調,抓破揩之。
〔丹〕砂瘡。殺蟲為主。
蕪荑(二錢),剪草(一錢),蛇床子(三錢),白礬(一錢,飛),明礬(一錢),吳茱萸(一錢),蒼朮,厚朴,雄黃(各半錢),寒水石(二錢),黃柏(二錢),輕粉(十盝)
〔世〕治砂瘡。山蟻窠、黃荊葉、雉雞毛等分,燒存性,為末,香油調敷。
又方,用陳年船底灰,搗細篩過,桐油調敷立效。
又方,治砂瘡,用水萵苣燒灰存性,香油調敷,立愈。水多者干敷。(水萵苣如百合狀,生水邊,七八月結子,又如野蘇狀。)
〔丹〕疥癩瘡。(春天發瘡疥,開鬱為主,不宜抓破。)
白礬,吳茱萸(各二錢),樟腦(五分),輕粉(十盝),寒水石(二錢半),蛇床子(二錢),黃柏,大黃(各二錢),硫黃(一錢),檳榔(一個)
上為末,豬脂油調搽。
治瘑疥濕瘡,浸淫日久,癢不可忍,搔之黃水出,瘥後復發。取羊蹄根去皮,細切熟熬,以大酢和。先洗淨,敷上一時,再以冷水洗之,日一敷瘥。若為末敷,尤妙。(《千金翼》)
治疥。取羊蹄根,和豬脂塗上,或著鹽少許即焦。(《外臺秘要》)
白話文: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香油調和後塗抹。治療疥瘡,先用蒼耳草或羊不食草的藤蔓熬煮濃湯,清洗去除瘡痂,然後塗抹上述藥物,可以一次痊癒。
小孩子臉上的瘡,整個臉都潰爛沒有完整皮膚,流膿水,用了很多藥都沒效的,用不加鹽的陳年臘豬油塗抹,效果神奇。(出自小兒科的內容。)
另外,各種疥癬的加減用藥方法:腫脹明顯,加白芷來疏通鬱結。疼痛明顯,加白芷、方解石。搔癢明顯,加枯礬。陰囊生瘡,加茱萸,如果濕潤明顯,用香油調和。如果乾燥發癢出血多,加大黃、黃連,用豬油調和。如果蟲多,加蕪荑、錫灰、檳榔、藜蘆、斑蝥。如果瘡是紅色的,加黃丹。如果瘡是青色的,加青黛。如果瘡長在上半身,多服用通聖散。如果瘡長在下半身,多服用藏用丸來幫助藥力向下作用。腳腫且出血,加入治療血分濕熱的藥。
膿胞瘡,以治療熱為主。
黃芩、黃連、大黃(各三錢),蛇床子、寒水石(二錢),黃丹(五分),白礬(一錢),輕粉、白芷、無名異(各少許),木香(少許,如果疼痛就加)。
將藥材磨成細粉,用麻油調和後塗抹。
另外,瘡藥,如果是膿包,以治療熱和燥濕為主。蟲瘡如果像癬一樣,以退熱殺蟲為主。乾燥的疥瘡,以疏通鬱結為主,加吳茱萸。
蕪荑、黑狗脊(殺蟲)、樟腦(一錢)、松香(頭上多的可多加)、白礬、雄黃、硫黃、水銀(殺蟲)、黃連、方解石(一分)、蛇床子(止癢殺蟲)。
松樹皮燒成的灰(如果膿腫且濕潤明顯可加)。
〔羅〕,䕡茹散,治療多年不好的疥瘡。
水銀(一錢),好茶(二錢),䕡茹(三錢),輕粉(少許)。
將藥材磨成細粉,每次用量不拘多少,用麻油調和後塗抹。
〔世〕治療疥癬。用臘月的豬油,不拘多少,和生的白礬、杏仁,加入輕粉,搗爛後擦在患處。(陳無擇說:杏仁、輕粉,最能殺蟲,非常有效。)
〔《本》〕治療疥瘡,無論是新發的還是舊疾,都可用這個方子。
白蕪荑(一兩),檳榔、吳茱萸(各半兩),硫黃(二錢,另外研磨)。
將藥材磨成粉,用麻油調和,抓破患處後塗抹。
〔丹〕砂瘡,以殺蟲為主。
蕪荑(二錢),剪草(一錢),蛇床子(三錢),白礬(一錢,飛過),明礬(一錢),吳茱萸(一錢),蒼朮、厚朴、雄黃(各半錢),寒水石(二錢),黃柏(二錢),輕粉(十盝)。
〔世〕治療砂瘡。用山蟻窩、黃荊葉、雉雞毛等分,燒成灰後,磨成粉,用香油調和後塗抹。
又一方,用陳年船底灰,搗細過篩後,用桐油調和塗抹,立即見效。
又一方,治療砂瘡,用水萵苣燒成灰後,用香油調和塗抹,立即痊癒。如果分泌物多,就直接乾敷。(水萵苣像百合的樣子,生長在水邊,七八月結籽,又像野蘇的樣子。)
〔丹〕疥癩瘡。(春天發疥瘡,以疏通鬱結為主,不宜抓破患處。)
白礬、吳茱萸(各二錢),樟腦(五分),輕粉(十盝),寒水石(二錢半),蛇床子(二錢),黃柏、大黃(各二錢),硫黃(一錢),檳榔(一個)。
將藥材磨成粉,用豬油調和塗抹。
治療瘑疥濕瘡,滲出液體且久治不愈,癢得無法忍受,抓破後會流出黃色液體,痊癒後又會復發。取羊蹄根去皮,切成細塊煮熟,用大量醋調和。先清洗患處,敷上一段時間,再用冷水清洗,每天敷一次就可痊癒。如果把藥材磨成粉末敷,效果更好。(《千金翼》)
治療疥瘡。取羊蹄根,和豬油塗抹在患處,或者加少許鹽,效果會更好。(《外臺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