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4)
卷之十七·心小腸部 (4)
1. 諸見血門
衄而不止,脈大而逆也。(全文見診生死。)
〔《難》〕病若吐血,復鼽衄,脈當沉細,反浮大而牢者死。吐血衄血,脈滑弱小者生,實大者死。汗出若衄,其脈滑小者生,大躁者死。
嘔血胸滿引背,脈小而疾者逆也。(全文見診生死。)
〔《素》〕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大奇論)
〔仲〕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而有熱,不得臥者,死。
〔垣〕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難治者,邪勝也。身涼脈靜者,易治,易治者,正氣復也。衄血者,若但頭汗出,身無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
〔《素》〕咸走血,血病無多食鹹。(宣明五氣篇)
白話文:
鼻血流個不停,是因為脈象大而反常。(詳細內容請參閱《診生死》篇。)
《難經》說:病人如果是吐血,又流鼻血,脈象應該是沉細的,如果反而呈現浮大而堅硬,那就是死症。吐血和流鼻血,脈象是滑弱而小的,表示病情還有希望,如果脈象是實大,那就是死症。流汗後又流鼻血,脈象是滑小,表示病情還好,如果脈象是又大又躁,那就表示病情危險。
嘔吐出血,胸部脹滿,牽引到背部疼痛,脈象是細小而急促,這也是不好的徵兆。(詳細內容請參閱《診生死》篇。)
《素問》說:脈搏跳動有力,並且伴隨流鼻血和身體發熱,這是死症。(出自《大奇論》)
張仲景說:吐血、咳嗽、氣喘,脈象呈現急促且有熱,導致無法躺臥的,這是死症。
李東垣說:凡是出血並伴隨身體發熱,脈象又大的,都難以治療。難以治療是因為邪氣太盛。如果身體涼爽,脈象平靜,就比較容易治療,容易治療是因為正氣恢復了。流鼻血的人,如果只有頭部出汗,身上沒有汗,或者出汗沒有到腳底,都是死症。
《素問》說:鹹味會使血走動,所以有出血疾病的人,不宜多吃鹹的東西。(出自《宣明五氣篇》)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