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19)
卷之十六·心小腸部 (19)
1. 虛煩
其四,取脾俞。經云:脾足太陰之脈,所生病者,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是也。
白話文:
第四種情況,可以取用背部的脾俞穴。經書上說:脾經是足太陰經脈,它所產生的疾病有,心中煩悶、心下部位急痛、大便稀溏、腹瀉、小便不通、眼睛看起來有虛熱的狀況,或是有寒氣下陷的症狀,這些都可以透過針刺或按壓脾俞穴來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其四,取脾俞。經云:脾足太陰之脈,所生病者,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是也。
白話文:
第四種情況,可以取用背部的脾俞穴。經書上說:脾經是足太陰經脈,它所產生的疾病有,心中煩悶、心下部位急痛、大便稀溏、腹瀉、小便不通、眼睛看起來有虛熱的狀況,或是有寒氣下陷的症狀,這些都可以透過針刺或按壓脾俞穴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