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十四·肝膽部 (2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肝膽部 (27)

1.

〔《聖》〕治冷淋,小腸不利,莖中急痛。用槲葉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蔥白七寸,煎六分去渣,食前溫服。

〔崔〕療石淋,便中有石子者。胡桃肉一升,細米煮漿粥一升,相和頓服即瘥。(胡桃性熱。)

運氣,小便淋氣,及針灸淋閟法。(並見小便淋閟門。)

〔仲〕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則便血。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腎脈滑實為癃㿉。脾脈滑甚為㿉癃。(全文見治虛實法。)

〔《脈》〕少陰脈數,婦人則陰中生瘡,男子則氣淋。

〔《素》〕病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細微如發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奇病論,癃病脈細不治。)

白話文:

[《聖惠方》] 治療因為寒冷引起的淋病,導致小便不順暢,陰莖內部有急迫的疼痛感。使用槲樹葉搗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和七寸蔥白一起煎煮,煮到剩六分時去渣,在飯前溫熱服用。

[《崔氏方》] 治療石淋,也就是小便中帶有結石的情況。使用一升胡桃肉,與一升用細米煮成的米漿粥混合,一次性全部服用就能痊癒。(胡桃的性質偏熱。)

關於氣的運行,小便時感到淋漓不盡,以及針灸治療淋病和尿閉的方法。(詳細內容請參考小便淋閉門的相關章節。)

[《傷寒論》] 患有淋病的人不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如果發汗就會導致小便出血。淋病的症狀,是小便看起來像小米粒一樣,小腹部繃緊且疼痛,並且會牽引到肚臍的部位。

腎脈如果滑實有力,代表是癃和㿉的疾病。脾脈如果滑的太過,也代表是㿉和癃的疾病。(詳細內容請參考治療虛實的方法。)

[《脈經》] 少陰脈如果跳動快速,女性就會出現陰部生瘡的情況,男性則會患上氣淋。

[《素問》] 有一種病叫做癃,一天小便數十次,這是身體虛弱的表現。如果身體發熱像炭火一樣,脖子和胸部感覺僵硬,人迎脈跳動強烈而且快速,呼吸急促且氣息上逆,這是身體有餘的表現。太陰脈如果細微像頭髮絲一樣,這是身體虛弱的表現。這種疾病是發生在哪裡?名稱是什麼病呢?岐伯說:病在太陰經,它的盛實在胃,其次在肺,這個病的名稱叫做厥,屬於不治之症。(《奇病論》提到,癃病如果脈細是無法治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