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十四·肝膽部 (1)
卷之十四·肝膽部 (1)
1. 卷之十四·肝膽部
2. 脅痛
〔丹〕肝木氣實,肝火盛而脅痛者,當歸龍薈丸,為瀉肝火要藥。脅痛甚者,用生薑自然汁,吞下龍薈丸,以肝火盛也。(龍薈丸方見治法門肝實條。)
經云:肝氣實則怒。又云:肝痛者,兩脅下痛引少腹,善怒。龍薈丸治肝實脅痛,其人氣收者,善怒是也。甚則用薑汁吞下。經云:風木淫勝,治以辛涼是也。
壽四郎右脅痛,小便赤少,脈少弦不數,此內有陳久積痰飲,因外感風寒所遏,不能宣散,所以作痛。與龍薈丸三十五粒,保和丸三十粒,細嚼薑片,以熱湯下,服後脅痛已安,小便尚赤少,再與:
白朮(三錢),陳皮,芍藥(各二錢),木通(一錢半),條芩(一錢),甘草(五分)
上姜三片,煎熱飲之。
一婦人脾疼,帶脅痛,口微干,問已多年。時尚秋,用二陳湯加川芎、乾葛、青皮、木通,下蘆薈丸二十粒。
章宅張郎氣痛,自右脅時作時止,脈沉而弦,小便時有赤色,吞酸,喜嘔,出食,此濕痰在脾肺間,所以肝善乘之。小柴胡湯去黃芩,加川芎、白朮、木通、芍藥、滑石、生薑煎湯,下保和丸三十五粒。
一婦人氣暈,兩脅胸背皆痛,口乾。
青皮,半夏(五錢),白朮,黃芩,川芎(三錢),木通(二錢半),陳皮(二錢),桔梗(二錢),甘草(炙,五分)
上分六帖,煎熱服。又:脅下有食積一條扛起,加吳茱萸、炒黃連。
〔《本》〕治因驚傷肝,脅骨里疼痛不已,,桂枝散,。
枳殼(一兩,小者),桂枝(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棗湯調下。
〔潔〕,勻氣散,專治脅痛。
山梔,熟地,茯苓,細辛,桂心,川芎(各等分)
上研為末,加羊脂煎服。
〔《本》〕治脅下疼痛不可忍,兼治肺弱,,芎葛湯。
川芎,乾葛,桂枝,細辛,枳殼,人參,芍藥,麻黃,防風(各半兩),甘草(二錢)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日三服。有汗避風。
治脅下風氣作塊寒疝,發則連小腹痛湊心。其積屬肝,在右脅下,故病發,則右脅手足頭面昏痛,不思飲食。
乾葛(一兩),麻黃(二分),附子(一個),川芎,防風,當歸,枳實,芍藥,桂枝,羌活,甘草(各四錢)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渣服,日三。有汗避風。
治脅痛如前。兼去手足枯悴,,薏苡仁丸
薏苡仁(一兩),石斛(用細者,二錢),附子(半兩),牛膝,生地黃(各三錢),細辛,人參,枳殼,柏子仁,川芎,當歸(各半兩),甘草,桃仁(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酒吞下,食前,日三服。丸子食前,煮散食後,相兼服為佳。治悲哀煩惱傷肝氣,至兩脅骨疼,筋脈緊,腰腳重滯,兩股筋急,兩脅牽痛,四肢不能舉,漸至脊膂攣急。此藥大治脅痛,,枳殼煮散,。
白話文:
脅痛
當肝氣過於旺盛,肝火過於旺盛而導致脅部疼痛時,應使用當歸龍薈丸,這是瀉肝火的重要藥方。如果脅痛非常嚴重,可以用生薑自然汁吞服龍薈丸,這也是因為肝火過於旺盛的緣故。(龍薈丸的配方在治療方法中肝實的條目裡有記載。)
古醫書說:「肝氣過於旺盛就會容易發怒。」又說:「肝痛的時候,兩脅下方會疼痛,牽引到小腹,而且容易發怒。」龍薈丸治療肝氣過於旺盛導致的脅痛,這類病人如果出現氣機收斂的情況,就容易發怒。如果脅痛嚴重,就用薑汁吞服藥丸。古醫書說:「風木過於旺盛,應該用辛涼的藥物來治療。」
有個叫壽四郎的人,右脅疼痛,小便顏色赤紅而且量少,脈象稍微弦細但不急促,這是因為體內有陳舊的痰濕積聚,又因為感受了外來的風寒而無法宣散,所以引起疼痛。給他服用龍薈丸三十五粒,保和丸三十粒,再細嚼薑片,用熱水送服。服藥後脅痛就減輕了,但是小便顏色仍然赤紅量少。再次給他開了處方:
白朮(三錢),陳皮、芍藥(各二錢),木通(一錢半),條芩(一錢),甘草(五分)
加上三片生薑,用水煎煮後熱服。
有個婦人脾臟疼痛,連帶脅部也痛,口有些微乾燥,已經很多年了。當時是秋天,用二陳湯加上川芎、乾葛、青皮、木通,再服用蘆薈丸二十粒。
章宅的張郎氣痛,從右脅時常發作,時好時壞,脈象沉而弦,小便有時赤色,吞酸,想嘔吐,吃下東西後就吐出來,這是因為濕痰在脾肺之間,所以肝就容易侵犯它。用小柴胡湯去掉黃芩,加上川芎、白朮、木通、芍藥、滑石、生薑煎湯,再服用保和丸三十五粒。
有個婦人氣暈,兩脅、胸部和背部都疼痛,口乾。
青皮、半夏(各五錢),白朮、黃芩、川芎(各三錢),木通(二錢半),陳皮(二錢),桔梗(二錢),炙甘草(五分)
將上述藥材分為六帖,用水煎煮後熱服。另外,她的脅下有一條明顯的食積,再加入吳茱萸、炒黃連。
《本草綱目》中記載:治療因為驚嚇而損傷肝臟,導致脅骨裡面持續疼痛,可以使用桂枝散。
枳殼(一兩,小個的),桂枝(半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棗湯調服。
《潔古》中記載:勻氣散,專門治療脅痛。
山梔、熟地、茯苓、細辛、桂心、川芎(各等份)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末,加入羊脂煎煮後服用。
《本草綱目》中記載:治療脅下疼痛難忍,兼有肺虛的症狀,可以使用芎葛湯。
川芎、乾葛、桂枝、細辛、枳殼、人參、芍藥、麻黃、防風(各半兩),甘草(二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五錢,用水兩碗,加入生薑三片,一起煎煮至七分,去渣,溫服,一天三次。服用後如果有出汗,要避免吹風。
治療脅下有風氣形成的腫塊,這種寒疝發作時會連帶小腹疼痛,並向上侵擾心臟。這種積聚屬於肝,位置在右脅下,所以發病時,右脅、手、腳、頭面都會昏痛,沒有食慾。
乾葛(一兩),麻黃(二分),附子(一個),川芎、防風、當歸、枳實、芍藥、桂枝、羌活、甘草(各四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三片,一起煎煮至七分,去渣服用,一天三次。服用後如果有出汗,要避免吹風。
治療脅痛的方法如同前面所述。另外,如果兼有手腳枯槁消瘦的症狀,可以使用薏苡仁丸。
薏苡仁(一兩),石斛(用細的,二錢),附子(半兩),牛膝、生地黃(各三錢),細辛、人參、枳殼、柏子仁、川芎、當歸(各半兩),甘草、桃仁(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好的蜂蜜做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四十丸,用酒送服,飯前服用,一天三次。藥丸在飯前服用,藥散在飯後服用,兩者相兼服用效果更好。治療因為悲傷煩惱而損傷肝氣,導致兩脅骨疼痛,筋脈緊繃,腰腳沉重遲緩,兩腿筋脈拘急,兩脅牽引疼痛,四肢不能抬舉,逐漸發展到脊柱僵硬攣縮。這個藥方主要治療脅痛,可以使用枳殼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