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九·小兒部 (1)
卷之三十九·小兒部 (1)
1. 馬脾風
暴喘而脹滿也。
〔田〕暴喘,俗傳為馬脾風也,大小便哽,宜急下之,用牛黃奪命散,後用白虎湯平之。
牛黃奪命散,治小兒肺脹喘滿,胸膈起急,兩脅扇動,陷下作坑,兩鼻竅張,悶亂嗽喝,聲嗄而不鳴,痰涎潮塞,俗云馬脾風。若不急治,死在旦夕。
白牽牛,黑牽牛(各一兩,半生半熟),川大黃,檳榔(各一兩),
上為細末,三歲兒每服二錢,冷漿水調下。涎多加膩粉少許。無時,加蜜少許。
無價散,治風熱喘促,悶亂不安,俗謂之馬脾風。
辰砂(二錢半),輕粉(五錢),甘遂(麵裹煮,焙乾,一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一字,用溫漿水少許,入滴油一點,挑藥在上,沉下去,卻以漿水灌之,立效。
又一法,小兒喘脹,俗謂之馬脾風,又謂之風喉者。以草莖量病兒手中指里近掌紋至中指尖截斷,如此二莖,自乳上微斜直立兩莖於梢盡頭,橫一莖,兩頭盡頭,點穴灸三壯,此法多曾見愈。
〔世〕馬脾風在百日內者,不治。
白話文:
[馬脾風]
這是一種會突然喘不過氣且腹部脹滿的疾病。
田醫生指出,這種突然的喘息,常被民間稱為馬脾風,患者大小便困難,應立即進行瀉下治療,可使用牛黃奪命散,之後再用白虎湯來調理。
牛黃奪命散能治療小孩肺部脹滿、呼吸困難,胸口緊繃,兩側肋骨上下起伏劇烈,鼻孔張大,感到煩悶並有咳嗽,聲音沙啞,痰多壅塞,這些症狀常被稱為馬脾風。如果不即時治療,病情可能迅速惡化,危及生命。
所需藥材:白牽牛、黑牽牛(各1兩,半生半熟)、川大黃、檳榔(各1兩)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三歲兒童每次服用2錢,用冷漿水送服。若痰液過多,可添加少量膩粉。無定時,可加入少許蜂蜜。
另一方,無價散能治療因風熱引起的呼吸急促、心煩意亂,也被民間稱為馬脾風。
所需藥材:辰砂(2錢半)、輕粉(5錢)、甘遂(麵裹煮,焙乾,1錢半)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字,用少量溫漿水,加入一點油,將藥粉放在上方,待其沉下後,再將漿水灌下,即可立即見效。
另有一種方法,對於小孩的喘息和腹部脹滿,也被稱為馬脾風或風喉。取一根草莖,量測病童手的中指從靠近手掌的紋路到指尖的長度,以此長度裁剪兩根草莖,將其自胸部上方微微斜向直立放置,再橫放一根草莖,兩端點穴並施灸三次,此方法曾多次見效。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如果馬脾風發生在出生一百天內的嬰兒,通常無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