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六·小兒部 (18)
卷之三十六·小兒部 (18)
1. 驚搐
一法,用漿水,或新水浸南星三日,候透煮軟,三五沸取出,乘軟切去皮,只取白軟者,薄切焙乾,炒黃色,取末八兩,以甘草二兩半,拍破,用水二碗浸一宿,慢火煮至半碗,去渣,漸漸傾入南星末內,慢研,令甘草水盡,方入余藥。
〔世〕,奪命散,治急慢驚風,諸藥不效,此藥隨手奏功。
白附子(三錢),黑附子(炮去皮臍,半兩。急驚不用),南星(炮,一兩),天麻(三錢),辰砂(另研,二錢半),防風,半夏(各半兩),全蠍(去毒,七個),蜈蚣(炙,一條),麝香(半錢),殭蠶(炒,慢驚不用)
上為末,三歲兒半錢,薄荷生薑自然汁,加好酒、沸湯各少許調服。急驚加輕粉、腦子各少許。
〔湯〕治慢驚甚驗。
赤腳蜈蚣(酒塗,炙,一條),白殭蠶(炒,七條),辰砂(另研,一字),全蠍(用薄荷葉包,炙,七枚),青州白丸子(三十粒)
上為末,入麝香少許,慢驚人參麥門冬湯調下;急驚加腦子、牛黃各少許,金銀薄荷湯調下。
〔羅〕,天麻散,治小兒急慢驚風,及大人中風涎盛,半身不遂,言語艱澀,不省人事。
半夏(七錢),天麻(二錢半),甘草(炙),茯苓,白朮(各三錢),
上用水一盞,入瓷罐內,煮令水乾,將老薑三錢同煮,候乾,為細末,每服一錢五分,薑棗湯調下。
〔《經》〕治驚風墜涎。天南星一個重一兩者,換酒浸七伏時取出,新瓦上炭火炙乾烈,地上去火毒,搗末,入硃砂一分,研為細末,每服五分,荊芥湯空心及午時各調下一服。
〔田〕,天麻防風丸,治小兒驚風,身熱喘粗多睡,驚悸搐掣,神昏,涎痰不利等症。
天麻,防風,人參(各一兩),蠍尾(去毒,半兩),甘草,硃砂,雄黃,牛黃,麝香(各一錢),殭蠶(炒,半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櫻桃大,硃砂為衣,每服薄荷湯下一二丸。
〔云〕,七味羌活膏,治急慢驚風壯熱。
羌活,獨活,天麻,全蠍(去毒),人參,殭蠶(炒。各半兩),烏蛇肉(酒浸一宿,焙乾,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皂子大。每兩作五十丸,每服一丸,荊芥湯下。
〔《經》〕治小兒驚風。全蠍一錢,不去頭尾,用薄荷葉裹炙乾,同研為末,作四服,湯下。
〔《衍》〕治小兒驚風。殭蠶蠍梢等分,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錢,炮過為末,每服一字,薑湯調下。
〔羅〕小兒驚風釀乳方。用白羊頭一個,丁香同熬至熟,乳母空心盡食之。
〔丹〕孫女因胎中受濕熱,日午發搐,唇黑麵青,每日作一次,未半周,難與藥,且釀乳飲之。
白朮,陳皮,半夏,芍藥,青皮(各五分),人參,川芎,木通(各三錢),黃連(二錢),甘草(炙,一錢),
上分八服,姜五片,與乳母煎服。
白話文:
驚搐
**方法一:**將生南星用米漿水或清水浸泡三天,使其軟化,然後煮三到五次沸騰,取出,趁熱去除外皮,只取白色軟嫩的部分,切成薄片曬乾,炒至黃色,磨成粉末八兩。另用甘草二兩半拍碎,加兩碗水浸泡一晚,用小火煮至剩半碗,去除藥渣,慢慢倒入南星粉末中,邊倒入邊慢慢研磨,使甘草水完全被吸收,再加入其他藥材。
**《世傳》奪命散:**治療急、慢驚風,各種藥物無效時,此藥效果迅速。
藥方:白附子(三錢)、黑附子(炮製去皮臍,半兩。急驚風不用)、南星(炮製,一兩)、天麻(三錢)、辰砂(另研,二錢半)、防風、半夏(各半兩)、全蠍(去毒,七個)、蜈蚣(炙烤,一條)、麝香(半錢)、殭蠶(炒,慢驚風不用)。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三歲小孩服用半錢,用薄荷生薑自然汁,加少量好酒、沸水調勻服用。急驚風可加入少量輕粉、冰片。
**湯劑:**治療慢驚風效果顯著。
藥方:赤腳蜈蚣(用酒塗抹,烤製,一條)、白殭蠶(炒,七條)、辰砂(另研,一字)、全蠍(用薄荷葉包裹,烤製,七枚)、青州白丸子(三十粒)。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加入少量麝香,慢驚風患者用人參麥門冬湯調服;急驚風加入少量冰片、牛黃,用金銀薄荷湯調服。
**《羅氏》天麻散:**治療小兒急、慢驚風,以及大人中風導致痰多、半身不遂、說話困難、神志不清等症狀。
藥方:半夏(七錢)、天麻(二錢半)、炙甘草、茯苓、白朮(各三錢)。
用法:將上述藥材加一碗水,放入瓷罐中煮至水乾,再加入老薑三錢一同煮至乾,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生薑大棗湯調服。
**《醫經》:**治療驚風導致流口水。取一個重一兩的天南星,用酒浸泡七次,取出在新的瓦片上用炭火烤乾,去除火毒,搗成粉末,加入硃砂一分,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五分,用荊芥湯在空腹及午時各調服一次。
**《田氏》天麻防風丸:**治療小兒驚風,伴隨發熱喘粗、嗜睡、驚悸抽搐、神志昏迷、痰涎不利等症狀。
藥方:天麻、防風、人參(各一兩)、蠍尾(去毒,半兩)、甘草、硃砂、雄黃、牛黃、麝香(各一錢)、殭蠶(炒,半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櫻桃大小的藥丸,外層裹上硃砂,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薄荷湯送服。
**《云氏》七味羌活膏:**治療急、慢驚風導致的壯熱。
藥方:羌活、獨活、天麻、全蠍(去毒)、人參、殭蠶(炒,各半兩)、烏蛇肉(用酒浸泡一晚,烤乾,一兩)。
用法: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的蜂蜜做成皂角子大小的藥丸,每兩做成五十丸,每次服用一丸,用荊芥湯送服。
**《醫經》:**治療小兒驚風。取全蠍一錢,不去頭尾,用薄荷葉包裹後烤乾,一同研磨成粉末,分成四份,用湯藥送服。
**《衍義》:**治療小兒驚風。殭蠶、蠍梢等份,加上天雄尖、附子尖共一錢,炮製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字,用生薑湯調服。
**《羅氏》小兒驚風釀乳方:**用白羊頭一個,和丁香一起熬煮至熟,讓哺乳期的母親在空腹時全部吃完。
**《丹溪》:**某孫女因胎內受濕熱,每天中午發作抽搐,嘴唇發黑、面色發青,每天發作一次,不到半個月,難以用藥,所以用釀乳方式治療。
藥方:白朮、陳皮、半夏、芍藥、青皮(各五分)、人參、川芎、木通(各三錢)、黃連(二錢)、炙甘草(一錢)。
用法:將上述藥材分成八份,加入五片生薑,讓哺乳期的母親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