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五·婦人部 (19)
卷之三十五·婦人部 (19)
1. 催生法
上為末,漿水飲和丸如彈子大。臨產時,先用椒湯淋渫臍下,次安藥一丸於臍中,用蠟紙數重覆上,以闊帛系之,須生下急取去藥。一丸,可用三次。(一方蓖麻子三粒。)
〔世〕三麻四豆脫衣裳,研碎將來入麝香,若有婦人遭產難,貼在臍中兩分張。(用蓖麻子三粒,巴豆四粒去殼,入麝研細貼在臍中。)
治產危急者,,立聖丹,。
寒水石四兩,內二兩生,二兩煅赤,取出同生者研細,入硃砂同研如深桃花色。每用三分,井花水調如薄糊,用紙花剪如杏葉大,攤用貼臍心,候乾再易,不過三上,便產。橫逆惡候,死胎不下並治,神驗。寒水石非方解石也,即今人謂軟石膏也。此方國初異人傳之,妙。
〔《圖經》〕催生。令產婦兩手各握石燕一枚,須臾子下。
救產難,經日不生。雲母粉半兩,溫酒調服,入口即產,萬不失一。(陸氏云:已救三五百人,效。)治橫逆產理不順。用伏龍肝,細研,每服一錢,酒調服之。以土著兒頭上戴出,妙。
〔世〕,如神散,治催生累效靈妙,於理固難通,於事實殊效。臨產時令人路上尋草鞋一隻,取耳燒灰,溫酒調下三錢匕。得左足者生男,右足者生女,覆者兒死,側者有驚。此藥委是神奇,用此送下催生丸,尤妙。
〔東〕婦人將產,預先胎破,惡水長流,坐草早,無血可養,枯竭:獨陰(五分,在足小指第三節間、),承陰(一寸五分。)
〔《玉》〕催生難產及死胎:太衝(八分,補百息。),合谷(補。),三陰交(五分,瀉,立時分解。),足小指節(三壯,《心術》多此一穴。)產子上衝逼心:巨闕(令正坐,用抱頭抱腰微偃,針入六分,留七呼,得氣即瀉,立蘇。如子掬母心,生下手心有針痕。子頂母心,人中有痕,向後枕骨有痕,是其驗也,神效。
),合谷(三分,留三呼,補之。),三陰交(五分,瀉,十吸。)
〔張仲文〕橫產、難產:右腳小指尖頭(灸三壯,立產。)
〔《集》〕又法:獨陰(同上法,取灸七壯,禁刺。),合谷(補。),三陰交(瀉。)
〔桑〕難產:三陰交
白話文:
[催生法]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和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臨產時,先用花椒水沖洗肚臍下方,然後將一粒藥丸放入肚臍中,用數層蠟紙蓋上,再用寬布條綁好。嬰兒出生後,要立即取下藥丸。一粒藥丸可以用三次。(另一個配方是蓖麻子三粒。)
[世傳秘方] 用三粒大麻、四粒巴豆,去除外殼後研磨成粉,加入麝香混合。如果婦人生產困難,將藥粉貼在肚臍上,用兩分藥粉即可。(使用方法:蓖麻子三粒、巴豆四粒去殼,加入麝香研磨成細粉,貼在肚臍上。)
治療生產危急的特效藥:立聖丹。 寒水石四兩,其中二兩生用,二兩煅燒至紅色,取出後與生的寒水石一同研磨成細粉,再加入硃砂一同研磨,使其呈現深桃花色。每次取三分,用井水調成稀糊狀,將紙剪成杏葉大小的花狀,攤上藥糊貼在肚臍上,等藥糊乾了再更換,不超過三次就會生產。這種藥也能治療胎位不正、死胎不下等情況,效果神奇。這裡的寒水石不是方解石,就是現在人說的軟石膏。這個配方是清朝初年一位奇人傳下來的,非常靈驗。
[《圖經》記載] 催生:讓產婦兩手各握一枚石燕,一會兒孩子就會生下來。
救治難產、多日不生的方法: 雲母粉半兩,用溫酒調服,喝下就會生產,幾乎沒有失敗的。(陸氏說:已經用這個方法救了三五百人,效果很好。)
治療胎位不正的方法: 取伏龍肝(灶心土)研磨成細粉,每次用一錢,用酒調服。同時讓一個家裡的小孩頭上戴著東西走出來,很有效。
[世傳秘方] 如神散,治療催生效果屢試不爽,雖然道理很難解釋,但事實上效果卻很好。臨產時,叫人在路上找一隻草鞋,取鞋耳燒成灰,用溫酒送服三錢。如果找到的是左腳的鞋子會生男孩,右腳的鞋子會生女孩,如果是鞋底朝下,孩子會死,鞋子側放則會受驚。這個藥方確實神奇,用它送服催生丸,效果更好。
[《東醫寶鑑》記載] 婦女即將生產,但羊水提前破裂,惡水不斷流出,過早臨盆,沒有血液滋養,導致枯竭。此時可針灸以下穴位:獨陰(在足小指第三節之間五分處)、承陰(在會陰前一寸五分處)。
[《玉龍歌》記載] 催生難產及死胎:針灸太衝(針八分,補法,呼吸一百次)、合谷(補法)、三陰交(針五分,瀉法,立即會生產)。足小指節(灸三壯,《心術》中多此一穴)。產子時胎兒上衝壓迫心臟:針灸巨闕(讓產婦正坐,用抱頭抱腰的姿勢稍微向後仰,針入六分,留針七呼,得氣後用瀉法,立即會甦醒。如果胎兒像用手捧著母親的心,母親手心會有針痕。如果胎兒用頭頂著母親的心,母親人中會有痕跡,向後枕骨也會有痕跡,這就是驗證方法,效果神奇)。合谷穴(針三分,留針三呼,用補法)、三陰交穴(針五分,用瀉法,呼吸十次)。
[張仲文醫案] 胎位不正、難產:灸右腳小指尖頭三壯,立即生產。
[《集簡方》記載] 另一個方法:針灸獨陰(方法同上,灸七壯,禁止針刺)、合谷(補法)、三陰交(瀉法)。
[《桑氏婦科》記載] 難產:針灸三陰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