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四·婦人部 (18)
卷之三十四·婦人部 (18)
1. 血崩
小薊莖葉(研,取汁一盞),生地黃汁(一盞),白朮(半兩,銼)
上三件,入水一盞,煎至一半,去渣溫服。
芎藭酒,治崩中,晝夜不止,醫不能治。
芎藭(一兩),生地汁(一盞)
上用酒五盞,煮芎藭一盞,去渣,下地黃汁,再煎二三沸,分為三服。
治崩中去血不止。
大、小薊根(五兩),白茅根(三兩),
上二味,細切,用酒五升,煮取四升,去渣,分四服。
〔丹〕漏下乃熱兼虛,四物加黃連。
〔云〕,金華散,治血室有熱,崩下不止,服溫藥不效者。
延胡索,瞿麥穗,當歸,乾薑,牡丹皮(各一兩),石膏(二兩),桂心(別研為末,七錢半),蒲黃(半兩),威靈仙(七錢半),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空心溫服,日二。
〔《大》〕治崩中下血。黃芩不以多少,為細末,每服一錢,燒秤錘通赤,投酒中令沸,卻用其酒調服。(許學士云:崩中多用止血補血藥治之。陽乘於陰,前所謂天暑地熱,經水沸溢是也。金華散亦妙。)
〔丹〕經水多,去不能住,以三補丸加莎根、龜板、金毛狗脊。(三補者,芩、連、柏也。)
〔子和〕孟官人母,年五十餘,血崩一載,僉用澤蘭丸、黑神散、保安丸、白薇散,補之不效。戴人見之曰:天癸已盡,本不當下血,蓋血得熱而流散,非寒也。夫女子血崩,多因大悲哭,悲甚則肺葉布,心系為之急,血不禁而下崩。《內經》曰:陰虛陽搏謂之崩。陰脈不足,陽脈有餘,數則內崩,血乃下流,舉世以虛損治之,莫有知其非者。
可服大劑。大劑者,黃連解毒湯是也。次以香附二兩炒,白芍藥二兩焙,當歸二兩焙。三味同為細末,水調下。又服檳榔丸,不旬日而安。
〔垣〕,丁香膠艾湯,治崩漏不止。蓋心氣不足,勞役及飲食不節所得。經隔少時,其脈兩尺俱弦緊而洪,按之無力,其證自覺臍下如冰,求厚衣被以御其寒,白帶白滑之物雖多,間下如屋漏水,下時有鮮血不多,右尺脈時微洪,屋漏水多暴下者,是急弦脈為寒多,而洪脈時見乃熱少,合而言之,急弦者北方寒水多也,洪脈時出者命門胞絡之火也,黑物多赤物少,合成屋漏水之狀也。
川芎(四分),歸身(一錢二分),生艾葉(一錢),阿膠(六分,另後炮入),白芍(三分),熟地(三分,以瀉大洪脈),丁香(四分),
上為細末,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五沸,去渣,入膠、艾,再上火煎至一大盞,空心宿食消盡帶熱服之,三服效。
〔《大》〕治血崩。
熟艾(如雞子大),阿膠(半兩),乾薑(一錢),
上粗末,用水五盞,先煎艾葉、姜至二盞半,入膠稍溫分二服,空心服。又方,治崩中不止。丁香二兩為細末,用酒三升,煮取一升,空心頓服。《必效方》用丁香百顆,酒煎服。又方,益智炒為細末,鹽湯米飲調下。
白話文:
血崩
取小薊的莖葉磨成粉末,榨出一杯汁液,加上一杯生地黃汁,以及半兩切碎的白朮。將這三樣放入一杯水中,煎煮到剩下一半,去除藥渣後溫熱服用。
芎藭酒,用來治療婦女血崩,日夜不止,醫生也束手無策的情況。取一兩芎藭,加上一杯生地黃汁。先用五杯酒煮芎藭到剩下一杯,去除藥渣,再加入生地黃汁,重新煎煮兩三次沸騰,分為三次服用。
用來治療血崩不止的情況。取大薊和小薊的根各五兩,加上三兩白茅根。將這兩味藥切細,用五升酒煮到剩下四升,去除藥渣後,分為四次服用。
〔丹溪先生認為〕,漏下(指陰道出血)是因為體內有熱又兼虛,所以要用四物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再加上黃連來治療。
〔有人說〕,金華散,用來治療因血室有熱引起的血崩不止,服用溫補藥物無效的情況。取延胡索、瞿麥穗、當歸、乾薑、牡丹皮各一兩,石膏二兩,桂心(另磨成粉末)七錢半,蒲黃半兩,威靈仙七錢半。將以上藥物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的水,空腹溫熱服用,一天兩次。
〔《大成方》〕記載,用來治療血崩下血的情況。黃芩不限劑量,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將燒紅的秤錘放入酒中使其沸騰,再用這酒來調服藥粉。(許學士說:血崩大多用止血補血的藥物治療,是因為陽氣過盛而導致陰氣不足,就像天氣炎熱時,經血會大量湧出。金華散也是治療血崩的好方法。)
〔丹溪先生認為〕,經血過多,無法停止時,可以用三補丸(黃芩、黃連、黃柏)加上莎草根、龜板、金毛狗脊來治療。
〔朱丹溪的弟子戴思恭認為〕,一位姓孟的官員的母親,年過五十,血崩了一年,大家都用澤蘭丸、黑神散、保安丸、白薇散等補益藥來治療,都沒有效果。戴思恭認為,女性天癸(月經)已盡,本不該再出血,血崩是因為血得熱而四處流散,並非虛寒。婦女血崩多因過度悲傷哭泣,悲傷過度會使肺葉擴張,心系會變得急迫,導致血不能約束而向下崩潰。《內經》說:「陰虛陽搏謂之崩」,指陰脈不足,陽脈有餘,脈象急數,就會導致內崩,血向下流。世人大多用虛損的理論來治療,卻不知道是錯的。
這時候可以服用大劑量的黃連解毒湯。然後再服用香附二兩(炒過)、白芍藥二兩(烘焙過)、當歸二兩(烘焙過),將這三味藥磨成細末,用水調服。之後再服用檳榔丸,不到十天就能康復。
〔李杲認為〕,丁香膠艾湯,用來治療血崩不止。原因是心氣不足,過度勞累以及飲食不節制所導致。月經時隔不久,脈象兩尺(寸關尺的下兩寸)都呈現弦緊而洪大,按下去卻無力。患者會感覺肚臍下方像冰一樣寒冷,需要穿厚衣服來禦寒,白帶白滑,量雖多,但時不時會像屋漏水一樣滴下,滴下時會伴隨少量鮮血,右尺脈時而微弱時而洪大。屋漏水多的情況暴發時,脈象急弦,說明寒邪多,而洪脈時見,說明有少量熱象。綜合而言,急弦脈表示北方寒水過多,而洪脈時出表示命門胞絡有火,黑物多,赤物少,就形成了屋漏水的樣子。
用川芎四分,歸身一錢二分,生艾葉一錢,阿膠六分(後放入),白芍三分,熟地三分(用來瀉過於洪大的脈象),丁香四分。將以上藥物磨成細末,當做一劑藥。用兩杯水煎煮到沸騰五次,去除藥渣,放入阿膠和艾葉,再次煎煮到剩下一大杯,空腹時,等上一餐的食物消化完畢後溫熱服用,服用三次就能見效。
〔《大成方》〕記載,用來治療血崩。取熟艾葉(像雞蛋那麼大),阿膠半兩,乾薑一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粗末,用五杯水先煎煮艾葉和乾薑到剩二杯半,加入阿膠稍微溫熱後分兩次服用,空腹服用。又有一方,用來治療血崩不止。取丁香二兩磨成細末,用三升酒煮到剩一升,空腹一次服用。《必效方》用丁香一百顆,用酒煎服。又有一方,將益智炒過後磨成細末,用鹽湯或米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