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三十二·傷寒部 (3)
卷之三十二·傷寒部 (3)
1. 動氣續法
〔云〕傷寒汗下後,臍在有動氣者,宜,防葵散,。
防葵(一兩),木香(不見火),柴胡,黃芩(各半兩)
上銼為細末,每服五錢,水煎服。
傷寒汗下後,臍上有動氣者,宜,枳殼散,。
枳殼(麩炒,五錢),赤茯苓,當歸,三稜(炮。各一兩),木香,訶黎勒(各五錢),
上為末,每服五錢,沸湯點服。
傷寒汗下後,臍右有動氣者,宜,前胡散,。
前胡,赤茯苓,大腹皮,人參(各五錢),木香,檳榔,大黃(各三錢),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沸湯點服。
傷寒汗下後,臍下有動氣者,宜,茯苓散,。
赤茯苓(一兩),檳榔(三錢),桂心,大腹皮,川茴香(炮,炒),良薑(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沸湯點服。
如久不治,傳為積熱,治之難痊,不可汗下也。
白話文:
【動氣續法】
在患了傷寒,經過發汗或瀉下的治療後,如果在肚臍上方感到有動氣現象,應服用防葵散。
所需藥材包括防葵一兩、未經火烤的木香、柴胡和黃芩各半兩。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時取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在肚臍上方感到有動氣現象,應服用枳殼散。
所需藥材包括炒過的枳殼五錢、赤茯苓、當歸、炮製過的三稜各一兩以及木香和訶黎勒各五錢。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五錢,用沸水沖泡後服用。
如果在肚臍右方感到有動氣現象,應服用前胡散。
所需藥材包括前胡、赤茯苓、大腹皮、人參各五錢,木香、檳榔、大黃各三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時取五錢,用沸水沖泡後服用。
如果在肚臍下方感到有動氣現象,應服用茯苓散。
所需藥材包括赤茯苓一兩、檳榔三錢、桂心、大腹皮、炒製過的川茴香、良薑各五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時取五錢,用沸水沖泡後服用。
若這種情況長時間未得到治療,可能會轉變為長期的內熱,這種情況會使病情更難治癒,並且不能再使用發汗或瀉下的方法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