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三 (2)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三 (2)

1. 婦人

桂枝桃仁(湯)生地黃,芍藥甘草半中良,經脈不通繞臍痛,煎加薑棗莫商量。

桂枝、桃仁、生地、芍藥各一錢,甘草五分,薑棗煎服。治寒客血室,月水不通,繞臍寒疝作痛,或月候前先腹痛不可忍。

桑寄生散川續斷,川芎當歸白朮伴,香附阿膠神草參,姜煎溫服治經漏。

桑寄生、續斷、川芎、當歸、白朮、香附、阿膠、茯神各五分,甘草、人參各二分半,姜煎服。治胎漏及經血妄行,淋瀝不已。

伏龍肝散艾石冬,薑桂當歸草地芎,單用龍肝芩地草,白朮阿膠治便紅。

伏龍肝六分,艾葉、川芎各一錢二分,赤石脂、麥門冬各四分,乾薑、當歸各三分,肉桂、甘草、熟地各二分,棗煎溫服,或為末米飲調服。治血氣勞傷,衝任脈虛,經血非時注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及血崩赤白帶下,臍腹冷痛,經久不止。一方單用伏龍肝八分,黃芩、生地、甘草、阿膠、白朮各三分,水煎溫服。治先便後紅,及吐衄血等證。

解毒湯合四物湯,入藥等分共煎湯,經行不止崩不住,寒熱腹痛盡堪嘗。

解毒四物湯,黃連、黃柏、黃芩、山梔、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各一錢,水煎溫服。治婦人經脈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雜,面色痿黃,臍腹刺痛,寒熱往來,崩漏不止等證。

四物承氣加朴硝,此名玉燭散名標,涼膈添歸同四物,名為三和散同條。

牛膝散中用羚羊,檳榔硝黃各一兩,防己牡丹桂甘芍,通經兼治腳氣腫。

牛膝、羚羊角、檳榔、芒硝、大黃各一錢、防己、牡丹皮、肉桂、甘草、赤芍各五分,水煎溫服。治婦人月經不通,或腳氣腫痛。

大腹皮飲防木瓜,桑樸耆枳大黃加,青陳五味子等分,水煎入酒一分花。

大腹皮、防己、木通、栝蔞仁、桑白皮、黃耆、枳殼、大黃、青皮、陳皮、五味子、厚朴各等分,水煎入酒少許調服。治婦人血癭,單腹蠱脹。

茯苓補心(湯)治血虛,兩分四物一參蘇,感傷無汗與經閉,失血惡阻任意哺。

即四物湯兩分,參蘇飲一分,姜煎溫服。治心虛不能藏血,咳嗽吐唾,五心煩熱,及婦人經閉,無汗潮熱,有孕惡阻嘔吐等證。

白話文:

[婦人]

桂枝、桃仁、生地黃、芍藥、甘草組成的方劑,能治療經脈不通導致的繞臍疼痛。服用時加入生薑和紅棗。此方適用於寒邪侵犯胞宮,月經不通,繞臍部冷痛如疝氣,或月經來潮前腹痛難忍的情況。

桑寄生、續斷、川芎、當歸、白朮、香附、阿膠、茯神組成的方劑,用於治療胎漏和經血不止,以及小便淋漓不斷的情況。

伏龍肝、艾葉、川芎、赤石脂、麥門冬、乾薑、當歸、肉桂、甘草、熟地組成的方劑,用於治療血氣虧損,衝任二脈虛弱,導致經血非時下注,出血量或如豆汁,或成血塊,或顏色雜亂,以及血崩、赤白帶下、臍腹冷痛、經血長期不止等症狀。另一方劑僅用伏龍肝、黃芩、生地黃、甘草、阿膠、白朮,用於治療先便血後出血,以及吐血、鼻出血等情況。

解毒四物湯(由黃連、黃柏、黃芩、山梔、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組成)可以治療月經不止,出血量如豆汁或顏色雜亂,面色萎黃,臍腹刺痛,寒熱交替,崩漏不止等症狀。

四物湯加朴硝的方劑(名為玉燭散),或四物湯加黃芩的方劑(名為三和散),用於治療相關婦科疾病。

牛膝、羚羊角、檳榔、芒硝、大黃、防己、牡丹皮、肉桂、甘草、赤芍組成的方劑,用於治療婦女月經不通或腳氣腫痛。

大腹皮、防己、木通、栝蔞仁、桑白皮、黃耆、枳殼、大黃、青皮、陳皮、五味子、厚朴組成的方劑,用於治療婦女血腫、單腹蠱脹。

茯苓補心湯(由四物湯和參蘇飲組成),用於治療心虛不能藏血,咳嗽、吐唾液、五心煩熱,以及婦女經閉、無汗、潮熱、孕期惡阻嘔吐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