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七 (33)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七 (33)

1. 婦人小兒外科用藥賦

白膠香,敷傷手於脛尖。

白膠香散,白膠香、赤石脂,枯礬各五錢,黃丹、乳香、沒藥、輕粉各二錢,為末,干糝,濕則油調敷。治諸疳侵蝕,日久不愈,下注臁瘡疼痛,內外踝生瘡。

謝傳傷手瘡方,豬屎火煅,檳榔各五錢,片腦五分,花椒、龍骨各三分,有膿水加輕粉一錢,為末,干糝;濕者麻油調搽。治腳上生瘡,腫痛作癢,抓破汁流,或打撲成瘡者尤妙。

外臁龍骨馬齒,而窯土兼除濕熱;

龍骨膏,龍骨、乳香、沒藥、陀僧、龍骨各二錢,海螵蛸一錢半,肥皂子燒存性五個為末,用綿紙雙重以針撞亂孔,清油調藥夾內,縛貼瘡上,隔日一翻,兩面貼之。

馬齒膏,馬齒莧煎汁一釜,澄去渣,入黃蠟五兩,慢火熬成膏,塗之,治三十六種風瘡,多年惡瘡及臁瘡濕癬,白禿杖瘡。旋加梳垢,可封疔腫。

窯土膏,經年窯灶土燥濕,或只用灶心土,黃丹、輕粉、黃柏散熱,乳香、沒藥散瘀,赤石脂生肌,各等分為末,清油調成膏。用傘紙夾住,貼之,以絹縛定,縱癢不可動,直待臁瘡結痂,去之,未愈再貼(先以茶清洗過方貼)。

內臁油艾礬紙,而黃蠟能補潰癌。

桐油膏,桐油二兩宣水毒,百草霜生肌止血、黃丹生肌止痛,發灰補陰(冷者加鹿角灰)、乳香各三錢,同熬成膏,攤油紙上貼之,血虛痛甚者尤宜,如經年紫黑者,先用爐灰膏去瘀。

蘄艾膏,蘄艾、川椒各五錢,水粉一兩,黃丹三錢,輕粉一錢,為末,熟麻油調膏,隔紙貼之效。

蠟礬紙,綿紙疊十二重,看瘡大小煎成方塊,以紙捻釘住,卻用麻油二兩,入川椒四十九粒,慢火煎枯黑去渣;入槐枝四十九寸,煎枯黑去渣;入黃蠟一兩,枯礬一錢,輕粉二分,俟溶化,即入前紙,冷油滲透,勿使焦黃取起。貼時用槐枝、蔥、椒煎湯洗拭,取前紙齊沓貼之;外另用油紙緋絹緊縛,周時取下近瘡紙一重,候紙取盡,則瘡全愈,其效如神,氣虛膿多者尤宜。

黃蠟膏,香油一兩,入胎髮如梅大,熬消化,入白膠香、黃蠟各一兩溶化;入生龍骨、赤石脂、血竭末各一兩,攪勻候冷,瓷器收貯。每用捏作薄片貼瘡上,外以箬葉絹帛縛之,三日後翻過藥貼,以活血藥煎湯洗之,外臁亦妙。

瘡疥活血四物,樺皮首烏當歸連歸可飧;

活血四物湯,當歸、川芎、芍藥、生地各一錢半,桃仁九個,紅花一錢,蘇木八分,連翹、黃連、防風、甘草各六分,水煎服。治諸疥瘡經久不愈。

樺皮散,樺皮、枳殼各燒存性四兩,杏仁(水煮熟),荊芥穗各二兩,炙甘草五錢,為末,每服二錢,溫好酒調下。治肺臟風毒、遍身瘡疥及癮疹瘙癢,兼治面上粉刺風刺。

何首烏散,何首烏、荊芥、防風、蔓荊子、葳靈仙、蚵蚾草、甘草各一兩,為末,白湯調服二錢。治脾肺風毒,頭面遍身癬疥瘙癢及紫白癜風、肌肉頑麻等症。

白話文:

婦人小兒外科用藥賦

白膠香敷在傷口和脛骨尖端。

白膠香散:白膠香、赤石脂、枯礬各五錢,黃丹、乳香、沒藥、輕粉各二錢,研磨成粉,乾燥時直接敷,潮濕時則用油調和後敷。治療各種疳引起的潰爛,久治不癒,下肢潰瘍疼痛,內外踝長瘡。

謝傳傷手瘡方:豬屎灰(燒過的豬糞)和檳榔各五錢,冰片五分,花椒、龍骨各三分,若有膿水則加輕粉一錢,研磨成粉,乾燥時直接敷,潮濕時則用麻油調和塗抹。治療腳上長瘡,腫痛瘙癢,抓破流汁,或因打撲而致瘡者尤為有效。

外臁(小腿外側潰瘍)用龍骨、馬齒莧,而窯土則兼具除濕熱之效。

龍骨膏:龍骨、乳香、沒藥、陀僧(滑石)、龍骨各二錢,海螵蛸一錢半,肥皂子燒成灰五個,研磨成粉,用雙層棉紙用針扎出許多小孔,以清油調和藥粉夾在棉紙內,敷貼在瘡上,隔日翻轉一次,兩面都要貼到。

馬齒莧膏:馬齒莧煎汁一釜,澄清去渣,加入黃蠟五兩,小火熬成膏,塗抹。治療三十六種風瘡,多年頑固性潰瘍及臁瘡濕疹、白禿、杖瘡。適當加入梳子上的垢屑,也可封閉疔腫。

窯土膏:使用多年窯灶的乾燥土壤,或只用灶心土,黃丹、輕粉、黃柏散熱,乳香、沒藥散瘀,赤石脂生肌,各等分研磨成粉,用清油調成膏。用傘紙夾住,貼在患處,用絹布綁定,即使癢也不能動,直到臁瘡結痂脫落,若未痊癒則繼續貼(需先用茶水清洗乾淨再貼)。

內臁(小腿內側潰瘍)用桐油、艾葉、枯礬和紙,而黃蠟能修復潰瘍。

桐油膏:桐油二兩能宣洩水毒,百草霜生肌止血,黃丹生肌止痛,爐灰(冷者加鹿角灰)補陰,乳香各三錢,一起熬成膏,攤在油紙上貼敷。血虛疼痛嚴重者尤其適用,若多年潰瘍呈紫黑色,則先用爐灰膏去除瘀血。

蘄艾膏:蘄艾、川椒各五錢,滑石粉一兩,黃丹三錢,輕粉一錢,研磨成粉,用熟麻油調成膏,隔紙貼敷有效。

蠟礬紙:棉紙疊十二層,根據瘡的大小剪成方塊,用紙捻釘住,再用麻油二兩,加入川椒四十九粒,小火煎至焦黑去渣;再加入槐枝四十九寸,煎至焦黑去渣;加入黃蠟一兩,枯礬一錢,輕粉二分,待其溶化,加入之前的紙,讓油冷卻滲透到紙中,不要讓紙焦黃,取出。貼敷時用槐枝、蔥、椒煎的湯水清洗患處,將準備好的紙層層疊疊地貼上;外面再用油紙和紅絹布緊緊綁住,定期取下靠近瘡口的紙一層,直到紙用完,瘡就痊癒了,效果神奇,氣虛膿液多者尤其適用。

黃蠟膏:香油一兩,加入胎髮(如梅子大小),熬化後,加入白膠香、黃蠟各一兩溶化;再加入生龍骨、赤石脂、血竭粉各一兩,攪拌均勻,待冷卻後,放入瓷器保存。每次使用時捏成薄片貼在瘡上,外面用箬葉和絹布綁住,三日後翻轉藥貼,並用活血藥煎的湯水清洗。外臁也適用。

瘡疥活血,用四物湯、樺皮散、首烏散調理。

活血四物湯:當歸、川芎、芍藥、生地各一錢半,桃仁九個,紅花一錢,蘇木八分,連翹、黃連、防風、甘草各六分,水煎服。治療各種疥瘡久治不癒。

樺皮散:樺皮、枳殼各燒成灰四兩,杏仁(水煮熟),荊芥穗各二兩,炙甘草五錢,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二錢,溫熱米酒送服。治療肺臟風毒、全身瘡疥及癮疹瘙癢,也治療面部粉刺。

何首烏散:何首烏、荊芥、防風、蔓荊子、威靈仙、蚵藟草、甘草各一兩,研磨成粉,用白開水調服二錢。治療脾肺風毒,頭面及全身癬疥瘙癢及紫白癜風、肌肉麻木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