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外集·卷六 (68)
外集·卷六 (68)
1. 雜病用藥賦
控涎丸,殭蠶(生薑汁浸一宿)、川烏、生半夏各五錢,全蠍七枚,鐵粉三錢,甘遂二錢,為末,生薑自然汁打成薄糊,丸如綠豆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五丸,食後薑湯下,忌甘草。治諸癇久不愈,頑痰散聚無時,變生諸證,並皆治之。
五生丸,南星、半夏、川烏、白附子、大豆各生用六兩,為末,薑汁打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淡薑湯下。治癇者痰及陰脈弦細而緩。
活虎丹,取蠍虎一個,剪去四足爪,連血細研,入硃砂、片腦、麝香各少許,研勻,先用古礞石散控下痰涎,次用薄荷煎湯調前藥作一服化下。治久年驚癇癲狂。此藥能補心神氣血不足,心全則病自瘥矣。一方用硃砂末入瓶內。捉蠍虎於內,養月餘其身赤色,取出陰乾為末,每一二分,酒調服,兼治小兒撮口。
蝙蝠散,用大蝙蝠一個,以硃砂三錢填入腹內,以新瓦盛火炙令酥為度,候冷為末,每一個分作四服,氣弱及年幼發癇者作五服,空心白湯下。
豬心丸,用雄豬心一個,取管頭血三條和甘遂末一錢拌勻得中,將前豬心切作兩邊,入前甘遂在內,用線縛定,外以濕紙荷葉包裹,慢火煨熟,不可過度,取出甘遂,入硃砂五分同研,分作四丸,每一丸用煨豬心煎湯化下,後三丸別用豬心煎湯。下重者只守本方,輕者加蘇合香丸一粒,服過半日不動,又進一服,如大便已下惡物,即止後劑,急與補脾助胃,大治五癇及心風血迷神效。如換硃砂一錢,甘遂五分,酒下,可以吐利痰涎。
引神歸舍丹,南星三兩,硃砂一兩,附子七錢,為末,豬心血和糊丸梧子大。每五十丸,萱草根煎湯下,子午時各一服。治心氣不足,並治心風。
降癲,滋陰安神清心定志邪辟除。
滋陰寧神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茯神、白朮、遠志各一錢,酸棗仁、甘草各五分,酒炒黃連四分,有痰加南星一錢,姜煎溫服。治不時暈倒,搐搦痰壅。
硃砂安神丸,黃連六錢,苦寒去心煩除濕熱為君;甘草、生地各一錢半,甘寒瀉熱瀉火,補氣滋腎為臣;當歸二錢半,補血;硃砂五錢,約浮游之火而安神明也,為末,蒸餅糊丸黍米大,硃砂為衣。每十五丸或二十丸,食後溫水少許送下(一方無歸、地,津液下)。治心煩懊憹,胸中氣亂怔忡,心下痞悶,食入反吐及傷寒汗、吐、下後,餘熱留於心胞絡不睡。
葉氏清心丸,人參、蠍梢、鬱金、生地、天麻、南星各等分為末,蒸餅糊丸梧子大。每二十丸,人參煎湯下。治心受邪熱,精神恍惚,狂言呼叫,睡臥不寧。
寧志丸,遠志、菖蒲各二兩,茯苓三兩,人參一兩(一方加琥珀、鬱金)為末,蜜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三十丸米湯下。治痰迷心膈,心氣不足,驚悸怔忡,恍惚健忘。
白話文:
雜病用藥賦
控涎丸:殭蠶(用生薑汁浸泡一夜)、川烏、生半夏各五錢,全蠍七枚,鐵粉三錢,甘遂二錢,研磨成粉末,用生薑汁調成薄糊,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再以硃砂為外衣。每次服用十五丸,飯後用薑湯送服,忌服甘草。主治各種癲癇久治不愈,頑固痰濁聚集不定,導致各種症狀,都能治療。
五生丸:南星、半夏、川烏、白附子、大豆各生用六兩,研磨成粉末,用薑汁調成糊狀,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淡薑湯送服。主治癲癇患者痰濁較盛,且陰脈弦細而緩慢者。
活虎丹:取一隻壁虎,剪去四肢爪子,連同血液一起細細研磨,加入硃砂、冰片、麝香各少許,研磨均勻。先用古礞石散控制痰涎,然後用薄荷煎湯調服上述藥物一劑,使藥物化開送服。主治多年癲癇、狂躁症。此藥能補益心神氣血不足,心神充足則疾病自然痊癒。另一方是用硃砂末放入瓶內,放入壁虎,養殖一個多月,待壁虎身體變紅,取出陰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二分,酒送服,也主治小兒口噤。
蝙蝠散:取一隻大蝙蝠,用硃砂三錢塞入其腹中,用新瓦片盛裝,用火炙烤至酥軟為度,待冷卻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份的四分之一,氣虛和年幼發癇者服用五分之一,空腹用白湯送服。
豬心丸:取雄豬心一個,取其心管頭的血液三條,與甘遂末一錢混合均勻。將豬心切成兩半,將混合好的甘遂放入其中,用線綁緊,外面用濕紙和荷葉包裹,小火慢煨至熟透,不可過火,取出甘遂,加入硃砂五分一起研磨,分成四丸,每丸用煨豬心煎湯送服,後三丸也分別用豬心煎湯送服。病情嚴重者只服用本方,病情輕者加服蘇合香丸一粒,服用後半天不動,再服用一劑。如果大便排出惡物,則停止後續藥物,立即服用補益脾胃的藥物。此方治療各種癲癇及心風、血迷心竅等症狀效果顯著。如果改用硃砂一錢,甘遂五分,酒送服,可以起到吐利痰涎的作用。
引神歸舍丹:南星三兩,硃砂一兩,附子七錢,研磨成粉末,用豬心血調成糊狀,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萱草根煎湯送服,子時和午時各服一劑。主治心氣不足,以及心風。
降癲,滋陰安神,清心定志,祛除邪氣。
滋陰寧神湯: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人參、茯神、白朮、遠志各一錢,酸棗仁、甘草各五分,酒炒黃連四分,如有痰濁者加南星一錢,用薑煎溫服。主治不時暈倒,抽搐,痰濁壅塞。
硃砂安神丸:黃連六錢(苦寒性質,能清心煩熱除濕熱,為君藥);甘草、生地各一錢半(甘寒性質,能瀉熱瀉火,補氣滋腎,為臣藥);當歸二錢半(補血);硃砂五錢(能鎮壓浮游之火,安神明,為君藥),研磨成粉末,用蒸餅糊製成黍米大小的藥丸,再以硃砂為外衣。每次服用十五或二十丸,飯後用少量溫水送服(另一方不含當歸、生地,適用於津液不足者)。主治心煩懊惱,胸中氣亂怔忡,心下痞悶,食入反吐,以及傷寒汗、吐、瀉後,餘熱留於心包絡,導致睡眠不安。
葉氏清心丸:人參、蠍梢、鬱金、生地、天麻、南星各等分,研磨成粉末,用蒸餅糊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用人參煎湯送服。主治心受邪熱,精神恍惚,狂言呼叫,睡眠不安。
寧志丸:遠志、菖蒲各二兩,茯苓三兩,人參一兩(另一方加琥珀、鬱金),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再以硃砂為外衣。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主治痰濁迷蒙心膈,心氣不足,驚悸怔忡,恍惚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