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外集·卷六 (51)

回本書目錄

外集·卷六 (51)

1. 雜病用藥賦

寬中山楂,全資神麯作糊;

單山楂丸,山楂蒸熟曬乾為末,神麯煮糊丸梧子大。每六七十丸,白湯下。治脅膈痞悶,停滯飲食。

保和枳朮,妙在荷葉搗汁。

保和丸,山楂六兩,神麯、半夏、茯苓各二兩,陳皮、連翹、蘿蔔子各一兩,為末,蒸餅丸梧子大。每七八十丸,白湯下。治一切食積,健脾加白朮六兩,名大安丸。

枳朮丸,白朮二兩或三兩,枳實一兩為末;先將荷葉搗,水浸米煮飯半熟,帶飯湯入完荷葉內,就灰火中煨熟,和前末搗丸綠豆大。每五六十丸,米湯下。此法一補一消,醫中王道,近世率以辛熱助火消陰,致令胃火益旺,脾陰愈消,變為腸胃乾枯燥結,不知脾胃屬土屬濕,濕熱之病十常八九,豈可偏用熱劑?如傷胃脘,心腹滿悶,肢體沉重,加蘿蔔子五錢,神麯一兩,紅花一錢;傷濕熱不化,加茯苓、芩、連各三錢,澤瀉二錢,大黃一兩,神麯糊丸服;傷豆粉、濕面、油膩,加半夏、神麯各一兩,陳皮七錢,黃芩五錢,枯礬三錢;傷酥酪乳餅,一切冷病,加除濕湯一料:車前子,澤瀉各五錢,神麯一兩,乾生薑、半夏、紅花、甘草各三錢,茯苓七錢;氣弱食少,加陳皮;飲食難化,疼痛泄瀉,加人參、白芍、神麯、麥芽各一兩,砂仁、木香各五錢;痰火胸膈鬱塞,咽酸噎氣吞酸,或酒積泄結痛,加黃連、白芍、陳皮各一兩,石膏、甘草各五錢,砂仁、木香各二錢,川芎四錢;痞塊,加黃連、厚朴各五錢;積堅,加莪朮、昆布各三錢;傷冷腹痛溏泄,加半夏一兩,砂仁、乾薑、神麯、麥芽各五錢;挾氣傷食,加川芎、香附各一兩,木香、黃連各五錢;胸膈不利,過服香燥,以致胃脘乾燥,噎膈反胃。加黃連、山梔、桔梗、甘草、石膏各五錢,白芍、當歸各一兩;胸膈頑痰交結,大便燥閉,加芒硝五錢;素有痰加半夏、陳皮、茯苓各一兩,芩、連各五錢;素有氣加木香一兩;能食好食,食後反飽難化,此胃火旺,脾陰虛也,加白芍一兩半,石膏一兩,人參七錢,甘草五錢,黃連、香附、木香各四錢;年高人脾虛血燥,易飢易飽,便燥,加白芍、當歸各一兩,人參七錢,升麻、甘草各四錢,山楂、麥芽、桃仁各五錢。

枳朮湯,枳實、白朮等分,荷葉少許,水煎服。治心腹堅大如盤,飲水所作,名曰氣分。

脾冷而食不磨,參耆草術兮,砂豆陳皮等分;

加減補中湯,人參、黃耆、甘草、白朮、砂仁、肉豆蔻、陳皮各等分,水煎服。

胃寒而飲不消,蒼樸橘甘兮,白蔻參苓再入。

豆蔻平胃散,蒼朮、陳皮、厚朴、甘草、白豆蔻、人參、茯苓等分由人,姜煎溫服。

治積因名立五方,全憑損增;

肥氣丸,當歸、蒼朮各一兩半,青皮一兩,三稜、莪朮、鐵孕粉各三兩,三味同醋煮一時,蛇含石五錢少煅醉淬,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當歸浸酒下。治肝積。

白話文:

雜病用藥賦

山楂做成的糊狀藥物,以神麴為主要輔料。單山楂丸是用蒸熟曬乾的山楂磨成粉末,再用神麴煮成糊狀,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六七十丸,用白開水送服。主治脅肋及膈肌部位的痞悶,以及飲食停滯。

保和丸的妙處在於使用荷葉搗出的汁液。保和丸的組成包括山楂、神麴、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蘿蔔子等。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蒸餅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用白開水送服。主治各種食積,若要健脾,可加入白朮六兩,改名為大安丸。

枳朮丸的組成是白朮和枳實。先將荷葉搗碎,用水浸泡米飯煮至半熟,然後將米飯和荷葉一起放入灰燼中煨熟,再與藥末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六十丸,用米湯送服。這種方法一補一消,是醫學中的王道。近世多用辛熱藥物助火消陰,反而導致胃火更旺,脾陰更虛,造成腸胃乾燥結滯。殊不知脾胃屬土屬濕,濕熱病症十之八九,怎可偏用熱性藥物?若傷及胃脘,出現心腹滿悶、肢體沉重等症狀,可加蘿蔔子、神麴、紅花;若傷濕熱不化,可加茯苓、黃芩、連翹、澤瀉、大黃;若因豆粉、濕面、油膩食物所傷,可加半夏、神麴、陳皮、黃芩、枯礬;若因酥酪乳餅等寒涼食物所傷,可加除濕湯:車前子、澤瀉、神麴、乾薑、半夏、紅花、甘草、茯苓;若氣虛食少,可加陳皮;若飲食難以消化,伴有疼痛和泄瀉,可加人參、白芍、神麴、麥芽、砂仁、木香;若痰火鬱結於胸膈,出現咽喉酸痛、呃逆、吞酸等症狀,或因酒積導致泄瀉疼痛,可加黃連、白芍、陳皮、石膏、甘草、砂仁、木香、川芎;若有痞塊,可加黃連、厚朴;若有積堅,可加莪朮、昆布;若因受寒導致腹痛溏瀉,可加半夏、砂仁、乾薑、神麴、麥芽;若因氣滯傷食,可加川芎、香附、木香、黃連;若因服用香燥藥物過度,導致胃脘乾燥、噎膈反胃,可加黃連、山梔、桔梗、甘草、石膏、白芍、當歸;若胸膈頑痰交結,大便乾燥,可加芒硝;若素有痰濕,可加半夏、陳皮、茯苓、黃芩、連翹;若素有氣滯,可加木香;若能吃但食後飽脹難消化,這是胃火旺盛、脾陰虛的表現,可加白芍、石膏、人參、甘草、黃連、香附、木香;若老年人脾虛血燥,易飢易飽,大便乾燥,可加白芍、當歸、人參、升麻、甘草、山楂、麥芽、桃仁。

枳朮湯是由枳實、白朮等量組成,再加少許荷葉,水煎服。主治心腹堅硬腫大如盤,飲水即作,稱為氣分證。

脾胃虛寒,飲食難以消化,可用人參、黃耆、甘草、白朮、砂仁、肉豆蔻、陳皮等量組成的加減補中湯,水煎服。

胃寒飲水不消,可用蒼朮、陳皮、厚朴、甘草、白豆蔻、人參、茯苓等量組成的豆蔻平胃散,加生薑煎煮溫服。

治療積滯的藥方有很多,主要根據情況增減藥物。

肥氣丸的組成包括當歸、蒼朮、青皮、三稜、莪朮、鐵粉。三稜、莪朮、鐵粉用醋煮,蛇含石少許煅後淬鍊,研末,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當歸酒送服。主治肝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