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91)
內集·卷二 (91)
1. 治寒門
蓍實,
蓍實性平酸苦味,開心強志有先知,明目聰耳兼益氣,輕身不老亦不飢。
即蓍草之實,天地間壽考物也。
五芝,
五芝青黃赤白黑,平補五臟應五色,惟有紫芝性更溫,療痔醫聾皆難得。
王者仁慈,則芝生於土,瑞草也。青芝,色如翠羽,味酸平,補肝氣,明目安魂;黃芝,色如紫金,味甘平,益脾氣,治心腹五邪;赤芝,色如珊瑚,味苦平,補心氣,去胸中結滯;白芝,色如截肪,味辛平,益肺氣,治咳逆,通利口鼻;黑芝,色如澤漆,味鹹平,益腎氣,利水道,通九竅;紫芝,味甘溫,保神,益精氣,堅筋骨,悅顏色,利關節,治耳聾,療痔瘡。相傳紫芝最多,非五芝之類。
但芝自難得,豈能久服輕身不老耶?
仙茅,
仙茅氣溫味甘辛,補腎興陽益老人,虛勞失溺腳腰痹,散胃冷令食入唇。
葉似茅,服之延年,故稱仙。有毒。主腎虛無子,益陽道,老人失溺,丈夫虛勞,腰腳冷風攣痹不能行,開胃下氣。治心腹冷氣不能食,久服通神強記,助筋骨,益肌膚,長精神,明目。傳云:服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茅。蜀川江湖兩浙有之。葉青如茅,冬枯春發,三月有花如梔子黃,不結實,獨根傍有細根相附,外皮粗褐,內肉黃白。二月八月採根,陰乾,米泔浸去赤汁。
忌鐵、牛肉。單方:合五加皮等分煎膏,最益人。
石龍芮,
石龍芮苦平無毒,平腎胃補陰不足,莖冷失精多躁煩,起痹通關和心腹。
處處有之,一叢數莖,莖青紫色,每莖莖葉其芮芮短小多刻。五月採子如葶藶,色黃;二八月採皮,陰乾用。陸生者葉有毛而子銳,主平腎胃氣,補陰不足,莖常冷失精,久服輕身不老,明目潤肌,令人有子;生水中者,葉光而子圓,主風寒濕痹,逐諸風,利關節,治心腹邪氣,煩滿熱燥。大戟使,畏吳茱、蛇蛻。
骨碎補,
骨碎補苦溫無毒,破血止血折傷續,勞極骨內血風疼,下虛齒痛耳鳴促。
本名胡孫姜,唐明皇以其主折傷有功,故名。主破血止血,補傷折骨碎,療骨中毒氣,血風疼痛,五勞六極,右手不收,上熱下冷。亦入婦人血氣藥用。兼治下虛齒痛耳鳴及惡瘡蝕爛肉,殺蟲。生樹石上,五月採根,銅刀削去毛,細切,蜜水蒸,曬乾。
淫羊藿,
淫羊藿辛性亦平,補腎助陽壯陰莖,又治冷風筋骨痹,益氣強志消癰形。
羊食之則淫,人食之好為陰陽,故名。俗云仙靈脾。無毒。補腎虛助陽,主陰痿絕傷,莖中痛,小便不利,丈夫絕陽不興,女子絕陰不產。又治一切冷風勞氣,筋骨攣急,偏風手足不遂,四肢皮膚不仁。益氣力,強心志,老人昏耄,中年健忘,消赤癰瘰癧,下部有瘡洗蟲出。
按此興陽之劑,本草云久服無子者,何也?蓋不補真元,徙助虛陽,致動欲火,妄交妄合,精氣不實,宜乎無子也。惟陽衰陰痿,略用以鼓動則可。生漢中不聞水聲者良,夾刀夾去葉四旁花枝,細銼,羊脂拌炒。山藥為使,得酒良。
白話文:
治寒門
蓍實性平,味酸苦,能開心志、明目聰耳、益氣,使人輕身不老,不感飢餓。蓍實是蓍草的果實,是天地間長壽的植物。
五種靈芝,分別為青、黃、赤、白、黑,能平和地滋補五臟,其顏色也與五臟相對應。其中紫芝性溫,能治療痔瘡和耳聾,尤其珍貴。 只有君主施行仁政,靈芝才會生長,它是祥瑞的象徵。青芝色如翠羽,味酸平,補肝氣,明目安神;黃芝色如紫金,味甘平,益脾氣,治療心腹五邪;赤芝色如珊瑚,味苦平,補心氣,去除胸中鬱結;白芝色如脂肪,味辛平,益肺氣,治療咳嗽氣逆,通利口鼻;黑芝色如澤漆,味鹹平,益腎氣,利水道,通九竅;紫芝味甘溫,能保神,益精氣,堅筋骨,使容顏美麗,利關節,治療耳聾和痔瘡。相傳紫芝數量最多,但並非屬於五芝之列。然而,靈芝本身就難得,怎能久服而輕身不老呢?
仙茅氣溫,味甘辛,能補腎壯陽,益於老人。主治虛勞、遺尿、腰腳痹痛,並能溫散胃寒,使人食欲增加。仙茅葉子像茅草,服用可延年益壽,故名仙茅。但仙茅有毒。主治腎虛不育、陽痿、老人遺尿、男子虛勞、腰腳冷痛麻痺不能行走、開胃降氣。治療心腹冷氣不能進食,久服能使人聰明強記,增強筋骨,益肌膚,精神飽滿,明目。相傳服用十斤乳石不如一斤仙茅。蜀川、江湖、兩浙地區都有仙茅生長。葉子青綠似茅草,冬天枯萎,春天萌發,三月開花,花色如梔子般黃色,不結果實,根莖旁有細小的支根相連,外皮粗糙呈褐色,內肉黃白。二月和八月採挖根部,陰乾,用米泔水浸泡去除紅色汁液。忌與鐵器、牛肉同食。單方:仙茅與五加皮等量煎膏服用,最益於人體。
石龍芮味苦性平,無毒,能平和腎胃,滋補陰虛。主治腎虛、遺精、煩躁不安,以及風濕痹痛、心腹疼痛等。到處都有石龍芮生長,一叢幾根莖,莖青紫色,每根莖上都有許多短小、多裂的葉子。五月採集種子,種子像葶藶子,顏色黃色;二、八月採集根莖,陰乾備用。陸生石龍芮葉子有毛,種子尖銳,主治平補腎胃之氣,滋補陰虛,治療遺精,久服可輕身不老,明目潤膚,使人有子嗣;水生石龍芮葉子光滑,種子圓潤,主治風寒濕痹,驅除各種風邪,利關節,治療心腹邪氣,煩滿熱燥。石龍芮有大戟為使藥,忌與吳茱萸、蛇蛻同用。
骨碎補味苦性溫,無毒,能活血止血,治療骨折,以及勞損引起的骨骼疼痛、牙痛、耳鳴等症狀。骨碎補原名胡孫姜,唐明皇因其能治療骨折而賜名。主治活血止血,治療骨折,治療骨骼中毒,血風疼痛,五勞七傷,手不能握,上熱下冷。也用於婦科血氣病症。同時治療下焦虛弱引起的牙痛、耳鳴以及惡瘡蝕爛肌肉,殺蟲。骨碎補生長在樹木或岩石上,五月採集根部,用銅刀刮去毛,切碎,用蜂蜜水蒸,曬乾。
淫羊藿味辛性平,能補腎壯陽,治療風濕痹痛,益氣強志,消腫散結。羊吃了它會發情,人吃了它也利於男女之事,故名淫羊藿。俗稱仙靈脾。無毒。補腎虛,助陽氣,主治陽痿、陰莖疼痛、尿頻、陽痿不舉、女子不孕。也治療一切風寒勞損,筋骨攣急,半身不遂,四肢麻木。益氣力,強心志,治療老年痴呆,中年健忘,消散赤癰瘰癧,治療下部瘡瘍,驅除蟲。按:此藥雖能壯陽,但本草書中記載久服會不育,這是因為它只助虛陽,不能補益元氣,導致縱慾傷精,精氣不足,自然不育。只有在陽衰陰痿的情況下,少量服用以刺激陽氣即可。生長在漢中不臨水的地方的淫羊藿品質最好,採摘時用刀去除葉子四周的花枝,切碎,用羊脂拌炒。山藥為其使藥,加酒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