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梃

《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67)

回本書目錄

內集·卷二 (67)

1. 治燥門

蒲黃無毒味甘平,止血用熟行用生,心腹膀胱寒熱去,澀腸止瀉又止精。

產於香蒲之上而色黃,即花中澀屑也。隔紙炒黃,蒸半日,焙乾。熟用補血、止血,治女子崩中帶下不止,止痢血、衄血、尿血、腸風下血,墜胎血暈,產後諸血病。兼治脫肛,澀腸止瀉,止遺精。生用破血消腫,去心腹膀胱熱,利小水,通經脈,破瘀血,婦人月候不勻,血氣心腹痛,血癥兒枕急痛。

又治打撲血悶,排膿瘡癤,遊風腫毒,敷重舌舌上生瘡及陰下濕癢,產後妒乳、癰腫,又用蜜調,作餅食之,解心臟虛熱,甚益小兒。多食令自利虛人。

香蒲,即蒲黃苗。主五臟心下邪氣,口中爛臭,堅齒明目,聰耳輕身。

柏實,

柏實甘辛平潤心,滋腎興陽腰痛深,利膀胱中冷膿水,安臟除風濕痹侵,葉苦澀溫止諸血,益脾斂肺補真陰。

萬木向陽,惟柏西向,故字從白,稟金之正氣,木之最堅者也。無毒。主養心神,潤心血,止汗定驚。又滋腎水,興陽道,療虛損、歷節、腰中重痛、腰腎中冷膿宿水。兼安五臟,益氣血,除風濕痹,去頭風,治百邪鬼魅,小兒驚癇。久服令人肌潤聰明,不飢,延年。乾州者佳。

去殼取佳,微炒去油。牡蠣、肉桂為使。畏菊花、羊蹄、諸石、面曲。側柏葉,無毒。主吐血、衄血、血痢、崩中赤白、尿血及七情嘔血、胸中疼痛、冷風歷節疼痛、大風眉發脫落。久服去濕痹,耐寒暑,止飢,益氣輕身。丹溪云:性善守多燥,大益脾土,澀肺補陰之要藥也。

又止小兒泄痢,殺五臟蟲。為末和油塗頭,生髮。炙熱罯凍瘡,鼠瘻,腫核。凡採葉隨月建方,以取得月令之氣也。去梗,糯米泔浸七日,炒。墳墓上者不可用。柏白皮,主中熱,油及火灼爛瘡,長毛髮。為末,豬脂煎塗。柏枝節煮以釀酒,治風痹,歷節風,燒汁塗瘑疥癩瘡。

槐實,

槐實苦酸鹹氣寒,濕熱腸風痔痢寬,疏五內邪清頭目,疝痛陰瘡胎產難,皮主牙疳根喉痹,枝治風痿崩帶安。

槐木,虛星之精,葉大則黑,晝合夜開,故從鬼。又名守宮實,即莢中子,大如豆,堅而色紫,俗名槐角。無毒。主濕熱腸風下痢、五痔,疏導五內邪氣,風熱煩悶。兼明目,除熱淚,頭腦風眩,心頭吐涎如醉,漾漾如立舟車上者。又治疝痛及男婦陰瘡濕癢,婦人乳瘕,子臟急痛,墮胎催生,吞七粒即效。

本草云:補絕傷益氣,亦治中帶補之劑也。微炒用。槐白皮,味苦。主口齒風疳䘌血,漿水煎含之。陰疝、卵腫、氣瘤及痔有蟲,或下膿血,煎湯淋洗槐根皮,平。主喉痹寒熱,中風強直,皮膚不仁。煎湯洗五痔並一切惡瘡,婦人產門癢痛及湯火瘡。煎膏,消癰腫,止痛長肉。

槐枝,煮汁釀酒療大風、痿痹甚效。崩中,帶下赤白,燒灰,酒調服。九種心痛,水煎服。又煎湯洗瘡及陰囊下濕癢。煅炭揩齒,去蟲,燒瀝塗癬,和麻油磨濃點赤眼。與槐葉平,煎湯,治小兒驚癇壯熱,疥癬疔腫,鼻氣窒塞。

白話文:

治燥門

蒲黃性味甘平,無毒。止血則用熟的,通利則用生的。能治療心腹、膀胱寒熱,收澀腸道止瀉,並能止精。

蒲黃來自香蒲的花,是花中黃色的細屑。將其隔紙炒至黃色,再蒸半日,最後焙乾。熟用蒲黃可以補血止血,治療婦女崩漏、帶下不止,以及痢疾出血、鼻出血、尿血、腸風下血、墜胎出血昏厥,以及產後各種出血症。還能治療脫肛,收澀腸道止瀉,並止遺精。生蒲黃則能破血消腫,治療心腹、膀胱熱症,利尿通經脈,破瘀血,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血氣心腹疼痛,以及產後血瘀引起的枕部疼痛。

還能治療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胸悶,以及排膿性瘡瘍、遊走性腫毒。外敷治療舌上生瘡、陰部濕癢,產後乳腺炎、癰腫。也可以用蜂蜜調和,做成餅食用,能治療心臟虛熱,尤其益於小兒。但虛弱者不宜多食,以免腹瀉。

香蒲,就是蒲黃的植株。主治五臟心下邪氣,口臭,堅固牙齒,明目,聰耳,輕身。

柏實味甘辛,性平,質潤,能養心,滋腎,壯陽,治療腰痛,利尿排出膀胱中的寒邪膿水,安五臟,除風濕痹症。柏葉味苦澀,性溫,能止血,益脾,斂肺,滋陰。

柏樹向陽而生,唯獨側柏向西,故字從“白”,秉承金氣的正氣,是木中最強韌者。無毒。主治養心安神,滋養心血,止汗定驚,滋養腎水,壯陽道,治療虛損、關節疼痛、腰部沉重疼痛、腰腎虛冷,以及膿水積聚。還能安五臟,益氣血,除風濕痹症,治療頭痛,以及百邪鬼魅,小兒驚癇。長期服用能使肌膚潤澤,聰明靈敏,不飢餓,延年益壽。乾州產的柏實最佳。

去殼取其精華部分,微炒去除油脂。牡蠣、肉桂是其輔藥。忌與菊花、羊蹄、各種礦物藥、面曲同用。側柏葉無毒。主治吐血、鼻出血、血痢、崩漏、尿血以及七情所致的嘔血、胸痛、風濕關節疼痛、大風引起的眉毛頭髮脫落。長期服用能去除風濕痹症,耐寒暑,止飢,益氣輕身。丹溪(朱丹溪)說:柏葉性善於守而不燥,能大補脾土,是收斂肺氣,滋補陰液的重要藥物。

還能止小兒泄瀉痢疾,殺滅五臟蟲。研末和油塗抹頭部,能生髮。炙熱後敷治凍瘡、鼠瘻、腫塊。採摘柏葉需根據月份選擇,以取得當月的精氣。需除去梗,用糯米淘米水浸泡七日,再炒制。墳墓上的柏葉不可使用。柏樹白皮主治內熱,以及油燙火灼傷,能生髮。研末,用豬油煎熬後塗抹。柏樹枝節煮後釀酒,能治療風濕痹症、關節疼痛。燒成汁液塗抹疥瘡、癩瘡。

槐實味苦酸鹹,性寒,能治療濕熱腸風、痔瘡、痢疾,疏導五臟邪氣,清頭目,治療疝氣、陰部瘡瘍、難產。槐實皮主治牙疳、咽喉腫痛。槐枝能治療風濕痺證、崩漏、帶下。

槐樹是虛星之精華所化,葉片大則顏色黑,白天閉合,晚上開放,故字從“鬼”。又名守宮實,就是莢中的種子,大小如豆,堅硬呈紫色,俗稱槐角。無毒。主治濕熱腸風下痢、五痔,疏導五臟邪氣,治療風熱煩悶。還能明目,治療眼熱流淚,頭暈目眩,胸悶吐涎如醉酒狀,感覺像在船上或車上搖晃不定。還能治療疝氣以及男女陰部瘡瘍濕癢,婦女乳房腫塊,子宮疼痛,以及墮胎催生,吞服七粒即可見效。

本草書中記載:槐實能補益元氣,治療崩漏帶下的良藥。微炒後使用。槐樹白皮味苦,主治口齒風熱、疳瘡、出血。用漿水煎熬後含漱。治療陰囊疝氣、睾丸腫痛、氣瘤以及痔瘡,以及排出膿血,煎湯清洗。槐樹根皮性平,主治咽喉腫痛、寒熱、中風、肢體麻木。煎湯洗滌五痔以及一切惡瘡,婦女產門瘙癢疼痛以及燙火傷。煎成膏藥,能消腫止痛,生肌長肉。

槐樹枝煮汁釀酒,治療大風、痿痹效果甚佳。治療崩漏、帶下(赤白帶),燒成灰,用酒調服。治療九種心痛,水煎服。還能煎湯洗滌瘡瘍以及陰囊下濕癢。煅燒成炭後刷牙,能去除蟲齒,燒成瀝青塗抹癬瘡,和麻油磨成糊狀點眼治療紅眼病。槐葉與槐枝功效相似,煎湯治療小兒驚癇、壯熱、疥癬、疔腫、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