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 內集·卷二 (19)
內集·卷二 (19)
1. 治風門
羊誤食則躑躅而死。凡用不可近眼。惡諸石及面。治風,諸酒方用之,不入湯藥。
莨菪子,
莨菪子苦甘寒有毒,專能截風治癇搐,殺蟲齒痛定癲狂,多服放蕩無拘束。
即天仙子,多服久以善走。先用醋煮,次牛乳浸黑者真。曬乾,生用瀉火。
南藤,
南藤氣溫味辛烈,除痹排風和氣血(逐冷氣治血風),滋補衰老能興陽,強腰膝兮變白髮。
生依南樹,莖如馬鞭,有節,紫褐色。無毒。八月採。日乾或浸酒服。
石南葉,
石南葉辛苦卻平,筋骨皮毛最靈,養腎強陰療腳弱,痹風蠱毒子堪憑。
生終南石上,如枇杷葉,無毛。有毒。女人久服思男。初夏採。豬脂炒,五加皮使。
蚤休,
蚤休味苦氣微寒,驚搐癲癇弄舌端,瘡癰瘰癧皆堪用,殺蟲解毒不等閒。
即紫河車,又名重樓金線。初夏早採根,日乾為美。有毒。主驚癇、搖頭弄舌、胎風手足抽搐,熱氣在腹,癲疾。殺三蟲,解百毒,能吐瀉人墮胎。古方治癰毒蛇毒,醋磨外敷,酒磨內服。
木蘭,
木蘭寒苦採皮乾,皮風癰癩面滿丹,赤鼻酒齄除濕癢,又消水腫治傷寒。
木香如蘭,狀如厚朴、桂皮。無毒。主風熱在皮膚中,面上皯黯,及癰疽癩風等疾。
松蘿,
松蘿甘苦平無毒,主治頭風破癭瘤,解怒消痰止虛汗,吐瘧利水也堪求。
即松樹上寄生,五月採陰乾。兼治女子陰寒腫痛,令人得眠。
雲母,
雲母甘平治中風,皮膚死肌惡瘡癰,補虛益精堅筋骨,止痢兼治帶白紅。
抱朴子云:服十年,雲氣常覆其上。蓋服其母以致其子,仙經藥也。無毒。主中風寒熱如在舟車上,身皮死肌,一切惡瘡風疹遍身,百計不瘥。煅粉清水調服,補腎虛冷少氣,益精堅筋續骨,止痢及女子帶下赤白,飽食後跌撲,以致胸熱發狂,足不能履地,久服輕身耐寒暑。出廬山中有五色,白者佳,黑者不用。
火煅紅醋淬七次,水飛曬乾,另研,凡石部藥皆然。澤瀉為使,畏鮀甲及流水。
石膽,
石膽辛酸苦氣寒,主吐風痰療諸癇,惡瘡鼠瘻齒甲痛,鼻息陰蝕崩淋安。
石中有汁如膽,即膽礬也。有毒。治初中風癱瘓,諸癇痙,醋湯調一字,吐痰立瘥。一切惡瘡鼠瘻,蟲牙落盡,鼻中瘜肉,口瘡甲疽,燒煙盡為末,敷之。女子陰蝕蝕痛,崩中下血,石淋,令人有子。兼散諸毒癥積,咳逆上氣,能化鐵為銅成金銀。出有銅處煎煉而成,清亮者佳。水英為使,畏桂、芫花、辛夷、白蘞。
曾青,
曾青無毒小酸寒,頭風目淚痹痛安,止渴破癥神氣爽,利竅通關益膽肝。
曾,層也,層層石中包含而色青也。其形小,累累連珠相綴,與空青同山,不空者為曾青,甚難得。主頭風腦中寒,目痛淚出,風痹。止煩渴,破癥積,補陰,爽神氣,利關節,通九竅,養肝膽。畏菟絲子。
白話文:
治風門
羊誤食會躑躅而死。所有藥物都不可靠近眼睛,忌與石類及面粉同用。治療風症,所有酒方皆可用之,但不可加入湯藥中。
莨菪子:
味苦甘,性寒,有毒。專門能截斷風邪,治療抽搐痙攣,殺蟲止齒痛,治療癲狂,但服用過多會導致行為放蕩不受拘束。又名天仙子,服用久則善於奔跑。先用醋煮,再用牛乳浸泡,泡至發黑者為真品。曬乾後,生用能瀉火。
南藤:
氣溫,味辛烈。能除痺痛,祛風邪,調和氣血(驅除寒邪,治療血風),滋補衰老,能壯陽,強健腰膝,使白髮變黑。生長在南方樹木上,莖幹像馬鞭,有節,紫褐色。無毒。八月採收,曬乾或浸酒服用。
石南葉:
味辛苦,性平。對於筋骨、皮毛最有效,能滋養腎臟,增強陰氣,治療腿腳無力,以及痺風、蠱毒等症。生長在終南山的岩石上,葉片像枇杷葉,無毛。有毒。婦女長期服用會思慕男子。初夏採收,用豬油炒制,配伍五加皮使用。
蚤休:
味苦,性微寒。能治療驚搐、癲癇、吐舌等症,瘡癰、瘰癧等也可使用,能殺蟲解毒。又名紫河車,又名重樓金線。初夏時節採收根部,曬乾為佳。有毒。主治驚癇、搖頭吐舌、胎風、手足抽搐、腹中熱邪、癲疾等症。能殺死三種蟲害,解百種毒,能催吐、瀉下,甚至墮胎。古方用於治療癰疽、蛇毒,醋磨後外敷,酒磨後內服。
木蘭:
性寒苦,採收樹皮曬乾。能治療風邪引起的癰疽、癩疾以及面部紅腫,也能治療赤鼻、酒齄、濕疹、瘙癢,以及消除水腫、治療傷寒。木蘭花香如蘭,形狀像厚朴、桂皮。無毒。主治風熱引起的皮膚病,面部蒼白黯淡,以及癰疽、癩疾等。
松蘿:
味甘苦,性平,無毒。主治頭痛、破傷風、癭瘤,能平肝息怒,化痰止虛汗,治療瘧疾、利水。生長在松樹上,五月採收陰乾。也能治療婦女陰寒腫痛,有助於睡眠。
雲母:
味甘,性平。能治療中風,治療皮膚壞死、惡瘡癰疽,能補虛益精,強健筋骨,止痢,治療白帶、赤帶。抱朴子記載:服用十年,身上常有雲氣覆蓋。大概是服用母藥以生其子,為仙家藥物。無毒。主治中風寒熱(像在舟車上顛簸一樣),皮膚壞死,一切惡瘡、風疹遍身,久治不癒的病症。煅燒成粉末,用清水調服,能補腎虛、治療畏寒、氣短,益精、強健筋骨,止痢,治療婦女白帶、赤帶,以及飽食後跌撲導致胸悶發狂、腳不能著地等症狀,久服能使身體輕盈,耐寒暑。廬山產五種顏色,白色最佳,黑色不用。
將其火煅至紅,再用紅醋淬煉七次,然後水飛,曬乾,再研磨,所有石類藥物都如此處理。澤瀉為其使藥,忌與鮀甲及流水同用。
石膽:
味辛酸苦,性寒。主治吐風痰,治療各種癲癇,惡瘡、鼠瘻、齒痛、甲疽,鼻息肉、陰蝕、崩漏等症。石中汁液如膽,即膽礬。有毒。治療初期中風癱瘓、各種癲癇痙攣,用醋湯調和服用,可立即吐出痰液而痊癒。治療一切惡瘡、鼠瘻、蟲牙脫落、鼻中息肉、口瘡、甲疽等,將其燒成灰研磨成粉末外敷。治療婦女陰道潰爛疼痛、崩漏下血、石淋,還能使婦女懷孕。還能散除各種毒邪、癥積,治療咳嗽、氣逆上衝,能將鐵化為銅,銅化為金銀。產於含銅的地方,經煎煉而成,清亮者為佳。水英為其使藥,忌與桂枝、芫花、辛夷、白蘞同用。
曾青:
無毒,味微酸,性寒。能治療頭痛、目痛、流淚、風痺等症,能止渴、破癥積,使精神爽朗,能通利九竅,滋養肝膽。曾,層也,層層岩石中所含青色物質。形狀細小,累累如珠,與空青同出一山,不空虛者為曾青,甚為難得。主治頭痛、腦寒、目痛、流淚、風痺。止煩渴,破癥積,補陰,使精神爽朗,利關節,通九竅,養肝膽。忌與菟絲子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