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

《醫經國小》~ 卷之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4)

1. 周身經穴賦

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會肩,相連。天,處天牖之下。翳風讓,脈居先。顱息定而角孫近耳。

絲竹空而和,倒懸。耳門既辟。夏蚋聞焉。(凡二十三穴。左右共四十六穴。)足少陽兮膽經。穴乃出乎竅陰。沂俠谿兮地五會。過臨泣兮丘墟平。懸鐘兮陽輔光明。

外丘兮陽交陽陵。西出陽關兮。抵中瀆風市之境。環跳居,兮。循維道五樞之名。考夫帶脈。詢至京門。日月麗兮輒筋榮。淵液泄兮肩井盈。臨風池兮腦空鳴。窮竅陰兮完骨明。舉浮白於天沖。接承靈於正營。目窗兮臨泣。陽白兮本神。率谷回兮曲鬢出。懸厘降兮懸顱承。頷厭兮嘉客主人。

聽會兮童子,迎。(凡四十三穴。左右八十六穴。)厥陰在足。肝經所鐘。起大敦於行間。循太衝於中封。蠡溝中都之會。膝關曲泉之營。

襲陰包於五裡兮。陰廉乃發。尋羊矢於章門兮。期門可攻。(凡十三穴。左右二十六穴。)至若任脈。行乎腹與胸。承漿泄兮廉泉通。窺天突於璇璣。搗華蓋於紫宮。登玉堂兮膻中集。履中庭兮鳩尾沖。瞻巨闕兮二脘上中。過建裡兮下脘攸同。水分兮神闕縹緲。陰交兮氣海鴻,。

石門直兮關元中極。曲骨橫兮。會陰乃終。(凡二十四穴。)督脈行乎背部中。兌端接兮齦交從。素,在鼻兮水溝疏通。神庭入發兮。上星瞳朦。囟會現兮前項。百會儼兮尊崇。後項輔兮強間逢。腦戶蔽兮風府空。啞門通於大椎兮。陶道坦夷。

身柱縹於神道兮。靈台穹窿。至陽立下筋縮。春中接脊懸樞。命門重重。歌陽關兮舞腰,。

愿長強兮壽無窮。(凡二十七穴。)

白話文:

周身經穴賦

四瀆、天井,清冷深邃,消泺、會宗相連。天窗穴位於天牖之下,翳風讓位於脈絡之前。顱息穴穩定,角孫穴靠近耳旁。絲竹空穴與和髎穴相通,位置如同倒懸。耳門穴開啓,夏枯草般的細小脈絡可見。(共計二十三穴,左右共四十六穴。)足少陽膽經,穴位起源於竅陰,經由俠谿、地五會,經過臨泣、丘墟,到達懸鐘、陽輔,再到外丘、陽交、陽陵泉,向西到達陽關,抵達中瀆、風市。環跳穴位於此經脈的環繞處,循行於維道、五樞。考究帶脈,直至京門。日月穴明亮,輒筋穴榮盛。淵液穴洩水,肩井穴充盈。臨泣穴與風池穴響應,腦部空鳴。竅陰穴通達,完骨穴明亮。浮白穴上接天沖穴,承靈穴接續正營穴。目窗穴與臨泣穴相連,陽白穴與本神穴相應。率谷穴迴旋,從曲鬢處出來,懸釐穴下降,懸顱穴承接。頷厭穴與承漿穴、嘉客穴、主人穴相連,聽會穴、童子髎穴也相通。(共計四十三穴,左右共八十六穴。)足厥陰肝經,起於大敦穴,行於行間穴,循行太衝穴、中封穴,經由蠡溝、中都,到達膝關節的曲泉穴,經過陰包穴、五里穴,陰廉穴由此發出。尋羊矢穴與章門穴相連,期門穴可攻。(共計十三穴,左右共二十六穴。)至於任脈,循行於腹部與胸部。承漿穴洩水,廉泉穴暢通,窺視天突穴,到達璇璣穴,經過華蓋穴到紫宮穴,登上玉堂穴,聚集於膻中穴,經過中庭穴,到達鳩尾穴,經過巨闕穴,到達上、中脘穴,經過建裡穴,到達下脘穴。水分穴與神闕穴縹緲相連,陰交穴與氣海穴相通。石門穴筆直,到達關元、中極穴。曲骨穴橫向,會陰穴為終點。(共計二十四穴。)督脈循行於背部正中,起於長強穴,經過齦交穴,素髎穴位於鼻下,水溝穴疏通暢達。神庭穴入髮際,上星穴位於眉心,囟會穴顯露於前額,百會穴尊貴,後項穴輔助強間穴,腦戶穴隱蔽,風府穴空虛,啞門穴通於大椎穴,陶道穴平坦,身柱穴與神道穴相連,靈台穴高聳,至陽穴位於下,筋脈收縮,春中穴接續脊椎,懸樞穴位於脊椎,命門穴重重疊疊。陽關穴與腰部相連,願長強穴,壽命無窮。(共計二十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