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十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 (7)

1. 破傷風

上銼一劑,水煎熱服。若大便閉,加大黃。熱,加黃芩。

水調膏,治初破傷風,熱紅腫,風斜欲將傳播經絡而未入深者,用此。

杏仁(去皮,細研),白麵(各等分)

上和勻,用新汲水調如膏,敷患處,腫消熱退。

灸法,治破傷風及犬傷,神效。

用核桃殼半個,填稠人糞滿,仍用槐白皮,襯扣傷處,用艾灸之。若遍身汗出,其人大困則愈。遠年者,將傷處前灸之,亦己。

白話文:

破傷風

先服用一劑藥方煎水服用。如果便秘,就加點大黃;如果發燒,就加點黃芩。

對於初期破傷風,患處紅腫發熱,且病邪將要沿著經絡傳播但尚未深入的情況,可以用杏仁(去皮研磨)和白麵粉(等量)混合,用乾淨的水調成膏狀,敷在患處,直到腫消退熱。

治療破傷風和犬咬傷,有一個很有效的灸法:用核桃殼一半的量,裝滿稠的人糞,再用槐樹白皮墊在傷口處固定,然後用艾灸。如果全身出汗,病人感到非常疲憊,就表示病好了。如果是久病,就在傷口附近進行艾灸,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