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十四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 (13)

1. 起脹三朝方藥例

五月初四日,預選大甘草不拘多少,研細末,卻用大竹一段,兩頭留節,鑽一頭作小孔,裝入甘草末於內,其孔用木塞固,勿令泄氣,用繩縛竹,候至端午日,置糞缸中以磚墜竹至底,四十九日,取出長流水洗淨候乾,取藥曬燥,再研細,貯瓷器內。如遇小兒出痘見苗,每服一錢,淡砂糖湯調服,及諸般惡毒,並用砂糖湯調服,大能解毒,神效。

祛毒散,治痘瘡作毒,發癰疽。

豬苓,澤瀉,白朮,赤茯苓,官桂,防風,羌活,牛蒡子(炒),黃連,柴胡,甘草(各等分)

上銼,生薑、燈草、薄荷,水煎服。

白話文:

五月初四,準備適量甘草,研磨成細粉。取一段較大的竹子,兩端保留竹節,在一端鑽個小孔,將甘草粉裝進去,用木塞塞住孔,防止漏氣,再用繩子綁緊竹子。等到端午節那天,將竹子放入糞缸中,用磚塊壓住使其沉入缸底。四十九天后,取出竹子,用流動清水洗淨曬乾,再將甘草粉研磨成細粉,儲存在瓷器中。如果遇到小孩出痘長出痘疹,每次服用一錢(約3克),用淡糖水送服;治療各種毒症,也用淡糖水送服,療效極佳。

祛毒散:治療痘瘡引起的毒症、癰疽。

藥材:豬苓、澤瀉、白朮、赤茯苓、官桂、防風、羌活、牛蒡子(炒)、黃連、柴胡、甘草(各等量)

用法:將藥材磨成粉末,加生薑、燈草、薄荷一起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