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信纂輯

《古今醫鑒》~ 卷之八 (1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3)

1. 痔漏

治痔瘡方(周雙橋傳)

用鱉魚一個,放在壇內,入麝香一二分於內,燒滾水傾入壇內,泡鱉,令患人將大便坐於壇口上,熱氣熏蒸良久,將水洗痔,不記遍數,卻將鱉頭燒灰摻上,再將鱉肉作羹食之,神效。

治痔瘡方

刺蝟皮,雄黃,北艾

上為末,每作核桃大炷子,用竹筒如小酒杯一杯大,長尺余,一頭留節,鑽一竅裝入於內,燒煙令竅透瘡口熏之,久則癢不可當,稍歇再熏。

洗痔漏(陳教諭傳)

花椒,艾葉,蔥頭,五倍子,皮硝,馬齒菜,茄根

上為散,水煎,先熏後洗,當時痛止,指日可愈。

追風補腎十漏十金丹,治漏,庚申甲子成除日合。

當歸(二兩),人參(一兩),生地(一兩),熟地(二兩),麥門冬(二兩),破故紙(二兩),小茴(一兩),大茴(三兩),肉蓯蓉(二兩),山藥(二兩),白茯苓(二兩),鹿茸(一兩),大附子(一個),川烏(一兩),丁香(五錢),木香(一兩),青木香(一兩),砂仁(一兩),厚朴(一兩),青皮(一兩),陳皮(一兩),枳殼(二兩),枳實(三兩),香附(四兩),烏藥(一兩),白芷(二兩),肉豆蔻(一兩),天麻(一兩),杏仁(二兩),松節(四兩),硇砂(五錢),乳香(一兩),沒藥(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空心酒化下。

按:治痔之法,不過涼血清熱而已,至於治漏,初則宜涼血燥濕,久則宜澀竅殺蟲,而兼乎溫散也。或曰痔漏屬火,何故而用溫澀之藥?殊不知痔止出血,始終是熱;漏流膿水,始是濕熱,終是濕寒。此方雖溫散,又兼補養。故丹溪云:漏當大補氣血為主,有所自矣。

白話文:

痔漏

治療痔瘡的方法(周雙橋傳授)

將一隻鱉魚放入壇中,加入一到二分的麝香,倒入滾水浸泡鱉魚。讓患者坐在壇口上方,用熱氣熏蒸患處很久,再用水清洗痔瘡,次數不限。之後將鱉魚頭燒成灰,撒在患處,再將鱉魚肉煮成羹食用,效果神奇。

另一種治療痔瘡的方法

將刺蝟皮、雄黃、艾葉研磨成粉末。每次取核桃大小的藥粉,用竹筒(如小酒杯大小,長約一尺,一端留節,鑽個孔)裝入,點燃熏蒸患處,直到感覺非常癢再停止,稍作休息後繼續熏蒸。

清洗痔漏的方法(陳教諭傳授)

將花椒、艾葉、蔥頭、五倍子、芒硝、馬齒莧、茄子根研磨成粉末,加水煎煮,先熏後洗,能立即止痛,很快就能痊癒。

追風補腎十漏十金丹,治療痔漏,庚申甲子年除夕合藥製成。

藥材包括:當歸、人參、生地黃、熟地黃、麥門冬、破故紙、小茴香、大茴香、肉蓯蓉、山藥、白茯苓、鹿茸、附子、川烏、丁香、木香、青木香、砂仁、厚朴、青皮、陳皮、枳殼、枳實、香附、烏藥、白芷、肉豆蔻、天麻、杏仁、松節、硇砂、乳香、沒藥。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再以金箔包裹。每次服用一丸,空腹用酒送服。

**說明:**治療痔瘡的方法,主要在於涼血清熱。治療痔漏,初期應涼血燥濕,時間久了則需澀竅殺蟲,並配合溫散的方法。有人問,痔漏屬火,為何要用溫熱澀滯的藥物?其實,痔瘡出血,始終是熱;痔漏流膿水,初期是濕熱,後期則變成濕寒。這個藥方雖然溫散,但同時也兼顧補養。正如丹溪所言:治療痔漏應以大補氣血為主,是有道理的。